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
一个人如果必须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证明自己,只能说明内心还不够强大。真正的强者在于内心的强大,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真正无所畏惧。也只有内心强大,我们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论外界有多少诱惑、多少挫折,都心无旁骛,依然固守着内心那份坚定。
徐腾编著的《世界千变万化你要内心强大(阿B的不堪回首录)》主要讲述如伺修炼内心,让我们变得真正强大而有价值。当我们的内心充满力量,就能够摆脱心灵的束缚,活出自我的精彩。
图书 | 世界千变万化你要内心强大(阿B的不堪回首录) |
内容 | 编辑推荐 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你要做的就是让自己的内心变得足够强大。 一个人如果必须通过外界的评价来证明自己,只能说明内心还不够强大。真正的强者在于内心的强大,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才能真正无所畏惧。也只有内心强大,我们在生活中才会处之泰然,宠辱不惊,不论外界有多少诱惑、多少挫折,都心无旁骛,依然固守着内心那份坚定。 徐腾编著的《世界千变万化你要内心强大(阿B的不堪回首录)》主要讲述如伺修炼内心,让我们变得真正强大而有价值。当我们的内心充满力量,就能够摆脱心灵的束缚,活出自我的精彩。 内容推荐 面对这个千变万化的世界,想要获得期望的成功,就一定要把自己的内心修炼得足够强大。 内心强大的人,在面对困难时能真正做到无所畏惧,在面对诱惑时能依然固守内心的那份坚定,在面对得意或失意时能依然保持宠辱不惊。当我们的内心修炼到这种境界,那么就可以摆脱心灵的束缚,活出精彩的人生。 《世界千变万化你要内心强大(阿B的不堪回首录)》以曾经内心弱小的年轻人阿B的种种失败和挫折为故事主线,深刻剖析了现代年轻人内心存在的种种问题。读阿B,就像在读我们自己,希望所有人都能从阿B的经历中悟出内心强大的道理,并找到修炼自己内心的方法。 《世界千变万化你要内心强大(阿B的不堪回首录)》由徐腾编著。 目录 第一章 不是这个世界不给力,是你的内心不够强大 ★外表看似强悍,遇事不是跌倒就是落跑 ★自嘲不是坏事,把自嘲当家常便饭可就要坏事儿了 ★你也是 “小三”,只不过是“三分钟热度”的“三” ★浮躁是这个时代的通病,一夜暴富是终极梦想 ★他人的眼光怎能比阳光更重要 第二章 干吗非得内心强大呢?当然有理由 ★不会玩心理战术,就别在职场混了 ★苦难是什么?成功人生的试金石而已 ★爱情,有时候是需要一点死皮赖脸的 ★内心不强大,怎么能搞定难搞的人 第三章 想让内心变强大,你必须得淡定点儿 ★破坏心情、增加烦恼、阻碍成功,除了具备这些“功效”,抱怨基本上毫无用处 ★你是斗牛啊,干吗非得总跟人较劲呢 ★纠缠,纠缠,再纠缠,只会让你招人烦 ★狗肚子里存不住二两油,你就不能淡定点啊 第四章 没有自信,内心就无法真正强大起来 ★拿破仑是矮子,林肯奇丑无比,你见过他们为此自卑过吗 ★别人不给力没关系,自己把气打足就行了 ★让比尔·盖茨去卖保险,让爱迪生去搞金融,这事儿靠谱吗 ★上帝也有缺点,凭什么你就非得完美无缺 第五章 心理“溺水”时,每天“杀毒”不如“重装系统” ★该出手时不出手,金钱美女全溜走 ★你以为这是自尊心吗,其实你只是虚荣 ★太过固执,说难听点基本同于愚昧无知 ★吃着碗里的就别再惦记锅里的 第六章 坚定信念,内心强大的人都是自己思想的主宰 ★不要被人左右,遇事要有主见 ★坚持走自己的路,才是活路 ★信念真强大,这一点你不服不行 第七章 学会原谅,等于给自己一条“生路” ★仇恨只会扭曲你的心,还是学会原谅吧 ★伤害你的人,其实是在成全你,所以没理由不表示感谢 第八章 当下,还是当下,内心的能量来自当下 ★别总拿以前的成功说事儿,有本事再成功几次给人看看 ★整天杞人忧天,说明你心理有病,该治了 ★天涯何处无芳草,何必为错过的东西哭天抢地 第九章 失败和挫折算什么,一个一个全部“枪毙” ★走错的路其实也是路,关键看你怎么走下去 ★用“烂牌”赢得胜利,才是真本事 ★这点责任心都没有,还敢说自己内心强大 ★笑一笑,十年少;乐一乐,无烦忧 第十章 你怕什么呢?