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内容
内容简介

《人间词话》是中代重要的美学和文艺理论著作,也是极负盛名的一部词话著作。作者用传统的词话形式及传统的概念,术语和思维逻辑,较为自然地了一些新的观念和方法,建立起自己而又有普遍意义的理论体系,在新旧两代读者中产生了重要影响。

《宋元戏曲史》是王国维先生多年从事戏曲研究的一结性著作,被公认为中国古典戏曲研究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十六章,以宋元两朝为征引历代有关资料,考察中国古典戏曲形成、演变、发展的过程,对戏曲语言的艺术特点和审美价值作了具体的分析和发展。

目录

卷上手定稿
1.词以境界为最上/009
2.造境与写境/010
3.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012
4.无我之境优美,有我之境宏壮/016
5.写实家与理想家/018
6.喜怒哀乐亦境界/021
7.著一字境界全出/022
8.境界大小,不关优劣/024
9.兴趣、神韵,不如境界/026
10.气象/029
11.深美闳约和精艳绝人/032
12.词句与词品/034
13.南唐中主李璟妙句/035
14.句秀,骨秀,神秀/038
15.词至李煜而眼界始大,感慨遂深/041
16.词人不失赤子之心/044
17.诗人与阅世/046
18.李后主之词以血书者/047
19.冯延已词开北宋一代风气/050
20.冯延已《醉花间》词/051

21.欧阳修词本前人而尤工/055
22.秦观、欧阳修学梅尧臣、冯延巳/057
23.咏春草绝调/059
24.风人深致/061
25.忧生与忧世/063
26.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066
27.欧阳修词豪放中有沉著之致/068
28.秦观词淡语有味、浅语有致/070
29.秦观词境,最为凄婉/072
30.气象相似/075
31.词中少陶渊明诗、薛收赋气象/077
32.词之雅郑,在神不在貌/079
33.周邦彦词创调之才多,创意之才少/080
34.词忌用替代字/082
35.用代字不为工/084
36.周邦彦《苏幕遮》得荷神理/087
37.苏轼和韵似原唱/089
38.咏物之词以苏轼《水龙吟》最工/091
39.姜夔写景之作,终隔一层/093
40.隔与不隔之别/095
41,写情、写景之不隔/099
42.姜夔词有格调而无意境/101

43.南宋词人仅辛弃疾堪与北宋人颜顽/102
44.苏轼之词旷,辛弃疾之词豪/106
45.苏、辛词雅量高致/107
46.词中之狂、狷、乡愿/109
47.辛弃疾咏月词/111
48.史达祖、周邦彦词品/112
49.吴文英词佳者/114
50.取其词中语评吴文英、张炎词/116
51.此种境界,可谓千古壮观/117
52.纳兰性德词真切/120
53.词未必易于诗/121
54.一切文体,始盛终衰/124
55.诗词有题而诗词亡/127
56.大家之作所见者真,所知者深/129
57.诗词之道/131
58.白居易、吴伟业隶事优劣/132
59体诗与词之/134
60.出人宇宙人生/137
61.轻视外物与重视外物/138
62.淫词、鄙词、游词/140
63.马致远《天净沙》得唐人绝句妙境/143
64.人各有能有不能/145

卷下未刊手稿
1.姜夔词余者仅二语/148
2.双声叠韵之论/149
3.诗词是否为羔雁之具为升降之关键/152
4.曾觌中秋应制词/153
5.史达祖、吴文英等人词失之肤浅/155
6.余填词不喜作长调/157
7.沈昕伯《蝶恋花》词/159
8.作词力争第一义/162
9.抒情诗、叙事诗、戏曲/164
10.北宋名家以贺铸为最次/166
11.易学难工,难学易工/168
12.不得而鸣/169
13.人/171
14.诗之境阔,词之言长/172
15.言气质、神韵不如言境界/173
16.借古人之境界为我之境界/174
17.昔人论诗词/176
18.故知孔门用词/177
19.专作情语而绝妙者/178

