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马到功成(马云向左马化腾向右)
内容
编辑推荐

网络双雄,打造超级商业帝国;互联时代,构建全新财富规则。

有人说,互联网是上帝送给中国的最好礼物,但最好的礼物并不是最好得到的,无数中外企业对这份礼物展开了激烈角逐。马云、马化腾历经江湖的腥风血雨,才分到了一大杯羹。2008年,阿里巴巴、腾讯市值已经高这百亿美元,“二马”笑傲江湖。

同是搞互联网,一个“出语不凡”,一个“很粉很年轻”,都有着过人的本领和非凡的才能。本书全方位、深层次解读两位领军人物的互联网传奇故事,为您奉上他们闯荡江湖的“天龙八部”。

内容推荐

互联网上,双“马”并驰。马云创办的阿里巴巴是全球最大的B2B网站之一;马化腾拥有一个庞大的QQ帝国。两位“新骏”在互联网演绎了一段新“今古传奇”。本书从马云的巨大影响力和马化腾的非凡学习力出发,分别阐释他们各自的智慧、经营理念、管理风格,让读者在比较分析中体会到他们不一样的人物性格,但一样的精彩人生。

目录

影响力马云

 第一章 马云来袭,世界震惊

第一节 绝不与任何人交换这个时代

第二节 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

第三节 这个使命不是赢利,而是改变世界

第四节 做人类没有做过的事情

第五节 草根缔造的全球神话

附录:马云语录之战略选择

 第二章 如果我能够成功,80%的人都能成功

第一节 西湖畔,“大侠”初长成

第二节 马老师的“大学生活”

第三节 辞职下海:中国黄页“骗子”

第四节 二次创业在EDI

第五节 不疯魔不成活,创办阿里巴巴

第六节 淘宝网,天下有免费的午餐

第七节 “网上沃尔玛”,崛起的“马云帝国”

附录:马云语录之机遇

 第三章 别人看不清的模式也许最好

第一节 阿里巴巴:828的“王者”

第二节 诚信通:诚信通天下

第三节 淘宝网与eBay的较量

第四节 支付宝:踏上电子商务的新征途

第五节 雅虎中国:从“红海”到“蓝海”

第六节 阿里软件:缔造“阿里王国”

第七节 对企业价值观的思考:饿死也不做游戏

附录:马云语录之市场策略

 第四章 经营魔咒:“独孤九剑”与“六脉神剑”

第一节 执行力第一:立刻!现在!马上!

第二节 脑袋小,想问题不专注不行

第三节 出手无招的“独孤九剑”

第四节 我们都是悄悄进村

第五节 CEO必须看得到灾难

第六节 客户利益永远最重要

第七节 在别人改变之前先改变自己

附录:马云语录之企业管理

 第五章 个人财富不重要,有钱大家一起赚

第一节 我成功的背后有一帮很棒的人

第二节 我没有控制团队

第三节 我相信孙正义喜欢我,所有投资者都喜欢我

第四节 看了《福布斯》封面,才知道自己有多丑

第五节 网络江湖大佬“西湖论剑”

附录:马云语录之团队

 第六章 创业者最好的大学是社会大学

第一节 一辈子都在创业:永葆“零度”状态

第二节 对自己说“YES”,即使90%的人不同意

第三节 男人的胸怀是委屈撑大的

第四节 不打甲A,直接进世界杯

第五节 进攻者永远都有机会

第六节 有多高的人生境界做多大的企业

附录:马云语录之创业

学习力马化腾

 第一章 让我们一起“大回晌、大影响”

第一节 8亿人的沟通新方式

第二节 互联网很赚钱,QQ最赚钱

第三节 虚拟资产Q币

第四节 我不是全民公敌

第五节 最受尊敬的互联网企业

附录:让我们一起感受“大回响,大影响”

 第二章 无心插柳柳成荫,玩出来的生产力

第一节 深圳大学的高才生

第二节 工程师的第一桶金

第三节 慧多网的深圳站长

第四节 从ICQ到OICQ

第五节 卖不掉的“小企鹅”

