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女英雄传》是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长篇小说。从汉军旗人家庭、八旗生计、衣食住行、日常礼俗、家庭用语、宗教信仰、文化性格及族群意识等方面解析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京旗官宦家庭中所蕴含的满文化。作者文康的思想倾向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的,但反应的现实困境是真实的。
图书 | 儿女英雄传(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
内容 | 编辑推荐 《儿女英雄传》是清朝八旗子弟文康所著的长篇小说,是一部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的长篇小说。从汉军旗人家庭、八旗生计、衣食住行、日常礼俗、家庭用语、宗教信仰、文化性格及族群意识等方面解析清代嘉庆、道光时期京旗官宦家庭中所蕴含的满文化。作者文康的思想倾向是与时代潮流相违背的,但反应的现实困境是真实的。 内容推荐 文康著的《儿女英雄传》主要描写的是旗人青年公子安骥同侠女何玉凤和张金凤的姻缘故事。清时康雍年间,“醇儒”安学海在垂老之年出任河工知县。因为性情耿直,不善于逢迎上司,为上司河台所奏参,革职拿问,带罪赔修。其子安骥闻讯筹金往救,途中被两骡夫骗至荒山,误投能仁寺,险遭凶僧杀害,幸亏立志为父报仇的侠女十三妹弹杀凶僧,始免于难。同时获救的有村女张金凤及其父母。十三妹做媒,将张金凤许配与安骥,并解囊赠金,借弓退寇,使安骥一行人平安到达淮安。此时安学海的案情,已为钦差查清,冤屈得以昭雪。但安学海经过这场宦海风波,弃官不做,以“还弓取砚”的线索找到了十三妹。得知十三妹乃友人之女何玉凤,因父亲被大将军纪献唐所害,遂偕母避祸,并立志报仇。但此时纪已获罪被处决。安学海由江湖豪侠邓九公引导,得以见到十三妹。十三妹见母亲病逝,仇人已死,决意出家。安学海晓以伦常大道,并与邓九公等人苦心计划,终于使何玉凤改变主意,嫁给安骥。安骥得父亲教诲及金玉二妻激励,锐意功名,先后以第六名中举,一甲三名探花及第,钦派山东观风整俗使。少年得志,二妻俱有孕,又得长姐儿为妾。以后,安骥“政声载道,位极人臣”,安学海也“寿登期颐,子贵孙荣”。 目录 缘起首回 开宗明义闲评儿女英雄 引古证今演说人情天理 第一回 隐西山闭门课骥子 捷南宫垂老占龙头 第二回 沐皇恩特授河工令 忤大宪冤陷县监牢 第三回 三千里孝子走风尘 一封书义仆托幼主 第四回 伤天害理预泄机谋 末路穷途幸逢侠女 第五回 小侠女重义更原情 怯书生避难翻遭祸 第六回 雷轰电掣弹毙凶僧 冷月昏灯刀歼余寇 第七回 探地穴辛勤怜弱女 摘鬼脸谈笑馘淫娃 第八回 十三妹故露尾藏头 一双人偏寻根觅究 第九回 怜同病解橐赠黄金 识良缘横刀联嘉偶 第十回 玩新词匆忙失宝砚 防暴客谆切付雕弓 第十一回 糊县官糊涂销巨案 安公子安稳上长淮 第十二回 安大令骨肉叙天伦 佟孺人姑媳祝侠女 第十三回 敦古谊集腋报师门 