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法律方法阶梯(第4版)
内容
内容推荐
法律方法既是法学研究的基本问题,亦是法律人必需掌握的实践技巧。本书深入浅出地讲述了法律方法的理论意义,逐次展示出如何运用法律方法,可称精要。本书编排新颖,图文并茂,结构严整,便利教学:(1)章前提纲挈领,列出本章问题与要义;(2)文中分析了七十多个案例,并运用五十多幅图表说明理论难点;(3)章后备有推荐文献、阅读案例等,作为进阶指引;(4)辅以精选法谚,助人体味;另附幽默小品,亦堪一乐;(5)书后附有教学参考大纲和方案,且配有j教案PPT,方便教师教学参考。本书为2015年第三版基础上的近期新改版。本版拟调整原有篇章结构,使之更符合法律逻辑思维方式的流畅性。全面更新阅读文献和案例部分内容,使之与理论知识更好地融合,从而帮助法科学生更好地掌握法律学习和思维方法。同时,结合近期新颁布的民法典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全面更新相关内容,使之符合近期新的法学教学实践需求。
作者简介
郑永流,男,湖北省麻城县人,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任中欧法学院法哲学与交叉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政法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
目录
导言法律方法与法律人
1何谓法律人
2法律人为定分止争而生
3法律方法与判断者的价值立场
4法律方法与法治
5本书体系、体例与使用建议
章认识法律方法
1法律方法的发生
1-1事实与规范不对称
1-2事实与规范不对称的原因
2法律方法及其体系
2-1法律方法是法律应用中的方法
2-2法律方法的体系
3法律方法的功能
3-1方法改变前提,前提改变结论,结论改变行为
3-2功能发生的机理
4各部门法有自己的方法吗?
4-1宪法的特点及方法
4-2刑法、民法和行政法方法之比较
5法律方法是法定的吗?
5-1中国法的解释条款
5-2奥地利、意大利、德国民法典的解释条款
6法律方法论
6-1法律方法的性质
6-2学界实务界关于法律方法的范围的理解
7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1称谓
7-2法学方法与法律方法的关系
7-3统合法律方法与法学方法
7-4法律方法论与法学
8法律方法与法律思维
8-1思维
8-2法律思维
8-3法律思维的要义
第二章法律判断形成的过程
1处理事实和提出案件问题
1-1处理事实
1-2提出案件问题
2寻找规范
2-1法源
2-2法源的顺序
3分析事实构成
3-1规范
3-2法律规则及结构
3-3法律原则及类型
4建构大前提
5涵摄
5-1含义
5-2涵摄的过程
6作出结论
7六步法在事实与规范的不同关系中的应用
第三章法律判断形成的基础方法
1何谓基础方法
1-1推论与亚推论
1-2推论——引出必然性结论
1-3亚推论——引出或然性结论
1-4“实质推理”非推理而是权衡
2演绎
2-1演绎的过程:从一般到特殊
2-2演绎结论的确定性
2-3演绎发生的时间
2-4演绎的类型
3归纳
3-1归纳的过程:从特殊到一般
3-2归纳的功用:一般规则的获取
3-3归纳的局限性:归纳不完全
4设证
4-1设证的过程:从特殊经由一般到特殊
4-2设证的功用:确定思考方向
4-3假设原因
5小结
5-1演绎为推论,归纳和设证是亚推论
5-2演绎、归纳和设证的风险度
6类比
6-1类比不是推论而是彼此比较
6-2类比的造法性
6-3类比与比喻、归纳
6-4类比与归纳、设证、演绎协同作用
7论证
7-1论证的含义与法律论证的目的
7-2法律论证的对象
7-3法律论证的类型
7-4论证与其他方法
8诠释
8-1诠释非方法
8-2诠释与解释
8-3诠释与论证、推论
第四章建构小前提的方法
1冤假错案源于事实不清
2建构小前提的过程
2-1“评价”
2-2“求真”
2-3建构小前提的方法的类型
3生活事实归入法律事实的方法:解释/诠释方法
3-1前理解
3-2诠释循环与等置
3-3对生活事实的解释
3-4具体的法律审查
4求物质性之真的方法
4-1查明
4-2证明
4-3推定
5求言辞之真的方法
5-1认定言辞证据的工作方法
5-2认定言辞证据的逻辑方法
第五章理解法律行为的方法