害怕只能说明你心里有“鬼” ★想要不冒一点险就赚到大钱,做梦去吧 ★你怕什么呢,一怕生万鬼儿 ★行动,必须行动,光说不练“假把式” ★该表现的时候不敢表现,你会错失良机 后记 试读章节 阿B活得一直有点郁闷。 自己的学历不算低,好歹也是个本科,可是从毕业到现在已经过去六七年了,职场之路依然不顺畅。大大小小换了好多家公司,却连个主管都没当过;平日里,同事之间表面上看着一团和气,可说不准什么时候谁就会在背后给自己挖个“陷阱”,再开一“冷枪”;一起吃喝玩乐的朋友也不少,可是遇上点事儿需要他们帮忙的时候,却一个人影也见不着;自己的外在条件也不差,虽然个头有点偏矮,但长相也算周正,可是搞个对象却十分困难…… 这个世界简直是太不给力了,怎么就不能让我过得舒心一点呢?实在是让人很郁闷。阿B心里常常这么想。在QQ上跟网友聊天时,“郁闷”“抓狂”这些小表情会时不时地出现在他的对话框里。 阿B就这样活在这个浮躁世界的不如意里,一天一天,一年一年。他把自己的不如意都归罪于这个不给力的世界,却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外表看似强悍,遇事不是跌倒就是落跑 内心弱小症状:害怕挫折失败,不是一蹶不振,就是逃之夭夭 大学毕业半年多之后,一个宿舍的几个兄弟相约聚一聚,阿B姗姗来迟。兄弟们嚷嚷着要罚他三大杯啤酒,平日里阿B其实酒量很弱,左右不过三四杯啤酒,白酒是一滴也沾不得的。以前遇到这种情况,他多半会耍赖不喝或少喝,可这一次竟然二话没说,三大杯啤酒一饮而尽,然后便瘫坐在沙发上,长声短气起来。看这架势,肯定是遇上闹心事儿了。兄弟几个一问之下,阿B果然大吐苦水,原来,刚找到新工作两个月的他又变成了无业游民。 毕业这半年多以来,阿B已经换了三家公司,可在哪一家也没待够两个月。刚毕业那会儿,阿B踌躇满志,每天跑人才市场,大小招聘会都去参加,网上发简历也从不耽搁,这样一圈忙下来,很快便找到了一份销售的工作。之所以选择了这份工作,主要是被它的报酬吸引了:如果能完成规定的业绩,轻轻松松就可以拿到三四千块,如果业绩再好点,拿个万八千的也有可能。这个价码对当了四年穷学生的阿B来说绝对具有致命的诱惑力,所以他便一头扎了进去,准备大干一场,而且还在几个好兄弟面前夸下海口,说发工资的时候请他们吃大餐。 经过一个星期的培训,阿B正式上岗了。公司的主要销售渠道是与客户进行电话联系。公司为新晋员工每人准备了一些客户资料,让他们逐一进行联系。第一个星期,阿B联系客户的数量远远超过了公司规定的标准,可惜一张单子也没谈成,这时候阿B之前的激情已经减去了一半,他开始怀疑自己是否适合这份工作;第二个星期,阿B的电话数量明显少了许多,刚刚达到公司规定的标准,还是一张单子也没谈成,这时候他几乎已经肯定,自己谈成单子的几率已经很小了;第三个星期,阿B的电话数量又少了许多,只达到公司规定标准的一半,业绩还是空白,这时候阿B已经从否定这份工作变成了否定自己;第四个星期,阿B干脆撂了挑子,每天打的电话屈指可数,而且他已经开始给自己找后路了。就这样,阿B工作的第一个月就在业绩为零的状态下过去了。 月底,阿B向主管递了辞职信。原本,按公司规定,新员工在第一个月是没有任务额的,如果能谈成单子更好,如果谈不成权当是积累工作经验了,毕竟销售这份工作经验和运气都是不可或缺的。可是,阿B已经心灰意冷,他无法再承受客户的冷漠和拒绝了。看着他离去的背影,主管叹着气说:“现在的年轻人,心理承受能力怎么这么差,四年大学真是白读了!” 