第六节 崛起的QQ帝国

附录:腾讯在“一横一竖”中构筑未来

 第三章 寻找新蓝海,拷贝就是学习力

第一节 OICQ变脸QQ

第二节 “血战”qq.com域名

第三节 从韩国虚拟穿衣游戏到QQ秀

第四节 力推TM,进军商务办公

第五节 收购Foxmail,对抗Hotmail

第六节 不止于模仿:QQ的创新

附录:盘点腾讯十大成功产品

 第四章 决战江湖,QQ超强战斗力

第一节 注册收费,寡头QQ的失误变局

第二节 腾讯的最大竞争对手是MSN

第三节 门户之争:“赶英超美”的梦想

第四节 策马登途,杀入“流淌着金子”的网游

第五节 欢迎来“踩踩”我的“Qzone”

第六节 你有“支付宝”,我有“财付通”

第七节 腾讯SOSO:不走寻常“百度路”

附录:整合商业模式,共创在线生活

 第五章 经营之道,“很粉很年轻”的领导者

第一节 用户至上,一切以用户价值为依归

第二节 专注做自己擅长的事情

第三节 你不适合拿太多的股份

第四节 谋定而动,后发的风险最小

第五节 我实际上是个产品工程师

第六节 “降薪裁员”与“华为模式”

第七节 “双打”搭配,干活不累

附录:腾讯的企业文化

 第六章 性情“小马哥”,快乐与财富无关

第一节 巨龙低调潜行

第二节 周末不出门,甘愿当“宅男”

第三节 来吧,一起献爱心

第四节 在“冬天”过分谨慎会丧失机会

第五节 财富对我没什么影响

第六节 令人尊敬的沉静型领袖

附录:你所不知道的马化腾

试读章节

史玉柱曾说过:“商业是什么?商业的本质就是在法律法规许可范围内获取最大利益。我是一个商人,做的事情就是在不危害社会的前提下为企业赚取更多利润。要一个商人又赚钱又宣扬道德,那不是商人,而是慈善家。”

同为中国极具影响力的人物,马云有着和史玉柱不同的商业观,他立志要改变全球几十亿人的生活。阿里巴巴的企业愿景是“让天底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一点,从马云的创业历程就能看出。

1995年,马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

1999年,马云创办阿里巴巴。

2002年,马云推出了诚信通,建立网络的诚信体系。

2003年,当所有人都认为马云将在B28领域深度挖掘的时候,他突然创建了淘宝网,涉足C2C领域。

2005年,马云收购雅虎中国,进入搜索和门户领域。2007年,马云宣布成立阿里巴巴第五家分公司——阿里软件,进入企业商务软件领域。

至今仍有人百思不得其解:马云到底要做什么?阿里巴巴到底是一家什么公司?IT?电子商务?零售?搜索?国际贸易或者其他?

马云告诉大家:阿里巴巴是一家服务公司,自己的目的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是对阿里巴巴最准确的定位,也确定了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马云曾说:能够说清楚阿里巴巴是什么的人,绝不会是自己的对手。马云打比方说,阿里巴巴现在好像在建一幢大楼,今天装一根水管,明天安一个马桶,所有的事情都是“乱七八糟”的,而且经常改来改去,现在也只是个大概轮廓。

马云并不认同“阿里巴巴是一家电子商务公司”的说法,他更倾向于“阿里巴巴是一家商务服务公司”。阿里巴巴只是将全球的中小企业的进出口信息汇集起来的平台,因此,“倾听客户的声音,满足客户的需求”是阿里巴巴生存与发展的根基。

什么是电子商务?马云说:电子商务现在被说得越来越神奇,阿里巴巴不是一家IT企业,而是一家服务公司,它以网络为手段帮助客户,把客户变成电子商务公司。阿里巴巴不是要成为高科技公司,马云讲高科技是说给别人听的,如果自己都相信了,那就麻烦了。所以说,阿里巴巴不是高科技公司,不是IT企业,是商务服务公司。互联网不是什么高深的东西,互联网只是一个工具。

