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大唐气象(制度家庭与社会新论)(精)/学术中国文丛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一本历史学研究著作。分为四大部分,第一部分讲述了唐朝的征兵制度,第二部分讲述了唐朝的家庭关系,第三部分讲了佛教文化对唐朝社会的影响,第四部分讲了中国现代历史学者的贡献及他们的研究经历。前三部分可以帮助读者建立对唐朝从概貌到细节的理解,第四部分对当代学者有重要启示。 作者简介 张国刚,清华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曾任清华大学历史系主任暨思想文化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国唐史学会会长。曾为联邦德国洪堡学者,担任汉堡大学、柏林自由大学和特里尔大学客座研究员与教授多年。获教育部高等学校科研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优秀著作一等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中国好书奖、文津图书奖等。著有《唐代官制》《唐代藩镇研究》《唐代政治制度研究论集》《德国的汉学研究》《唐代家庭与社会》《资治通鉴与家国兴衰》《中西文化关系通史》《胡天汉月映西洋:丝路沧桑三千年》《资治通鉴启示录》《治术:周秦汉唐经世之道》等。 目录 序言 唐代府兵渊源与番役 唐代健儿制度考 关于唐代兵募制度的几个问题 唐代防丁制度考述 唐代的神策军 唐代的蕃部与蕃兵 论唐代的分家析产 唐代的婚姻与礼俗 唐代父母与子女关系略说 关于唐朝的老人问题 九世纪僧龙藏的家庭财产纠纷 中古佛教与礼法文化的形成与下移 隋唐佛教通俗文献与民众信仰 《佛说诸德福田经》与中古佛教的慈善事业 房山石经所见世俗家庭的宗教生活 隋唐佛教的世俗化传播与民间佛教结社 陈寅恪留德时期柏林的汉学与印度学——关于陈寅恪先生治学道路的若干背景知识 中国学术转型时期的制度建设——纪念清华国学研究院成立八十周年 雷海宗:一个学术史的解读 杨志玖先生和他那代史学家 从唐长孺士族研究看史学方法的演进——与陈寅恪士族研究的比较分析 陈寅恪、唐长孺、胡如雷与20世纪中国学术史 张国刚学术著述年谱(1980—2020) 后记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大唐气象(制度家庭与社会新论)(精)/学术中国文丛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张国刚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616644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383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历史-中国史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759 |
| CIP核字 | 2019296370 |
| 中图分类号 | K242.0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26.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广东 |
| 长 | 237 |
| 宽 | 161 |
| 高 | 27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