又一轮投简历、面试之后,阿B找到了第二份工作,这一次是做行政助理,他已经不敢涉足销售领域了。刚开始,主管对阿B印象还不错,学历达标,小伙长得也还算精神,看着也一副勤快样,于是拍着他的肩膀说:“阿B啊,好好干。”这一次,阿B觉得自己找对工作了,他又一次下定决心要干出点成绩来,争取过个一年半载,自己也混个主管当当。可是,刚过去半个月,阿B的想法就变了,他觉得自己已经快被主管折磨死了。主管表面上看去很随和,可实际上却是个对工作特别认真的人,所以对下属的工作也要求十分严格,他从阿B做的任何一项工作中都能挑出毛病和问题。一张报表、一个数据出现失误,主管就会要求阿B全部返工,而且要加班完成,不能占用正常上班时间;有时候,返工、加班还是次要,因工作失误的各种罚款是让阿B最承受不了的,本来工资就不多,三扣两扣之后,可能连生活费都不够了,阿B也想过找主管沟通一下,可是看到主管那一脸严肃的样子,他就没底气了。就这样,勉强坚持了一个月之后,阿B又辞职了。主管对他的评价是:“这点工作压力都承受不了,到哪也干不长。” 销售做不成,行政也干不了,第三次阿B选择做了一名库管。这回既不用跟客户联系,也不用跟上司打太多交道,阿B总该稳定下来了吧?结果,两个月之后,阿B又成了无业游民。那么这一次又是因为什么呢? 刚上班的时候,阿B对库管这份工作还是充满热情的,很认真也很负责任,甚至有时候他心里会想,库管这份工作真的很适合自己。很快一个月过去了,阿B在工作中没出过一点差错,因此得到了主管的认可和表扬。第二个月,阿B继续努力,可是在月底清点时,却发现有一个批次的物品与实际数量不符,他把这个月的所有入库出库单仔细核对之后发现,原来在一次出库的时候自己记错了一个数字。虽然这个误差不大,而且最终也通过协调避免了公司的损失,主管也只是口头对他进行了一次批评,并没有对他进行实质性的惩罚,可阿B却又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又打起了退堂鼓。 就在阿B犹犹豫豫、心里忐忑的时候,一次部门会议彻底把他击垮。公司的仓储部每个季度都会召开一次本部门总结大会,除对工作进行季度总结之外,还会评出季度先进员工予以表彰,同时对工作中出现的一些不良状况也会提出建议和批评。阿B工作的第二个月月底正好赶上了部门的季度总结大会。会上部门经理对新晋员工进行了一次集体训话,尤其针对工作不认真、不负责的情况提出了重点警告。其实经理并没有针对某一个人,更不是针对阿B,即使是老员工也难免不会出现一些失误和差错,更何况是经验还尚浅的新员工。经理这样说,只不过是想给大家提个醒,算是一种忠告。可在阿B看来,经理就是在针对他,他心里想:“我在经理那里已经‘挂上号’了,以后即使工作不出差错,看来也很难得到他的赏识了。”思来想去之后,阿B再次辞职。经理给他的评价是:“工作中遇到困难,不想着怎么解决,只会逃之夭夭,这样下去,这辈子很可能都会一事无成。” 就这样,阿B不得不重新思考自己到底适合哪一种工作,也不得不重新踏入了找工作的大部队,开始对工作进行“海底捞”。 放眼望去,这个社会上似乎充斥着千千万万个表面上看可以征服世界,而实际上遇到困难不是跌倒就是落跑的“阿B”。“阿B们”大多拥有一个不高也不低的学历,一副诚信可靠的模样,一腔对工作、对社会的热情。可实际上,他们的心理承受能力跟外表却是成反比的,一点小小的困难,就可能让他们全线崩溃。 就拿阿B的这三次工作经历来说,第一份工作,如果他不是那么早就放弃,再坚持一下、再努力一下,说不定很快就会有业绩。第二份工作,主管对工作要求严格这很正常,因为工作失误返工、加班、罚款也是现代企业管理中常见的方法,如果因为这个原因就打退堂鼓,那无论到哪家公司都很难做长久。另外,如果对主管的管理方式有不同意见,正确的做法是与之进行有效的沟通,而不是一个人背地里生闷气,或者自怨自艾。至于第三份工作,他放弃的就更让人很无语了。即使是工作经验丰富的老员工,也不敢保证自己一点错误也不会犯,像阿B这样的新员工犯些错误当然更是可以被理解的,只要不一犯再犯就行。