“电子商务就是一个工具,阿里巴巴是个服务公司”这一理念,让马云坚定了信心:技术就应该是傻瓜式服务。阿里巴巴能够发展这么好,主要是马云这个CEO不懂技术。大批懂技术的人跟不懂技术的人工作,会很开心,马云也觉得很骄傲,因为有80%的商人跟他一样不懂技术。他要求阿里巴巴技术要非常简单,使用时不需要看说明书,一点就能找到想要的东西。技术应该为人服务,不能让人为技术服务。

电子商务这个工具跟传真、电话没什么区别,它只不过是把传真、网络、电脑、电视、报纸、媒体等结合在一起。拿回去用这个工具,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电子商务。所以,马云说“人们不要把电子商务看得太神秘”。

马云告诉客户,企业要成长需要做很多工作,电子商务不是救命稻草,它只是企业发展中运用的一种手段,所以投多少钱进去要三思而后行,有效果就多投,没有效果就少投。而对于为什么没有效果,这也需要多方面思考,搞清是电子商务本身的问题还是企业内部的问题。阿里巴巴定位为帮助大家在网站上收集其他人的信息,在网上促成交易,从而把企业的产品推到全国、全世界。  一件产品、一种服务的好坏不是由评论家或媒体来判断,而是要看企业是否从中获益。因此,马云倡导将电子商务还给商人。他说,将电子商务还给商人,就是让商人来决定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用商人能听懂的语言,开发商人能使用的技术,让商人来控制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商务就是利用先进的手段,增加贸易机会,提高生产和贸易效率,降低生产和贸易成本。再好的技术、再完美的产品得不到市场的认可,也不会对社会生产产生影响。

马云说,今天是用电子商务帮助客户成功,如果明天有更好的方法帮助客户成功的话,他一定会扔掉电子商务去经营它,客户是最重要的,用什么样的办法并不重要,因为,只有客户成功了,自己才能赢利。这一直是马云不变的初衷,因此每次遇到自己的客户,他总是和他们沟通、探讨企业经营的方法,他认为:第一,要想好自己到底想要干什么,然后才能摆脱各种诱惑,照着这个思路一路走下去;第二,要知道哪些事情该做,哪些事情不该做,选择具有长远空间的业务去发展。

如此真诚和设身处地的劝告,使阿里巴巴赢得了客户的信赖。马云说,阿里巴巴的目标很明确,首先是帮助客户赚钱,过几年帮助他们快乐地赚钱,再过几年帮助他们赚大钱,最后帮他们省钱。阿里巴巴可以改变一切,但不改变“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个使命。P8-10

序言

意识流与技术派的智慧

1995年,英语教师马云创办了中国第一家互联网商业信息发布网站——中国黄页;四年后,他又创办阿里巴巴网站,从此开创了中国互联网的一个崭新时代。中国“互联网之父”的称号,马云当之无愧。

1998年底,计算机工程师马化腾成立了一个叫做腾讯的小公司。十年后,他的腾讯QQ拥有近8亿用户,他也因此被称为“QQ之父”。

2004年6月16日,马化腾的腾讯率先在香港上市,融资约1.8亿美元。按其每股3.70美元的发行价计算,腾讯市值高达62.2亿港元。此次上市,腾讯造就了5个亿万富翁、7个千万富翁,马化腾身价达到9亿港币。

2007年11月6日,马云的阿里巴巴也在香港上市。阿里巴巴总共融资约15亿美元,创下中国互联网公司融资规模之最。阿里巴巴市值更是超过2。0亿美元,一举成为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互联网公司。

阿里巴巴的上市带来的员工百万富翁数量更是空前的,阿里巴巴约有4900名员工持股,平均每名员工有9.05万股,若以11港元的招股中间价计算,每人通过IPO得到的财富是100万港元。