20.长调以周、柳、苏、辛为最工/180
21.辛弃疾《贺新郎》非有意为之/182
22.辛弃疾、韩玉词已开北曲四声通押之祖/183
23.“莫雨潇潇郎不归”,当是古词/185
24.谭献论词/187
25.贺裳论张炎《词源》/188
26.周济论张炎词/190
27.词家时代之说/191
28.生香真色与彩花/193
29.王士禛词佳者似贺铸/195
30.学人之词,朱孝臧为极则/197
31.宋徽舆、谭献词害兴深微/199
32.王鹏运和冯延已词/200
33.温庭筠、欧阳修、苏轼词皆兴到之作/202
34.贺裳论史达祖词/204
35.元好问论陈师道诗/206
36.北宋词有句,南宋以后无句/207
37.朱熹论梅尧臣诗/209
38.“自怜诗酒瘦”等语非警句/210
39.文天祥词风骨甚高,亦有境界/211
40.和凝《长命女》词不减夏英公《喜迁莺》也/214
41.北宋词不妨疏远/215

42.宋人遇令节、朝贺、宴会、落成等事,有“致语”一种/216
43.顾梧芳刻《尊前集》,自为之引/218
44.朱彝尊贬《草堂诗馀》而推《绝妙好词》/221
45.辨《古今词话》/222
46.政治家之言与诗人之言/224
47.宋人小说,多不足信/226
48.有句与有篇/228
49.倡优与俗子/229
50.《蝶恋花》为欧阳修所作/230
51.艳词可作而万不可作儇薄语/232
52.词人之忠实/234
53.“沧浪”、“凤兮”,开楚辞体格/235
54.词集与诗集的类似/238
55.论词之失/239
56.苏轼、姜夔之旷/241
57.内美与修能/242
58.诗人视一切外物皆游戏之材料/243

前言

在几十年学究中现代史的过程中,我一直对中现代的思想文化学术史颇感兴趣。尤其是在1995年至1996年我和东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知名教授杜文君老师一起撰著《中国现代文化志》一书时,更是对中现代思想文化学术行了认真的梳理和研究。由此,我对中现代思想文化学术史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尤其是那些文化泰斗、学术大师、扛鼎巨著、思想流派、异说纷争等,更令我铭刻在心,萦绕于怀。直到今天,每每回想起那段英英厉厉、千唱万和的历史,仍然是激动不已。

从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到1949年诞生,是中国历史上由旧民主主义革命转变为新民主主义革命,并逐步取得革命胜利的时期。前后两次历史性的开国,前者结束了延续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后者标志“中国站起来了”。其间38年,是中国社会逐步实现由旧到新的转变时期,与该时期社会经济、政治的变革相适应,中国文化也在古今中西文化的冲突、反思、融合中变革着、发展着:社会文化的结构和内容在更新,西方文化被大量,中国传统文化也适应时代变革而被重新阐扬;一些原有学科的内容、体系在变革,许多新的部门文化纷纷兴起;出版十万种图书和无以计数的出版物,其中有不少革故鼎新、出类拔萃之作;中等以上学校培养五百万名学生,产生了一大批享誉海内外的政治家、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史学家、经济学家、教育家、科学家,等等。这一时期在文化上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尤其是“自从中国人学会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以后,中国人在精神上就由被动转入主动。从这时起代历史上那种看不起中国人,看不起中国文化的时代应当完结了”。

现代中国社会的经济和政治,是现代思想文化的源头。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矛盾是当时中国的根本国情,制约着现代中国文化的主题、结构、性质、内容和特征。“没有资本主义经济,没有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没有这些阶级的政治力量,所谓新的观念形态,所谓新文化,是无从发生的。”但是从思想文化的相对独立性的角度来考察,中国现代文化是从古代的代的文化发展演变而来的。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演变代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社会文化结构的变化,以及知识分子群体的历史走向等,都对现代中国文化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

