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点校说明
序
读风臆补叙
读风臆评原叙
例言
风次
读风臆补卷一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汉廣
……
| 图书 | 读风臆补 |
| 内容 | 目录 总序 点校说明 序 读风臆补叙 读风臆评原叙 例言 风次 读风臆补卷一 周南 关雎 葛覃 卷耳 樛木 螽斯 桃夭 兔罝 芣苢 汉廣 …… 内容推荐 《诗经·国风》共有一百六十首诗歌,《读风臆评》共点评九十四首,剩下的六十六首有点无评。该书注重从文学艺术的角度对《诗经》进行分析,并注重个人的主观感受,即序言中所说的“以臆读,以臆评”。《读风臆评》的优选特色是“以诗读《诗》”,即结合《诗经》或后世诗篇来阐释《诗经》的文学美感与诗篇内涵等,如评《邶风·燕燕》云:“一、二、三都虚叙,四才实点。亦是倒法,与《采蘋》章颇同。”评《周南·卷耳》云:“诗贵远不贵近,贵淡不贵浓。唐人诗如‘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亦犹《卷耳》四句意耳。试取以相较,远近浓淡,孰当擅场?”周作人评此书曰:“不将《三百篇》当作经而只当作诗读的人,自古至今大约并不很多,至少这样讲法的书总是不大有,可以为证,若戴君者真是稀有可贵,不愧为竟陵派的前驱矣。”本次点校,属于《读风臆评》部分(包括戴序、戴评和所引《诗集传》内容)以中华书局二〇一五年《辽宁省图书馆藏陶湘旧藏闵凌刻本集成》影印本为底本,《诗经》原文、序文、陈评和书中评点符号以《续修四库全书》影印述古堂刻本为底本,并参考稿本以适当增补。《诗经》经文,则据中华书局二〇〇九年影印阮元校刻《十三经注疏·毛诗正义》清嘉庆刊本进行适当校勘。对原书引文有误之处也尽量核对原文进行改正。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读风臆补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清)陈继揆补辑 |
| 译者 | |
| 编者 | (清)陈继揆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语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705856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6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30000 |
| 出版时间 | 2019-1 |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40 |
| CIP核字 | 2017331765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6.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02 |
| 宽 | 140 |
| 高 | 21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25.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