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图书 | 艺术家们 |
| 内容 | 亮点展示
编辑推荐 ◎《艺术家们》,凝聚冯骥才艺术人生感悟的澎湃之作 ◎ 冯骥才最新长篇,“两支笔”描绘五十年艺术家生活 ◎ 冯骥才横跨五十年时代巨变,回归内心之作 ◎ 致敬《约翰·克利斯朵夫》,致敬理想主义 作者简介 冯骥才,祖籍浙江宁波,1942年生于天津,中国当代作家、画家和文化学者。“伤痕文学”代表作家,其“文化反思小说”在当今文坛影响深远。作品题材广泛,形式多样,已出版各种作品集二百余种。代表作《啊!》《雕花烟斗》《高女人和她的矮丈夫》《神鞭》《三寸金莲》《珍珠鸟》《一百个人的十年》《俗世奇人》《单筒望远镜》等。作品被译成英、法、德、意、日、俄、荷、西、韩、越等十余种文字,在海外出版各种译本五十余种。多次在靠前外获奖。 内容简介 在艺术和物质都靠前匮乏的年代,几位青年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正悄然起步。纯粹的艺术激情和探索引领着时代和他们,风云际会,霞光万道。社会流变、市场大潮,激情和精神沉寂在世俗的灰烬中。深陷于生活漩涡的他们,该怎样支撑理想与才华,又何以经营各自的艺术与人生? 目录 1序文:关于艺术家 前言/序言 写在前面 我一直想用两支笔写这本小说,我的话并非故弄玄虚。这两支笔,一支是钢笔,一支是画笔。我想用钢笔来写一群画家非凡的追求与迥然不同的命运 ;我想用画笔来写唯画家们才具有的感知。尽管这群画家纯属虚构,但他们与我同时代。我深知他们的所思所想,苦乐何来,在哪里攀向崇山峻岭,在哪里跌入时代的黑洞,在哪里陷入迷茫,以及他们调色盘中的思想与人性的分量。 艺术家食人间烟火,但由于他们的工作是致力创造一个个永存的审美生命,在思维、感受、想象乃至心理上,他们则是非同常人的一群异类。这就迫使我必须使用另一套不同于写本土小说的笔墨。我要用另一套笔墨写另一群人物和另一种生活。 我不回避写作的批判性。这是探讨生活真理之必需。 我不回避自己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和唯美主义者。我的理想发自心灵,我的唯美拒绝虚伪。 我知道,我的读者一半是我同时代的人,一半比我年轻。我相信,我的同时代人一定会与我感同身受;我更希望比我年轻的读者,通过书中人物的幸与不幸,能成为艺术家们的知己,也成为我的知己。 冯骥才 精彩书评 回顾骥才近二十年的努力,我常想,生性乐观的他,是不是想过,他为之付出的事业中有一种悲剧性?是不是意识到,不管他已经获得了多少成绩,他都是一个当代的唐·吉诃德? ——李陀(作家、学者) 面对那些个坚持艺术操守的画家们在创作上出现新的突破呈现出新的气象时,大冯笔下的文字情不自禁地立即充满了激情与生气,如同自己完成了一幅大作品后的那种愉悦与自得。这样一种不回避、不掩饰、极其鲜明的价值取向的确令人敬佩。 ——潘凯雄(中国出版集团副总裁) 《艺术家们》这个长篇,可以看到置身于改革开放时代的作家、画家、文化学者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冯骥才要梳理这一代人的来路,他要看到、留下、发现这一代人的思想脉络、人生历程和艺术轨迹,甚至是人格锻造的过程。 ——何向阳(中国作协创研部主任) 冯骥才的创作始终追求着艺术的真谛,就像巴金先生当年对创作的要求:写自己*熟悉的,写自己感受*深的。 ——赵丽宏(上海市作协副主席) 写知识分子的长篇小说本来就不多,往往是写外史,冯骥才把这个写法颠覆了,他写了一群高贵中国人内心的高贵, ——郜元宝(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这是冯先生经历漫长时代过程的精神生活写照。《艺术家们》里面写到艺术家的生活、关系、阅读的作品,对作品的看法,对音乐的看法等等,知识分子跟艺术家的身份交织在一起,回荡着十九世纪俄罗斯文学的声音。 ——孙甘露(上海作协副主席) 这部小说写了几个艺术家出生在租界老城区成长起来的艺术家的生活,包括他们的情感生活,通篇流动着明亮的情绪,这个是阅读冯老师从《感谢生活》等一系列作品给我的一种感受,这部长篇小说这种情绪的流动依然是引人而悠长。 ——程永新(《收获》主编)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艺术家们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冯骥才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文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20164912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37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30000 |
| 出版时间 | 2020-10-01 |
| 首版时间 | 2020-10-01 |
| 印刷时间 | 2020-10-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247.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