而且,在工作中出错的过程也是积累工作经验的过程,加上旁边有过来人指点、教导,那就更是难得的好机会了,谁知阿B却把这当成了自己怎么也迈不过去的一道坎,慌慌张张就败下阵来。 归根结底,“阿B们”的认输和逃跑是因为他们的内心不够强大,对失败、对挫折没有做好足够的心理准备,不知道该如何面对,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如果继续下去,他们担心更大的失败和挫折会在前面等着自己,那样他们心里的挫败感会更严重,也担心会成为别人眼中更大的笑柄。所以,只有选择逃避。 可是,他们却没有想过,轻易认输和经常逃避难道就不会被别人看不起,被别人笑话了吗?P2-6 序言 这本书是书友徐腾在付梓之前拿给我的,她希望我能读一读,然后给出一些建议和意见。在阅读之前,我对这本书的想象大多停留在一般的心理励志类图书的层面上:公式化的语言,随手拈来的案例,教条式的说教……可是翻开这本书的第一页,我就知道自己错了,此前我曾设想的那些统统没有出现,呈现在眼前的是一个形象生动、贴近生活的故事。接下来,我只用了两个晚上就把这本书通读了一遍。然后,又找出其中写得比较精彩的部分反复读了又读,一会儿笑出了眼泪,一会儿又掩卷深思,感叹连连,整个情绪完全沉浸其中。 在阅读之前,我怎么也没想到,这样一本原本并不在我阅读范围之内的心理励志书竟然如此猛烈地唤醒了我的阅读神经。 全文通篇以一个名叫阿B的年轻人的经历为主线,生动描写了他从上大学一直到工作这十来年生活中的一个个片断。虽然在这些故事中,似乎从头至尾讲述的都是阿B那些有点不堪回首的过往:因为害怕困难而临阵逃脱,因为内心浮躁而幻想一夜暴富,因为自卑而否定自己,因为不能坚持而一事无成,因为太在意别人的眼光而畏首畏尾,因为不懂放下而徒增烦恼,因为不懂原谅而变成“魔鬼”……但是,它们却深深地触动了我,引发了我内心的许多共鸣。或许有人会不理解,现代人讲求的都是成功之道,阿B的故事基本上都是跟成功相悖离的东西,又怎么会引发别人的共鸣呢?其实这个道理很简单,因为在阿B身上可以折射出许多现代人心理上存在的一些负面情绪,比如,自卑、懦弱、固执、虚荣、贪婪、软弱、自欺欺人、缺失责任心……看他的故事,许多人都可以从中找到自己的影子,然后会跟着一起笑、一起愁、一起感叹,共鸣由此产生。而当共鸣产生之后,随之而来的便是反思,反思之后便是开晤。 另外,这本书让我更欣喜的是文中生动幽默的文字风格和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故事。生动幽默的文字,让人读起来很轻松,就像是在读自己写的东西,自然而流畅,一点也不费力;而贴近生活、有血有肉的故事更是吸引人的眼球,让你读了开头,便想一气呵成地读下去,直到看到故事最终的结局。 我有时甚至在想,20世纪读阿Q,21世纪就要读阿B。阿B也许没有阿Q更具文学性,但他的心理和性格却是融入我们每一个人血液中的,与我们贴得更近,读他就像读我们自己,也像在读我们身边的很多人。 读阿B时有少年时读李逵的那种快感,他可以让年轻人看到自己的真实投像,也可以让成年人看到从前的愚顽自我。 那么,阿B到底是怎么翻身的呢?原因其实并不复杂,因为他彻底思考了自己,而他的思考也成就了这本书。掩卷深思,这本书写出了一个年轻人的众多窘态、众多糗事,而也正是对这些不堪回首的经历进行了彻底反思,才成就了今日的阿B。 当然,文中有一些理论上的解说和阐述,但让人丝毫感觉不出说教的意味,就像自然而然地从故事中衍生出来的一样,让人很容易接受。 我不敢说这绝对是一本好书,可以得到所有读者的认可,但我至少可以肯定一件事,那就是它真的触动了我,让我有了读下去的渴望,并且能够在读过之后有所反思。 原本书友是想让我提出一些建议的,可不知不觉中我却写出了这么多褒奖之词。不过,有时候褒奖其实也是一种建议,建议作者再接再厉,建议读者可以一起来分享。 后记 这一年的秋天,阿B屈指一算,大学毕业已经整整12年了。这12年当中,同学们曾聚会了3次,但每一次人都没到齐过。