感旧情挂冠寻孤女 第十四回 红柳树空访褚壮士 青云堡巧遇华苍头 第十五回 酒合欢义结邓九公 话投机演说十三妹 第十六回 莽撞人低首求筹画 连环计深心作笔谈 第十七回 隐名姓巧扮作西宾 借雕弓设局赚侠女 第十八回 假西宾高谈纪府案 真孝女快慰两亲灵 第十九回 恩怨了了慷慨捐生 变幻重重从容救死 第二十回 何玉凤毁妆全孝道 安龙媒持服报恩情 第二十一回 回心向善买犊卖刀 隐语双关借弓留砚 第二十二回 晤双亲劳心惊噩梦 完大事矢志却尘缘 第二十三回 返故乡宛转依慈母 圆好事娇嗔试玉郎 第二十四回 认蒲团幻境拜亲祠 破冰斧正言传月老 第二十五回 何小姐证明守宫砂 安老翁讽诵《列女传》 第二十六回 灿舌如花立消侠气 慧心相印顿悟良缘 第二十七回 践前言助奁伸情谊 复故态怯嫁作娇痴 第二十八回 画堂花烛顷刻生春 宝砚雕弓完成大礼 第二十九回 证同心姊妹谈衷曲 酬素愿翁媪赴华筵 第三十回 开菊宴双美激新郎 聆兰言一心攻旧业 第三十一回 新娘子悄惊鼠窃魂 戆老翁醉索鱼鳞瓦 第三十二回 邓九公关心身后名 褚大娘得意离筵酒 第三十三回 申庭训喜克绍书香 话农功请同操家政 第三十四回 屏纨袴稳步试云程 破寂寥闲心谈月夜 第三十五回 何老人示棘闱异兆 安公子占桂苑先声 第三十六回 满路春风探花及第 一樽佳酿酾酒酬师 第三十七回 志过铭嫌隙成佳话 合欢酒婢子代夫人 第三十八回 小学士俨为天下师 老封翁蓦遇穷途客 第三十九回 包容量一诺义周贫 矍铄翁九秩双生子 第四十回 虚吃惊远奏《阳关曲》 真幸事稳抱小星裯 试读章节 第一回 隐西山闭门课骥子 捷南官垂老占龙头 《儿女英雄传》的大意都在“缘起首回”交代明白,不再重叙。这部书究竟传的是些什么事?一班什么人?出在那朝那代?列公压静,听说书的慢慢道来。 这部书近不说残唐五代,远不讲汉魏六朝,就是我朝大清康熙末年雍正初年的一桩公案。我们清朝的制度,不比前代:龙飞东海,建都燕京;万水朝宗,一统天下。就这座京城地面,聚会着天下无数的人才。真个是冠盖飞扬,车马辐辏!与国同休的,先数近支远派的宗室觉罗,再就是随龙进关的满州蒙古汉军八旗,内务府三旗,连上那十七省的文武大小汉官,何止千门万户!说不尽的“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这都不在话下。 如今单讲那正黄旗汉军有一家人家。这家姓安,是个汉军世族旧家。这位安老爷本是弟兄两个,大哥早年去世,止剩他一人,双名学海,表字水心,人都称他安二老爷。论他的祖上,也曾跟着太汗老佛爷征过高丽,平过察哈尔,仗着汗马功劳上头,挣了一个世职,进关以后,累代相传,京官外任都做过。到了这安二老爷身上,世职袭次完结,便靠着读书上进。所喜他天性高明,又肯留心学业,因此上见识广有,学问超群,二十岁上就进学中举。怎奈他“文齐福不至”,会试了几次,任凭是篇篇锦绣,字字珠玑,会不上一名进士,到了四十岁开外,还依然是个老孝廉。孺人佟氏也是汉军世家的一位闺秀,性情贤慧,相貌端庄,针黹女工不用讲,就那操持家务,支应门庭,真算得起安老爷的一位贤内助。只是他家人丁不旺,安老爷夫妻二位子息又迟,孺人以前生过几胎都不曾存下,直到三十以后才得了一位公子。 这公子生得天庭饱满,地格方圆,伶俐聪明,粉妆玉琢,安老爷、佟孺人十分疼爱。