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有一种教育来自金庸
内容
编辑推荐

岳炜著的《有一种教育来自金庸》是一本从金庸作品中人物的特点引申出的教育理论。作者岳炜山东潍坊创新教育政策研究院研究员,青年作家,作者长期与基层教育工作者保持密切联系,对学校、老师、家长与孩子之间的关系有着深刻的理解,对青少年成长中遇到的心理问题有极为独到的见解,对家庭、学校教育有着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这本书里,作者用他独特的视角,解读金庸笔下的武侠人物,我们知道金庸小说之所以风靡华人世界,与其生动的人物塑造与深刻的人性挖掘是分不开的。金庸笔下的大侠并非不食人间烟火的神仙。他们也是有欢乐,有失意,会犯错误的人。假如抛开书中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和江湖背景,我们会发现,他们的生活、成长经历与生活在当下的我们是何其相似!

本书将带领我们在武林宗师们的点拨下,探寻今天教育的得与失;在大侠们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影响孩子发展却常被我们无视的关键;从那些或善或恶的江湖人物身上,找到一些教育的灵感和启发——或借而用之,或引以为戒。

内容推荐

岳炜著的《有一种教育来自金庸》通过金庸小说里的人物和情节来探寻教育规律,分析教育问题,作者在这本《有一种教育来自金庸》里,以小说人物形象为切入点,从孩子、父母、教师三个角度入手,分别以“大侠成长有‘真经’”“优秀父母该学啥”“究竟谁是好老师”三个篇章对人的成长规律进行梳理和分析,并从中得出有益于当今社会人才培养的教育启示。

目录

第一辑 大侠成才有“真经”

 袁承志:博采众长,方能成器

 郭靖:输在起点又如何

 黄蓉:教你怎么用“经典”

 杨过:“一技之长”咋培养

 慈恩:“浪子回头”靠三招

 独孤求败:成长,总是有迹可循

 萧峰:一个问题少年的成功逆袭

 虚竹:“阿弥陀佛”里的“成长经”

 石破天:不让“经验”蒙住眼

 令狐冲:情商作用有多大

 韦小宝:人生智慧从哪里来

 庖丁掌:循序渐进成大道

 《九阴(阳)真经》:神功没有错,看你怎么练

 “乾坤大挪移”:给教育“留白”

 “北冥神功”:在提高学习效益中收获精彩人生

 “独孤九剑”:最好的学习方法

第二辑 优秀父母该学啥

 周仲英:惩戒孩子“度”在哪

 夏青青:刁蛮“醋坛子”是怎么炼成的

 归辛树:谁也无法替代孩子面对生活

 包惜弱:亲手毁掉孩子的慈爱母亲

 杨过:你给点阳光,我就灿烂

 郭芙:“侠二代”为啥难成器

 郭襄:好人缘从哪里来

 谢逊:自我反省的意识从哪里来

 周芷若:“尖子生”有啥问题

 宋青书:被嫉妒心毁掉的孩子

 李文秀与高昌国人:“不喜欢”也是一种权力

 花铁干:善恶存乎一心间

 段誉:个性被尊重,人生才精彩

 慕容复:别用你的梦想绑架孩子

 鸠摩智:如此“学霸”令人担忧

 王语嫣:都怪母亲太强势

 阿紫:“小妖女”并非异类

 包不同:如此“不同”,只为让你看到我

 康敏:被一件花衣裳摧毁的人生

 丁珰:“问题少女”的问题在哪

 石中玉:玉不成器谁之过

 令狐冲:“坏孩子”朋友能交吗?