1法律行为的双重性质
2法律行为的不同含义
2-1法理学上的含义
2-2民法上的含义
2-3行政法上的含义
3民法中法律行为的理解方法
3-1意思表示的理解方法的标准
3-2意思表示的理解对象
3-3民事行为和商事行为的意思认定
3-4意思表示的理解方法
4对合同的理解的特别问题
4-1法律解释与合同理解
4-2格式条款和格式合同的理解
4-3合同漏洞的填补
4-4遗嘱的理解
5行政行为的解释
5-1行政行为的解释立场与方法
5-2行政解释行为举例
5-3对行政行为的解释举例
第六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一)——有法律规定的情形
1法律规定不明确——法律解释
1-1法律解释的对象——法律文本
1-2法律解释的目的——确定立法者的原意
1-3确定立法者原意的方法——法律解释及体系构成
2字义解释
2-1限制解释
2-2扩张解释
2-3字义解释的疑难
3体系解释
3-1体系解释的根据
3-2体系解释的规则
4历史解释
5主观目的解释
5-1主观目的与客观目的及其冲突
5-2如何获得主观目的
5-3主观目的解释的结果
6解释方法的位阶关系
6-1法院的意见
6-2立法解释与立法、司法解释之间的位阶关系
7客观目的探究
7-1客观目的探究的发生条件
7-2什么是客观目的和如何论证
7-3客观目的探究的结果
8法律修正及方法
8-1明显的内容错误
8-2条文编排疏忽
9正当违背法律
第七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二)——无法律规定的情形
1何谓法律漏洞
1-1含义
1-2为何有法律漏洞
2法律漏洞的类型
2-1原初漏洞与继发漏洞
2-2私法漏洞与公法漏洞
3有类似的规范参照——类比
3-1个别类比
3-2整体类比
3-3轻重相举
3-4扩张解释与类比
4无类似的规范参照——法律补充
4-1习惯法补充
4-2法官法补充
4-3法理、学说补充
5事项列举穷尽——反向推论
5-1反向推论适用的原理
5-2反向推论适用的条件
6填补法律漏洞方法的选择和总结
第八章大前提的建构及方法(三)——法律原则、一般条款和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1法律原则
1-1法律原则的特征
1-2法律原则之功用
2原则的类型
2-1制定法外原则
2-2制定法内原则
3原则与规则的比较及关系
4原则的适用
4-1适用条件
4-2制定法外原则的适用
4-3制定法内原则的适用
5原则之间的冲突及解决
5-1原则冲突及冲突类型
5-2冲突的解决方法
6一般条款
6-1含义
6-2区别
6-3一般条款的适用
7不确定概念
7-1不确定概念实例
7-2不确定概念的分类
7-3不确定概念与法律漏洞
7-4不确定概念的适用方式
第九章作出法律结论的方法
1演绎前的等置
2法律结论由演绎得出
2-1在载人汽车中盗窃案
2-2泸州遗产继承案
3法律方法体系大观
4判决只是一种意见
5案例分析示例
附录一
部分索引
一、术语索引
二、图表索引
三、重要案例及所涉主题索引
第二部分法律解释的文件
附录二教学参考材料
一、《法律方法》教学方案
二、课堂讨论案例选
三、学生作业选:陈×诉上海市杨浦区民政局双重国籍婚姻撤销案
四、2012年《法律方法》课程总结
五、课堂讲授PPT
版后记
第二版说明
第三版说明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法律方法阶梯(第4版)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郑永流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316320
开本 16开
页数 280
版次 4
装订 平装
字数 437000
出版时间 2020-10-01
首版时间 2020-10-01
印刷时间 2020-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D90-03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1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2: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