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戏林琐谈/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是戏曲研究家薛若琳先生的论文集,集中反映了作者数十年来在戏曲领域的研究成果。收入这本集子的文章分五个部分:昆曲研究、清代问题研究、历史剧研究、戏曲志研究和巫傩文化研究。 作者简介 薛若琳,1939年生于辽宁省兴城市。1963年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戏曲文学系。先后在云南省京剧院、云南省戏剧创作研究室工作。1982年毕业于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生部戏曲系,获硕士学位,导师张庚,是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戏曲专业研究生。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戏曲学会会长,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戏曲史研究室副主任,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志》编辑部副主任、主任、副主编。现任中国戏剧家协会顾问。 长期从事历史剧、宗教仪式戏剧和明末清初戏剧研究。著有《尤侗论稿》《艺苑丛谈》,主编《中国巫傩面具艺术》。用时16年从事《中国戏曲志》的编撰,任副主编,与同事们一道创建了“戏曲方志学”。 目录 昆腔产生的年代与梁辰鱼的贡献——纪念明代戏曲音乐家、传奇作家梁辰鱼(1519—1591)逝世430周年 明代戏曲音乐革新的创举 古典戏曲的渊源与价值取向——以北杂剧《西厢记》、明传奇《浣纱记》和清传奇《桃花扇》为例 清王朝对中国历史的杰出贡献与消极影响 浅议清初诗坛 缅怀苦难讲述伤痕——谈清初传奇《桃花扇》 历史剧之我见 历史剧的意涵与构建 历史剧:穿越历史照亮今天 敬畏历史诗化虚构 加强创作繁荣戏曲 《中国戏曲志》编撰始末 中国巫傩的形成及其发展轨迹 傩戏:傩坛和戏曲的双向选择——兼谈傩文化的蕴涵 中国巫傩面具的产生及其衍变 附录一 薛若琳先生访谈 附录二 小诗数首 后记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戏林琐谈/前海戏曲研究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薛若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6990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35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6 |
出版时间 | 2021-01-01 |
首版时间 | 2021-01-01 |
印刷时间 | 2021-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644 |
CIP核字 | 2020203499 |
中图分类号 | J82-53 |
丛书名 | |
印张 | 2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68 |
高 | 21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