最少的一次,全班41个人只来了28个,没来的人中有的因为移民了赶不回来,有的工作比较忙,有的彻底联系不上了。人来的最多的一次是4年前的第三次聚会,那一次正赶上班主任老师的60大寿。 如今一转眼,又过去了4年。12,对于许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数字。看来,同学们又有理由好好再聚一次了。这一次,阿B不想再被动受邀,而是决定成为聚会的策划者、组织者和实施者,而且他决心在这一次把全班41名同学全部召集到一起。 看到阿B此举,或许你会产生质疑:把全班同学全部召集到一起,这在过去的12年里可是从没有人办到过的事情,阿B?他不是混得很惨吗,生活不如意,工作不顺利,感情也很失败,他有这个能力吗?如果你是这样想的,只能说你OUT了,这些都是老黄历了,如今的阿B早已经洗新革面,重新做入了。 走过了那么长一段“不堪回首路”,经历了林林种种的失意和挫折,已过而立之年的阿B不再那么浮躁,他开始静下心仔细思考自己的人生和未来。一切的不如意都是从工作的不顺利开始的,一个没有事业的男人,到任何时候都不算是成功的,所以,阿B决定从源头开始改变。上司很难搞吗?那么服从他、尊敬他,而不是再想着“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同事很阴险吗?那么躲着他、防着他,而不是再想着“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工作很卑微、很辛苦吗?那么脚踏实地、忠于职守、勤勤恳恳地对待它,而不是再想着“我是干大事业的人,怎么能在这种小地方受苦”……丢掉以往那些错误的心态,让内心充满积极向上的正能量,这样才能在职场中获得一席之地,才能有机会大展拳脚,从而实现自己的抱负。 转变后的阿B开始一点点朝着自己设想的方向迈进,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的努力终于获得了回报。如今,阿B在现在这家跨国公司已经整整工作了5年,3年前,他成了公司核心部门的经理,2年前,升任部门总监,1年前更是在总公司董事会的提名下成为了公司中华区的CEO。 这5年来在工作上一步一个脚印地踏实前进,阿B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也越来越清楚地知道,是内心的正能量带给了他无限的动力。所以,在重新考虑感情和生活态度的问题时,他也开始一点点改正原来的不良心态,不再自卑,不再偏激,不再胆怯,而是充满自信地、微笑地、宽容地去看待生活中的人和事。于是,水到渠成的感情到来了,平静舒心的生活到来了。就这样,阿B彻底甩掉了原来那个内心弱小的自己。 组织同学聚会这事儿说起来简单,但实施起来却非常的烦琐,而且存在着许多困难。其中最难的就是跟分散在天南海北、国内国外的同学取得联系,然后说服他们安排好手头的工作来共同赴这个约。这时候,阿B想到了跟自己一个宿舍的那班好兄弟:大胖、英俊、兵子、小刚和毛头。以往的几次同学聚会,他们都是最积极的那拨人,而且也曾参与过策划和组织活动,所以找他们来帮忙最好不过了。 同学聚会,这可是大事儿,也是好事儿,大胖他们当然愿意参与其中,所以在接到阿B的电话后纷纷表示会尽己所能,配合他做好联系同学的工作。 经过兄弟几个的共同努力,一个星期之后,除了移民到加拿大的班花小夏以外,班里的其他三十几位同学都联系上了,而且在他们的说服下同学们都表示,愿意安排出时间来参加这次聚会。这天晚上,阿B把兄弟们召集到一起,共同研究聚会的时间、地点以及流程、娱乐项目等细节问题。 “小夏怎么办?一直没联系上她。”大胖说。 “问过徐腾吗,小夏移民之后不是一直跟她有联系吗,她应该知道小夏的消息。”阿B说。 “问过了。可徐腾说,刚移民那几年,小夏还一直跟她和班里的其他几个同学有联系,但差不多两年半之前,她们之间的联系基本就断了。在这期间,徐腾曾给她打过电话,可电话已经成了空号,也在网上给她留过言,可她也一直没回复。”兵子说。 “如果连徐腾都联系上不她,那更不用说其他同学了,看来,班花这次又要缺席了。”小刚有些遗憾地说。 “那太可惜了,毕业这么多年,同学聚会她一次也没来过,只是上次班主任60大寿时发来了一段视频。这一次,好不容易大家都聚齐了,可是却少了她一个。”英俊也觉得有些惋惜。 “对了,小刚,你不是有一个发小儿在加拿大吗,能不能托他帮着联系一下啊?”毛头突然想起了这件事儿。 “别提了,我那发小儿去年的时候就回国创业了,派不上用场了。要我说,还是算了吧,咱们也已经尽力了。”小刚说。 “不行,说好了这次一定要全班一个不落的聚在一起,说到就要做到。移民到非洲的同学都被咱们联系上了,所以不能放弃。你们放心,这事儿交给我,我有信心,一定会找到小夏。”作为这次聚会的策划者、组织者,阿B始终坚持一点:一个都不能少。 接下来,阿B便开始利用各种关系打听小夏的消息。阿B公司的老板正好是加拿大人,公司里许多中高层管理者也是加拿大人,财务总监麦克就是其中之一。麦克跟阿B私交不错,家住在多伦多,而多伦多正是小夏最初移民的城市。就这样,通过麦克的帮助,阿B与多伦多当地的驻华机构取得了联系。果然,从那里找到了小夏的相关信息,不过,资料上显示,早在两年多以前,小夏就已经搬离多伦多。虽然不知道她的明确去向,但加拿大的华人聚居城市只有那么几个,所以目标范围比较小,应该很快可以找到。接下来,阿B又开始发动其他一些来自加拿大的同事,让他们帮助自己与当地的驻华机构取得联系。一个多星期的时间,加拿大的华人聚居城市都被阿B“扫荡”了一遍,可仍然没有小夏的消息。这时候有一个同事建议他跟加拿大的出入境管理局联系一下,因为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小夏很可能已经回国了。 之前,阿B压根没想到小夏可能回国这一点,所以一直把精力都放在加拿大方面,同事的这个建议让他如梦方醒。于是他立即通过麦克与加拿大的驻华大使馆、出入境管理局等相关部门取得了联系。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打听到了小夏的消息,正如同事所预料的那样,小夏果然在两年半以前就已经回到了国内,不过具体定居在国内哪个城市资料上却没有明确显示。 从加拿大到中国,起码地理上的位置已经缩短了许多,所以阿B的信心更足了,他觉得一定可以找到小夏。可是,茫茫人海,该从哪里找起呢?阿B找来大胖他们几个一起商量,毛头的一句话给大家指明了方向:先从小夏的老家开始找起。大家一听觉得十分有理,对啊,一个人在国外待了那么多年,回到国内一定会和家人取得联系,而且还很有可能回到家乡发展。这个任务自然落到了毛头身上,因为他和小夏是老乡,虽然前几年他已经把父母从老家接到了现在的城市,但那里毕竟是老家,许多亲戚、朋友、同学都还有着联系。果然,只用了1天时间,毛头就带来了小夏的消息,小夏如今在北京一家全国连锁的外语教学机构工作。而她之所以在两年半之前跟同学们断了联系,是因为在她身上发生了一系列的变故:因为金融危机,丈夫的公司破产了;之后她又遭遇了一次严重的车祸,在床上躺了3个月;再之后,她决定回国发展,可她丈夫却不想回来,最终他们和平分手,然后她带着4岁的女儿回到国内。 得知已经找到小夏的这个消息,大家都非常激动,可是接下来他们不得不面对又一个难题:到底该不该联系她?很明显,因为自尊心,小夏是故意跟同学们断了联系的。所以,如果就这样贸然联系她,不知道会不会让她感到尴尬或者难堪。想来想去,大胖他们几个都决定放弃,可阿B却有着不同的看法:“你们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不过,你们可能忘记了一点,虽然小夏是个自尊心很强的人,但同时她也是一个开朗的人。我想,经过两年多的时间,过去的一些痛苦应该已经慢慢消散了,而从她目前工作的公司来看,她的工作也已经很稳定了。所以我觉得,应该联系她,这事儿就交给我吧。” 原来的一位同事正好在去年辞职后进入了小夏所在的那所外语教学机构工作,所以阿B通过他很快与小夏取得了联系。