因他生得白净,乳名儿就叫作玉格,单名一个骥字,表字千里,别号龙媒,也不过望他将来如“天马云龙,高飞远到”的意思。小的时候,关煞花苗都过,交了五岁,安老爷就叫他认字号儿,写顺朱儿;十三岁上就把《四书》《五经》念完,开笔作文章作诗都粗粗的通顺。安老爷自是喜欢。过了两年,正逢科考,就给他送了名字。接着院考,竟中了个本旗批首。安老爷、安太太的喜欢自不必说,连日忙着叫他去拜老师,会同案,谒官拜客。诸事已毕,就埋头作起举业的工夫来。 那时候公子的身量也渐渐的长成,出落得目秀眉清,温文儒雅;只因养活得尊贵,还是乳母丫鬟围随着服侍;慢说外头的戏馆饭庄东西两庙不肯教他混跑,就连自己的大门也从不曾无故的出去站站望望;偶然到亲戚一家儿走走,也是里头嬷嬷妈、外头嬷嬷爹的跟着,因此上把个小爷养活得十分腼腆:听见人说句外话,他都不懂;再见人举动野调些,言谈粗鲁些,他便有气,说是下流没出息;就连见个外来的生眼些的妇女,也就会臊的小脸儿通红,竟比个女孩儿来得还尊重。 那安老爷家的日子虽比不得在先老辈手里的宽裕,也还有祖遗的几处房庄,几户家人。虽然安老爷不善经理家计,仗着这位太太的操持,也还可以勉强安稳度日。他家的旧宅子本在后门、东不压桥地方,原是祖上蒙恩赏的赐第,内外也有百十间房子;自从安老爷的老太爷手里因晚年好静,更兼家里人口稀少,住不了许多房间,又不肯轻弃祖业,倒把房子让给远房几家族人来住,留了两户家人随同看守,为的是房子既不空落,那些穷苦本家人等也得省些房租,他自家却搬到坟园上去居住。 他家这坟园又与别家不同,就在靠近西山一带。这地方叫作双凤村。相传说,从前有人见两只彩凤落在这地方山头上,百鸟围随,因此上得了这个村名。 这地原是安家的老圈地,到了安老爷的老太爷手里就在这地里踹了一块吉地,作了坟园,盖了阴阳两宅;又在东南上盖了一座小小庄子,虽然算不得大园庭,那亭台楼阁,树木山石,却也点缀结构得幽雅不俗。附近又有几座名山大刹。围着庄子都是自己的田园,佃户承种交租。 那安老爷的老太爷临终遗言曾嘱咐安老爷说:“我平生在此养静,一片心神都在这个地方;将来我百年以后,不但坟园立在这里,连祠堂也要立在这里。一则,我们的宗祠里本来没有地方了;二则,这园子北面,土山以后,界墙以前,正有一块空地,你就在这地方正中给我盖起三间小小祠堂,立主供奉。你们既可以就近照应,便是将来的子孙,有命作官固好;不然,守着这点地方,也还可以耕种读书,不至冻饿。”后来安老爷便谨遵父命一一的照办。此是前话不提。 传到安老爷手里,这位老爷天性本就恬淡,更兼功名蹭蹬,未免有些意懒心灰,就守定了这座庄园,课子读书,自己也理理旧业;又有几家亲友子弟,因他的学问高深,都送文章请他批评改正,一天却也没些空闲;偶然闲来,不过饮酒看花,消遣岁月,等闲不肯进城。安太太又是个勤俭当家的人,每日带了仆妇侍婢料理针线,调停米盐。公子更是早晚用功,指望一举成名,不干外事。外头只有几个老成家人支应门户。又有公子的一个嬷嬷爹,这人姓华,名忠,年纪五十岁光景,一生耿直,赤胆忠心,不但在公子身上十分尽心,就连安老爷的一应大小家事,但是交给他的,他无不尽心竭力,一草一木都不肯糟踏,真算得“奶公子里的一个圣人”;因此,老爷、太太格外加恩待他,不肯当一个寻常奶公子看待。这安老爷家通共算起来,内外上下也有三二十口人,虽然算不得簪缨门第,钟鼎人家,却倒过得亲亲热热,安安静静,与人无患,与世无争,也算得个人生乐境了。 