 仪琳:爱,从倾听开始

 康熙:皇帝的幸福指数为啥这么低

 建宁公主:纵是金枝玉叶也可怜

 陈近南:优柔寡断要不得

第三辑 究竟谁是好老师

 袁士霄:名师成长“三境界”

 穆人清:到底怎么当“严师”

 洪七公:因材施教最靠谱

 黄药师:“大师”未必是好老师

 周伯通:做个“顽童”老师也不错

 玉笔峰群雄:“七嘴八舌”里隐藏着啥

 赵半山:“公开课”里的真功夫

 苗人凤:“一口白菜”里的教学密码

 胡青牛:“不教”中的教学启示

 灭绝师太:冷酷无情难为师

 张三丰:名师典范在武当

 张三丰:为师当有大胸襟

 扫地僧:调节矛盾有一套

 风清扬:教学的最高境界是“不教”

 澄观:“学而不化”不如不学

 全真教:“名校”教育缺了啥

后记

试读章节

袁承志

博采众长,方能成器

在一般的武侠小说中,主人公的学艺成才往往只是靠一本秘籍或一位严师就完成了。这样的情节让人难以信服,放在现实中更难以成立。

而在金庸笔下,这样的情况就几乎看不到。在他的武侠作品中,主人公从来没有靠学习一门武功就能成为一代高手。他们的成功、成才、无不是经历了多段、多元的学习、实践过程,才最终有所成就的。这样的成才经历,才显得真实可信,贴近我们的现实生活。

我们看,郭靖、杨过、张无忌、令狐冲这些大侠们的成长,无不是在多位师长的教导下完成的。

接下来,我们就通过《碧血剑》中主人公袁承志的成才之路来看“博采众长”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启蒙阶段,夯实根基。

袁承志自幼被送上华山,跟穆人清学习华山武功,练的是“混元功”“伏虎掌”这类江湖中人人都会的寻常功夫。

但穆人清要求极严,终于让袁承志在这些寻常功夫里打实了基础。这些武功不仅有助于武功基础的夯实,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本身简单朴素、大气厚重,对袁承志的品性也产生了积极的塑造作用。

配合武功传授,穆人清也在这个过程中不失时机地对徒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最终使其成为功力厚实、人品端正的好学生。比如一开始,就先对他强调华山派的行事准则、行为底线等。

启蒙阶段是人一生中的敏感期,是学习做人的奠基期。这一阶段的教育,技艺传授和思想教育密不可分。就像我国的传统私塾教育在孩子启蒙阶段教授《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这些典籍一样,既教会了孩子识字,又教会了其做人的道理和各种常识。

这些,是帮助孩子打好人生根基的必要手段。

提升阶段,兼收并蓄。

华山学艺只是开始。通过这些朴素的武功夯实了基础后,袁承志要想成为全面发展的武林高手,就得广泛学习各种武功技艺,如轻功、暗器等。

然而,作为师父的穆人清武功再好,也不可能精通所有武林绝学。袁承志的学艺也就进入了困境。

就在此时,金庸又给他安排了另外一位师父——经常上山来找穆人清师徒下棋的木桑道长。

作为陪同下棋的“交换条件”,袁承志又从木桑道长这里学会了围棋、暗器、轻功等绝技。于是,他的整体素质一下子提高了很多。

一个人的学习也是这样,在掌握了最基本的认知基础后,需要广泛涉猎各种知识,不断丰富自己,日积月累,才能构建自己完整的知识体系,提高认知生活的能力。  所以,作为成人,最好不要在这个阶段对孩子接触的知识做过多的限制,反而应该放手让他们去学习、体验不同的东西。就像鲁迅先生谈读书时所说:“必须如蜜蜂一样,采过许多花,这才能酿出蜜来。倘若叮在一处,所得就非常有限。”

反思阶段,触类旁通。

剑术、拳法、轻功、暗器,这些都学了,应该可以称雄武林了吧?没有。至此,金庸仍然没有让袁承志毕业下山。他让袁承志在华山上无意问发现了金蛇郎君留下的《金蛇秘笈》这类所谓“邪派”的武功。

袁承志在看这本秘籍的时候,有了重大发现,一是“这些手法虽然自己不屑使用,但知己知彼,为了克敌护身,却不可不知……”二是这些武功“异想天开,往往与武学要旨背道而驰,却也自具克敌制胜之妙……”学了这门武功后,袁承志才成为绝世武功的集大成者。

这一情节,意义非凡。所谓“邪派”武功,并不是不可以为正派人所用。只要品行端正、为人正直,用一些“非主流”的思维、行动去解决问题,不仅不应该被质疑,而且应得到鼓励。