不论马云和马化腾是否愿意,风格迥异的“二马”总是会被人拿来对比。

马化腾是计算机专业出身,业内技术一流,善于开发产品,是个典型的“技术流”。马化腾拥有超强的学习力,擅长“师夷长技以制夷”。他追求多元化,腾讯也因此多点开花,向行业内的各种模式看齐。

而马云自称是电脑“门外汉”,只会发发邮件、看看网页。但他有一套独特的经营理念,更追求以个人魅力促进企业发展。马云思维活跃,是一个创造型的天才,他属于“意识流”。马云能说、爱说,更会说。能说会道、思维活跃的马云很执著,他专注于电子商务领域,更追求一亩三分地的“精耕细作”,力求完美。

一个意识流,一个技术流,两人的碰撞充满悬念。“二马”的第一次PK,发生在2006年。

2006年,马云在淘宝网上推出“招财进宝”业务时,马化腾看到C2C市场的广阔前景,迅速推出腾讯拍拍的电子商务业务。早在2003年,当马云闭门研发淘宝网的时候,马化腾也在同步研发,甚至一度提出与马云合作,但最终不了了之。在看到淘宝势头不错的时候,马化腾拿出了自己的电子商务业务。2006年3月,腾讯拍拍正式运营,凭借其强大的用户群,夺走了淘宝网不少市场。

马化腾的后来居上,让在电子商务领域如鱼得水的马云有些恼火。“现在腾讯拍拍网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创新,所有的东西都是抄来的。”拍拍的推出,加速了淘宝网“招财进宝”业务的流产,马云毫不掩饰对马化腾的“指责”。

对于“抄袭者”的骂名,马化腾不以为然。“抄可以理解成学习,是一种吸收,是一种取长补短。”

一个有一说一,一个淡然处之,两人的处世风格一目了然。

马云自知技术外行,所以他敢于放手,其用人侧重于“全球化”,开创了外行领导内行的“阿里神话”;马化腾技术出众,管理却需要摸索,所以他独创出一种“双打”管理模式:创业的技术人员+空降的管理人才,如此一对一的“帮扶”,腾讯的事业蒸蒸日上。

马云曾自比为风清扬,出手无招,追求的是快意恩仇;马化腾则低调内敛,有如少林寺的扫地僧,不动声色间出手,举世皆惊。

互联网就像是一座光明顶,业内高手们各展所长。“二马”各有缺点又各有长处,他们虽然招式不一,但在利益的“蛋糕”面前,两人的PK仍会继续。

后记

一本著作的完成需要许多人的默默奉献,闪耀的是集体的智慧。其中铭刻着许多艰辛的付出,凝结着许多辛勤的劳动和汗水。

本书在策划和写作过程中,得到了许多同行的关怀与帮助,及许多老师的大力支持,在此向他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李伟、蔡亚兰、王杰、周珊、齐红霞、张保文、杜莉萍、姚晓维、李伟军、何瑞欣、黄文平、陈艳、常娟、潘静、柳絮恒、葛颖炜、王治伟、付志宏、剪鑫、安鑫、李琳、欧红梅、王巧、范云满、张璐璐、但加玉、张雪、李奇清、王静、张艳红、杨婧、欧阳勇富、廉勇、朱夏楠、黄克琼、王非庶、罗婷婷、李卫平、杨艳利、徐春艳、李敏、陆晓飞、王艳明、杨英、杜慧、杨秉慧、武敬敏、廖瑶瑶等。

阅读是一种享受,写作这样一本书的过程更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之余,我们心中也充满了感恩。因为在写作过程中,我们不仅得到同行的帮助,还借鉴了其他人智慧的精华。相信你们劳动的价值不会磨灭,因为它给读者朋友们带来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马到功成(马云向左马化腾向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红强//梁素娟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新世界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10403750
开本 16开
页数 26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90
出版时间 2009-06-01
首版时间 2009-06-01
印刷时间 2009-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45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0-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9
171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13:2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