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道教通史 第2卷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一部道教通史性著作,300余万字,共十八章,分为五卷。全书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根本指导原则,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客观总结了道教发生、发展和演变的历史规律,对道教自身的发展与道教同政治、经济、文化、思想等各方面的关系都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和探索,坚持史论结合,努力挖掘和正确评价道教文化在中国文化目前的意义;全面地总结、分析了道教思想的基本特征和它的教理教义、道规仪范、修炼方术等等;创造性地建立了中国道教史研究的学科体系,以道教本身发展的历史进程为基本线索,提出了不同于以往的道教历史分期;通史与专史结合,以道教产生、改革、宗派衍化为纲,以有名道教人物、主要道教经籍为目,剖析了各宗派发生、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论述了道教有名人物的事迹和思想;探讨了道教同儒、释的相互关系,阐发了它对中国古代化学、天文学、医药学、养生学、气功学以及中国古代学术思想发展的意义。全书是给人们提供了一幅道教发展通史的全景图,不仅吸收了前人的研究成果,而且还集中总结了新中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道教学术研究的成果。第二卷为隋唐至北宋时期的道教。 目录 第五章道教在隋至盛唐时期的兴盛与教理大发展 节隋代的道教 一、隋统治者与道教 二、隋代道官制度 三、隋代道教的基本状况和特色 第二节初唐与盛唐时期的道教 一、初唐时期的统治者与道教 二、盛唐时期的统治者与道教 三、唐代国家斋醮活动 第三节道派的融合兴盛 一、作为唐代道教主流派的茅山宗 二、楼观道的发展 三、张天师一系的复起 第四节道教学者的涌现和道教理论的发展 一、成玄英、李荣的崇玄思想 二、王玄览与《玄珠录》 三、司马承祯的《坐忘论》与《服气精义论》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道教通史 第2卷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卿希泰,詹石窗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1021713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864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830000 | 
| 出版时间 | 2019-12-01 | 
| 首版时间 | 2019-12-01 | 
| 印刷时间 | 2019-12-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959.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