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现代文学百年沉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精)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为2018年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2届年会论文结集,精选论文全文28篇,辑录论文摘要180则,分为“文学史研究”“各体文学研究”“年会论文摘要”三编,既全面展现本次年会学术研讨的少见盛况和丰富内容,又重点显示本学科热点与前沿问题研究的创新成果和发展动向,尤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学术史、各体文学和经典作家研究的再探讨上,提出了一系列新问题、新思路和新见识,呈现出百年反思、传承发展的宏阔视野、学术自觉和学科自信,对现代文学研究和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汪文顶,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研究工作,参与俞元桂先生主编《中国现代散文史》等专著的编写,著有《现代散文史论》《现代散文学初探》等,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等刊物发表论文数十篇,曾获重量教学成果奖和福建省社会科学很好成果奖。刘勇,文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副主编,201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主持人。长期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及文化的研究和教学,在《文学评论》《文艺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数百篇,出版学术著作数十种,曾获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和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很好成果特等奖与一等奖。 目录 上编 文学史研究  中国现代文学学术与思想观念的再思考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性、当代性与经典性 改革开放40年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的成就、走势与思考 中国新文学史写作的观念悖论与实践反思 与古为新 面向未来 “思想”与“思考”:贯穿20世纪的文化纠缠与纠结 考证学方法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译介学与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新变 正名与意义:现代文学研究的“非文学期刊”视野 关于晚清文学的再认识 晚清白话文与五四白话文的本质区别 中国新文学抒情话语的价值建构 中央苏区文艺制度生成论 域外与本土:比较视域的延安书写 中编 各体文学研究 现代小说的“时空”形式 中国乡土小说理论的百年流变与学术建构 文史对话中的“文学” 老舍文学经典的生成及其当代意义 旧事重提:也谈《家》在民国时期的接受与传播 “既遥远又无所不在” 百年新诗抒情性、戏剧性和叙事性建设的诗学反思 诗学视域中“歌词”身份考辨 近十年来走向世界的郭沫若研究 论鲁迅散文的文体艺术 “心”与“体”:郁达夫关于现代散文理论建设之思考 动态的“画框”与历史的光影 近四十年中国话剧史学术范式的变迁与反思 解放区“演大戏”现象评价的演变与意义 下编 年会论文摘要 中国现代文学的世纪分期与起点 中国文学现代传统形成的路径和结构 从文化策略视角看中国现代文学与传统文化的关系重构 论新文学的自我批判传统 传统与现代之间的对视 试论现代启蒙作家对民族生存发展的人类学思考 中国现当代通俗文学经典的认定与批评标准的建构 半殖民地中国“假洋鬼子”的文学构型 乡土文学审美形态简论 现代文学研究中的“宗教”问题 中西现代情爱乌托邦小说的多维透视 中国现代小城文学的河流叙事 “文明的共和”与游牧文化小说叙事的价值建构 南社:作为现代文学的开端 民初小说中的“革命加爱情”叙事 从混沌中苏醒:清末民初身体的重新发现与再认识 “选学妖孽,桐城谬种”口号之提出及后期批判风向的流转 新文学革命:一个悖论性的开端 五四新旧文化论战在1919 吴虞与“打倒孔家店”口号关系考论 20世纪20年代国语文学史的发生与退场 跨越历史的尘封 “欧战”如何重新构造了“新文化” “五四”时期新文学家的构成与特征 这么早就开始回顾了 “觉醒”与“解放”的距离 新文化运动中的报刊媒介与学术共同体及批评规范的形成 再论革命现代性与中国左翼文学 中国现代文坛中的“广告魅影” 中国社会史论战视野下的中国文学史研究 从“同情文学”到“阶级意识”的文学 《新小说》:一本被长期忽略的左翼文学通俗化实验杂志 “自由人”论争中的普列汉诺夫 失血的天空与抵抗的风旗 抗战时期少数民族题材文学的勃兴与新变 现代文学中工农作者写作的讨论与实践 解放区文学论争核心问题研究 “民国机制”与“文化战线”:20世纪40年代延安文艺报刊的编辑出版 革命文艺的“形式”逻辑 政治美学的两张面孔 从《赤叶河》的创作与修改看“典范土地革命叙事”的形成 低回与复兴:1938~1949年国统区的现代长篇小说 个体情感的规训、再现与重构 多元政治话语博弈下的文化空间 沦陷时期北京文坛自救路径的探索 易代之际学院派知识分子的自省与抉择 民国部聘教授及其待遇 冷战文化、南下影人与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化 论京派知识分子与民国大学的文学教育 大学文学课堂对话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现当代文学教学与培养研究型人才思考 “现代文学经典细读”课程教学实践与反思 现代文学教育的三重境界 20世纪80年代现代文学选本出版与文学观念的变迁 现代文学教育的问题与机遇 文学场域、中阶文学、方法学,以及学术再出发 论海外汉学家罗鹏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 如何激活鲁迅的精神遗产? 鲁迅的马克思主义知识及其来源 暂凭杯酒长精神 鲁迅小说人物名字的文化表征与文化意蕴 日月不出 爝火何熄 《呐喊》的空间叙事 史传传统与《狂人日记》文言小序解读 《狂人日记》影响材源新考 论顾炳鑫的《阿Q正传》插图画辑 叙事骨架与肌理的鉴识和《阿Q正传》的再理解及其他 《伤逝》:话语革命者的忏悔录 启蒙语境下《伤逝》重读 祛魅、讽喻与自况 鲁迅的图像性叙述实践 通俗教育研究会与鲁迅现代小说的生成 从“传奇文”溯源看鲁迅、陈寅恪的“小说”观念 鲁迅小说的主旨与外国戏剧的关系 论鲁迅小说的女体诗学 儿童·小野蛮人·初民 一个关于“人类”及其如何获得自我的寓言 鲁迅《青年必读书》一文及其论争的博弈论分析 未完成的“对话” “堂吉诃德在中国”与“中国的堂吉诃德” 《中国小说史略》与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现代文学百年沉思--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第12届年会论文集(精)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汪文顶刘勇主编 著 无 编 无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5961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5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562000 | 
| 出版时间 | 2020-11-01 | 
| 首版时间 | 2020-11-01 | 
| 印刷时间 | 2020-1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06.6-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