正邪之分在于人,而不在用什么样的武功。“邪派”武功既可帮助学习者知己知彼,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也可以帮助学习者开阔思路。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P3-5

后记

青衫磊落险峰行

——我与金庸武侠这些年

1999年的一个冬夜,一所农村高中学校的校门口。

晚自习铃声响起,一个瘦弱少年从门口的小书店里冲出来,冒着凛冽的寒风,一路狂奔,穿过校园,冲进教学楼……等跑到四楼教室门口,老师已然等在那里。

迟到的共有三个人,男生。他们被要求并排站到讲台旁,面向同学,接受大家的目光洗礼。

那一刻,少年感觉自己的心都快跳出来了。

因为,他的毛衣里,小肚子前,藏着的一本书,本来卡在腰带上的,可马上要掉了出来,掉在老师和全班同学面前。

更让人担忧和恐惧的是,这本书并不是一般的课外书,而是一本——《碧血剑》。

这是刚从校门口的小书店里租来的。

危急时刻,少年只好意守丹田,调整吐纳,用蛤蟆神功,将肚皮紧紧鼓起。书才被稍稍夹紧,未能落地。

好在老师慈悲,十分钟后,大方赐座。

这才免了一场“大劫”。

这个少年,就是我。

每每回想起那个场景,总是心有余悸。

那个年代,在自习课上读武侠小说,绝对是一件“危险”的事情,你懂的。

我就是在高中这个“危险”年纪开始读金庸的。

刚上高一时,是各种金庸剧最火的时候。特别是张纪中一块钱买下《笑傲江湖》版权要翻拍一事,吊足了我的胃口(因为他们拍的《水浒传》一直是我的最爱)。

除此之外,那一年,文坛还发生一件大事:我一直敬仰的王朔大叔出了一本书,叫《无知者无畏》。书里有一篇《我看金庸》,把老爷子批得一无是处。涵养极高的老爷子不动声色地回了一篇《不虞之誉与求全之毁》,好似一招“绵里针”,赢得喝彩无数。

这则消息连同这两篇文章刊登在《语文报》上,所以我们能看到。

随着王大叔的完败,又一阵读金庸热潮涌起。

经此一折腾,许多王大叔的粉丝竞成了金庸迷,我就是其中之一。

同学当中,不管学习成绩好坏,竞有那么多人都在读金庸。而且大部分人从小学和初中就开始了。

对于只在“水浒”“三国”里混的我来说,这些同学都是武林前辈。

一谈起金庸,他们总令我这初人江湖者好生敬仰。

刚开始读《射雕英雄传》,就被彻底征服。  然后是《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都是从校门口的小书店五毛钱一天租来的。

读《笑傲江湖》,曾因令狐冲多舛的命运而黯然神伤,数度落泪,亦曾为其豪气与睿智所深深折服,拍案叫绝。

读《天龙八部》,还曾拿一笔记本做笔记。好词好句都记下来,语文早自习,放声朗读。竞也记住许多,什么“波渺渺,柳依依,孤村芳草绿,斜日杏花飞”,什么“塞上牛羊空许约”,什么“红颜弹指老,刹那芳华”,什么“燕云十八飞骑,奔腾如虎风烟举”……写作文没词儿了,就翻出这些东西来装腔作势。

读《连城诀》,是在宿舍被窝里。那时正值寒冬,宿舍是平房,很破旧,门缝很大,呼呼地往里灌雪花。蒙着被子,读到江南四侠于雪谷中围攻血刀老祖那段,整个人陷入绝望情绪——人心无限美好,竟也有如此险恶一面。

金庸小说,成为与鲁迅、王朔一样,当时咀嚼最多的精神食粮。

走上社会后,一直从事与教育相关的工作。

很多时间在和校长、教师、学生、家长打交道,每天都会接触那些关于如何教育孩子的话题。

2013年的一天,翻看一本关于家庭教育的书,心里忽然萌生一个问题:郭靖、黄蓉、杨过、张无忌、段誉、令狐冲这些大侠是怎么长大成人的?他们的父母、老师是如何教育他们的?他们的少年时代,是否也像今天的孩子一样,经常遭遇那些“成长的烦恼”?

