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烹饪学概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以研究中国烹饪学各学科性质、内容特点及学科间的关系为主要内容,从理论上对中国烹饪体系的各个组成部分给予了提纲挈领的展示,为学习其他专业课打下基础,又从文化的角度展现了中国烹饪所创造的高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以深刻感悟到中国烹饪文化的博大精深。 目录 章 绪论1 节 烹饪与烹饪文化的概念 2 第二节 中国烹饪文化的内涵 4 第三节 中国烹饪文化的基本特征 20 第四节 烹饪学理论中的常见概念 22 第二章 中国烹饪历史发展 29 节 中国烹饪的原始阶段 30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形成阶段 33 第三节 中国烹饪的发展阶段 46 第四节 中国烹饪的成熟阶段 58 第五节 现代中国烹饪文化 69 第三章 中国烹饪原料 79 节 中国烹饪原料的基本概念及开发利用的历程 80 第二节 中国烹饪原料的特点与分类 89 第四章 中国烹饪工艺 97 节 中国烹饪工艺的内容组成与基本特点 98 第二节 选料与清理工艺 102 第三节 分解工艺 108 第四节 混合工艺 111 第五节 优化工艺 116 第六节 制熟工艺 122 第五章 中国烹饪生产管理与产品销售131 节 中国烹饪生产管理特点与要求 132 第二节 中国烹饪生产管理 134 第三节 中国烹饪产品的市场营销 148 第六章 中国烹饪风味流派155 节 中国烹饪风味流派的界定 156 第二节 四大菜系 160 第三节 历史传承风味 163 第四节 其他主要地方风味流派 184 第五节 主要少数民族风味 187 第六节 中国清真菜 190 第七章 中国烹饪文化积淀195 节 中国古代烹饪文献 196 第二节 中国烹饪饮食思想 207 第三节 中国烹饪饮食器具 220 第四节 中国食俗 231 第八章 中国饮食烹饪科学255 节 中国饮食烹饪科学思想体系 256 第二节 中国传统饮食结构 261 第三节 “调以滑甘”的科学内涵 271 第九章 中国烹饪艺术279 节 中国烹饪艺术的基本精神 280 第二节 中国烹饪艺术的主要内容 285 第三节 中国饮食烹饪活动中的象征艺术 305 第十章 中国烹饪的现状与未来发展趋势331 节 中国烹饪发展现状 332 第二节 中国烹饪的未来发展 345 参考文献 349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烹饪学概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马健鹰,嵆娟娟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807266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5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09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7-01 |
| 首版时间 | 2020-07-01 |
| 印刷时间 | 2020-07-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TS972.11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