纵观20世纪初年至1949年中国文化的发展历史,一般以五四运动为界分为两个不同的历史时期。在“五四”以前,中国文化的基本状况是,由甲午战争后起始的资产阶级文化运动已经开展起来,资产阶级新的文化体系逐渐形成化论、天赋人权论和资产阶级共和国思想文化各个领域的指导思想,而新文化领域各部门也都为宣传民主、自由等服务。这时,文化战线上主要是资产阶级新文化与封建主义旧文化的斗争,学校与科举之争、新学与旧学之争、西学与中学之争都带有这种性质。资产阶级中起了重要的作用,并为中国培养了一大批能够站在时代前列、代表中华“讲话”、“呐喊”的思想家。可是,他们无力战胜帝国主义文化和中国封建文化的同盟:中国资产阶级命同其政治革命一样,始终未能完成。“五四”以后,由于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由于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和中国无产阶级及其政治舞台,中国文化格局发生了变化,以无产阶级的文化思想的新民主主义文化,联合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作为同盟军,向着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展开了英攻。

其基本态势是:其一,“五四”以后的30年,是中国社会的剧烈变革时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逐步取得胜利的时期,与此相应,这个时期的中国文化仍围绕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主题,以传播、应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为主潮,以介绍和品评西方文化、重释和阐扬中国传统文化为重要内容,并以文化为武器来推动社会改革、革命和解放为根本目的。其主要成就,不仅表现在文化各领域、各门学科的变革与发展上,而且表现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应用以及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上。其二,这一时期中国文化界出现了派别林立论战迭起的复杂局面。其中影响较大的论争有:东西文化之争、马克思主义与反马克思主义论争、中国社会性质问题论战和关于中国文化出路的论争等,这是当时多种社会经济与复杂阶级关系、矛盾在文化形态上的反映,也是古今中西文化之争与多种思想源流汇集于中国社会的必然表现。其三,就文化的主要类型及其发展趋势看:无产阶的新民主主义文化,代表着中华新文化的方向;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文化,作为新文化营垒的一员,继续发挥反帝反封建、社会的作用;帝国主义文化和封建主义文化虽然占据统治地位,但是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在思想文化上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也是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伟大胜利,是帝国主义奴化思想和封建旧文化在中国的失败和破产。这是一的发展趋势,而在不同的历史阶段,中国文化的发展和演变各有其不同的历史特点。

具体到各个学科,几乎每个学科都有一批学术大家在辛勤耕耘,都有一批学术著作相继面世。从某种意义上说,中国具有现代意义的、门类齐全的学科体系正是在这一时期建构起来的。例如在历史学学科,1939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周谷诚的《中国通史》,1940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吕思勉的《中国通史》,1949年三联书店出版了吕振羽的《简明中国通史》,1948年新知识书局出版了侯外庐的《中国古代社会史》,194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周谷诚的《通史》,1936年南京文化印刷社出版了吕振羽的《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194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李源澄的《秦汉史》,193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王钟麒的《三国史略》,1948年开明书店出版了吕思勉的《两晋南北朝史》,1944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陈寅恪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1946年商务印馆出版了金毓黻的《宋辽金史》,1947年上海中国文化服务社出版了孟森的《清史讲义》,1947年新华晋绥分店出版了范文澜的《中代史》,1937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罗尔纲的《天国史纲》,等等。这些学术巨匠和学术巨作,使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历史学学科正式建立起来了。其他学科如哲学、文学、教育学、民俗学、法学、图书馆学、博物馆学、考古学等,也是如此。学术史是全息的。后来者应该探源开流,继往创新,把我国的学术研究推向一个更高的层次。

大概正是基于上述原因,我组织同仁历时数载,编辑出版了这套《中国学术文化名著文库》,以飨读者。

是为序。

2011年12月15日于长春百汇街寓所  

作者简介

王国维(1877~1927),字伯隅、静安,号观堂、永观,浙江海宁盐官镇人。清末秀才。是在文学、美学、史学、哲学、古文字学、考古学等各方面均成就卓著的学术巨子,国学大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王国维人间词话·王国维宋元戏曲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王国维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吉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6099526
开本
页数
版次
装订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8-01
首版时间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9 1:24: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