带着这个看似无聊的问题,又重翻了几本金庸的代表作,恍然大悟:抛开书中人物所处的历史年代和江湖背景,他们的生活、成长经历与生活和在当下的我们是何其相似!我们完全可以在金庸大师的点拨下,探寻我们今天教育的得与失;在大侠们的成长历程中,找到影响孩子发展却常被我们无视的关键;从那些或善或恶的江湖人物身上,找到一些教育的灵感和启发——或借而用之,或引以为戒。

万万没想到,一向被老师、家长视作洪水猛兽的金庸小说,竟然是一部“教育真经”!

于是开始试着用现代教育的观点去和书中的人物“交谈”,并不断记下自己的感悟。

然后,就有了“金庸教育秘笈”这个系列。

这些文章写在2013年年底至2015年年底。

为写好它们,期间又开始翻阅“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在这个过程中,有种感受越来越明显:这些曾被视作洪水猛兽的小说,内涵实在太过丰富,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一座被忽视的精神文化宝藏。回顾自己的成长,很大一部分的文史素养,很重要的一些思维习惯,恰恰是来自这些曾经难登大雅之堂的通俗文学作品。

这是最朴素的文字,没有梁羽生的古典俊美,没有古龙的犀利睿智。但细读之下,便容易从那种明晰流畅、近乎口语化的描述中体会到汉语文字细腻传神、动感十足的独特魅力。

书里的人生哲学也是朴素、动人的。行走在嘈杂的人群江湖里,人生五味轮番尝。伤心失意纠结处,念及陈家洛的“情深不寿,强极则辱”,鸠摩智的“心安乐处,便是身安乐处”,令狐冲的“堂堂丈夫,岂受人怜”……总有一番慰藉。

再就是字里行间不时露出的文史、杂学枝节。顺着这些枝节,一路寻下去,才见国学之博大精深。文才武学、书画琴棋、算数韬略、吃喝玩乐、医卜星象、奇门五行……十五部武侠小说,简直可以称得上是中国文化的入门课程。

这么好的文化宝藏,却曾被视作“毒草”,只能偷偷摸摸地去亲近,岂不可惜?

好在,现在的金庸小说,终于开始受到重视,而且走进了课本。孩子们终于可以将它们名正言顺地放在桌面上阅读了。

每个人的少年时代,都有一些执着、疯狂热爱的东西,杂七杂八,五花八门。

那些热爱,是最纯真的梦想种子。

岁月如风,把它们吹起,又吹落。或散落天涯无踪迹,或无可奈何埋心底。

这些热爱也许会遭遇奚落、讥讽、嘲笑甚至打压,但只要你坚持,谁也无法让这简单的喜欢扭曲变形。

你看,有多少人正在鄙夷自己早丧的那份纯真?可怜他们早就被年少的自己所唾弃。

世界这么大,江湖那么宽。

不管对自己,还是对别人,请善待那些纯纯的少年趣味。

不管为曾经,还是为未来,请呵护那些简单的、卑微的热爱。

非常荣幸,在而立之年,能用一份热爱和坚持完成这样一部作品。

衷心感谢黑龙江教育出版社美女编辑张鑫老师的倾力帮助。

感谢《中小学心理健康》杂志于洪副主编的青睐,最早以专栏形式让这些文章得到传播,给予作者莫大的鼓励。

感谢我的工作单位——潍坊创新教育政策研究院及领导、同事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支持与帮助。

感谢所有朋友的鼓励。

感谢家人的陪伴。

岳炜  2015年12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有一种教育来自金庸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岳炜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黑龙江教育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1687542
开本 16开
页数 226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5
出版时间 2016-08-01
首版时间 2016-08-01
印刷时间 2016-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8
CIP核字 2016131310
中图分类号 I207.425
丛书名
印张 14.5
印次 1
出版地 黑龙江
230
172
12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5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