接到阿B的电话,小夏又惊又喜,她很高兴地表示,自己一定会参加这次的同学聚会。 就这样,在阿B的不懈努力下,9月底的一个周末,全班41名同学全部到齐了。阿B把聚会的地点安排在一个度假村里,吃住玩一条龙。聚会上,同学们畅所欲言,共同追忆起那段美好的青春岁月。 夜深了,大多数同学已经休息,可阿B和宿舍的几个兄弟,还有小夏、徐腾以及另外几个关系比较近的女生很显然还没尽兴,于是他们围坐在酒吧里,决定聊到天亮。 这时候,小夏第一次讲起了自己出国那几年的遭遇,从她轻描淡写的语气里大家可以感觉到,对那段不开心的过往她已经放下了,大家都替她感到高兴。小夏对大家都表示了感谢,尤其对阿B的感谢更多一层:“谢谢你阿B,要不是你的坚持,可能我就没有机会和同学们聚在一起了。”阿B笑着说,“你是班花啊,而且还是我暗恋的第一个女生,少了谁也不能少了你啊!”一句话把大家逗得哈哈大笑。“这么多年没见,你可比以前开朗多了,胆子也大了,能力也强了,把同学聚会组织得这么成功,真让人刮目相看啊。”小夏由衷地说。“是啊,我也觉得你的变化很大,尤其是这几年的变化尤为明显。我记得4年前聚会的那次,听许多同学说,你的工作、生活都挺不如意,没想到,几年工夫就已经翻天覆地了。”徐腾也对如今的阿B夸赞有加。“听说你爱人是外语学院的老师,女儿已经2岁了,这么看来,你不仅仅是事业有成,而且生活也很幸福啊!”另外一位女生在旁边附和着说。 “嗳嗳嗳,这里事业成功、生活幸福的可不止阿B一个男生,我们几个混得也不差啊,你们怎么把眼光都聚集在他一个人身上了,这太不公平了!”大胖在一旁调侃地说。 “是啊,你们女生可真健忘,只看到了如今他成功的一面,难道就忘了他之前的种种窘事了吗?毕业之后的事情因为联系少你们不知道可以撇开不谈,可上学时的事情难道你们都忘了吗?”毛头也在一旁插嘴说。 “对啊,那时候的阿B可真是让我们这几个跟他住在一个宿舍的兄弟没少遭罪呢!”小刚也在一旁煽风点火。 “上学时的事情因为年纪小、没阅历倒还情有可原,可你们知道毕业之后发生在他身上的一些事情吗,那才真是让人上火呢!”英俊也加入到了讨伐阿B的“阵营”当中。 “兄弟们,饶了我吧,我知道以前我做了太多错事,可现在我已经‘改邪归正’了,你们大人大量,就别再计较了。”阿B在一旁笑着说。可是大胖他们很显然并不买他的账,反而开始“变本加厉”地追溯他那段“不堪回首”的往事……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世界千变万化你要内心强大(阿B的不堪回首录)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徐腾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国纺织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6494403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1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95 |
出版时间 | 2013-01-01 |
首版时间 | 2013-01-01 |
印刷时间 | 2013-01-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心理-心理学百科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386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B848.4-49 |
丛书名 | |
印张 | 16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5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