| 图书 | 海洋史研究(第14辑)(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辑为2018年12月在广东召开“2018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论文专辑,共收入会议主题相关的论文和学术综述18篇。内容聚焦“海岛历史”,围绕海岛环境与海洋社会变迁、海岛网络与海域交流、海岛开发与治理、海岛知识与海洋权益等议题,涉及亚洲、南太平洋等广阔海域,在研究内容与方法、理论上均有新意,展示了我国海洋史学青年学人的主流风范,也反映了我国海洋史研究的新取向和前沿水平。 作者简介 李庆新 男,1962年10月生,广东揭西人。广东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兼任广东历史学会副秘书长,广东炎黄文化研究理事,中国唐史学会、中国海交史研究会、广东青年科学家协会会员等。多年来从事唐史、中国外贸史和岭南区 域史研究,承担并主持过多项社科规划项目,参与编撰《广东百科全书》、《广东省志》等重大课题,合作编著有《广东通史》(古代上卷)、《广东盐业发展》等四部,在海内外专业旰物发表论文三十余篇,多次获广东省及广州市很好社科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1993年获广东省直机关青年业务标兵称号。1997年获广东省首届很好青年科学家奖提名奖。 目录 专题论文 论希腊化时期罗德岛海上势力的兴衰 近代早期亚洲海域华人天主教徒的活动与角色 海洋网络与大洋洲岛屿地区华人移民的生计变化 ——基于瓦努阿图案例的研究 新加坡早期港口城市规划与华人商业 ——兼论粤籍批局的经营网点分布 江户时代日本出岛的商馆医师与异域医药文化交流 朝鲜半岛东岸绯鱼资源变动探析(1545~1765) 明清易代之际的皮岛贸易与东北亚 清代吉林东南海岛的开发与治理 制造异国:《隋书》“流求国”记录的解构与重释 从明清针路文献看南鹿岛的航线指向及其历史变迁 从交通枢纽到避暑胜地 ——晚清花鸟山的兴衰变迁 聚岛为厅:清代海岛厅的设置及其意义 17世纪及其前后雷州半岛与域外海路交往史料探析 ——从一幅荷兰古海图说起 走进排港:海南岛古渔村的初步考察 汪日昂《大清一统天下全图》与17~18世纪中国南海知识的 生成传递 1910~1930年代日本对南沙群岛政策探析 1925~1931年东沙岛海产纠纷问题再探 ——以日本外务省档案为中心 学术述评 “2018海洋史研究青年学者论坛”综述 后记 征稿启事 Manuscripts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海洋史研究(第14辑)(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庆新主编 著 无 编 无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59555 |
| 开本 | |
| 页数 | 30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39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P7-09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