P7-9 序言 在清代中后期,中国通俗小说的创作出现了一个新的流派——儿女英雄小说。其代表作,就是《儿女英雄传》。 《儿女英雄传》初名《金玉缘》,又名《日下新书》、《正法眼藏五十三参》。作者燕北闲人,原名文康。 文康,清代小说家。姓费莫氏,字铁仙,一字悔庵,号燕北闲人,满族镶红旗人。道光初年至光绪初年在世,生卒年不详。其祖父是大学士勒保,曾任过理藩院郎中、徽州知府,后被任命为驻藏大臣,因病未能赴任。勒保出身显贵,早年家世盛极一时;晚年诸子不肖,家道中落,以至于家中物品变卖殆尽。文康当时独居一室,仅有笔墨相伴,有感于世运变迁、人情反复,便以警教式的理想化的笔触,撰写完成了长篇白话小说《儿女英雄传》。作品宣扬了旨在维护封建社会腐朽制度的道德风范,明确显现出作者的阶级局限性。然而作品亦有可取之处,它反映了当时社会的某些丑恶现实,揭露了封建官场政治的黑暗,展示出晚清时代科举、礼仪及市井民俗等诸多方面的真实情状,描绘了若干满族生活的特有场景。作品娴熟地运用北京口语,并且采用评话形式,绘声状物,生动感人,遂能广泛流传于世。 《儿女英雄传》主要描写的是旗人青年公子安骥同侠女何玉凤和张金凤的姻缘故事。清时康雍年间,“醇儒”安学海在垂老之年出任河工知县。因为性情耿直,不善于逢迎上司,为上司河台所奏参,革职拿问,带罪赔修。其子安骥闻讯筹金往救,途中被两骡夫骗至荒山,误投能仁寺,险遭凶僧杀害,幸亏立志为父报仇的侠女十三妹弹杀凶僧,始免于难。同时获救的有村女张金凤及其父母。十三妹做媒,将张金凤许配与安骥,并解囊赠金,借弓退寇,使安骥一行人平安到达淮安。此时安学海的案情,已为钦差查清,冤屈得以昭雪。但安学海经过这场宦海风波,弃官不做,以“还弓取砚”的线索找到了十三妹。得知十三妹乃友人之女何玉凤,因父亲被大将军纪献唐所害,遂偕母避祸,并立志报仇。但此时纪已获罪被处决。安学海由江湖豪侠邓九公引导,得以见到十三妹。十三妹见母亲病逝,仇人已死,决意出家。安学海晓以伦常大道,并与邓九公等人苦心计划,终于使何玉凤改变主意,嫁给安骥。安骥得父亲教诲及金玉二妻激励,锐意功名,先后以第六名中举,一甲三名探花及第,钦派山东观风整俗使。少年得志,二妻俱有孕,又得长姐儿为妾。以后,安骥“政声载道,位极人臣”,安学海也“寿登期颐,子贵孙荣”。 小说熔侠义与言情于一炉,情节丰富曲折,起伏跌荡,环环相扣,悬念极强,铺垫、伏笔极妙;人物性格鲜活跳脱,极有光彩;结构严谨缜密,完整系统;语言清新流畅,幽默通俗。具有强烈的艺术魅力,在民间广为流传。 《儿女英雄传》属于拟话本,就是以评话的形式展开线索,铺叙故事,犹如面对读者娓娓而谈,显得亲切自然、生动活泼。 此外这部小说在艺术上的最大成就在于语言的运用。作者运用北京方言来写作,并加进了大量的方言土语。那些轻松活泼、风趣幽默的俏皮话,常常令读者忘却了其创作思想的迂庸肤浅,而陶醉于精彩语言所带来的愉陕之中了。小说中人物的谈话,写得更是出色。文康一定是仔细揣摩过生活中各色人物的口气、姿态以及心理活动,所以写出来的对话是人有其声,声有其态,用“传神”二字来形容,真是最恰当不过。 作者的书面语准确、生动、通俗、流畅,富于表现性,更令人称绝的是全书采用漂亮的北京口语,生动活泼,极富特色,胡适先生曾将它与《红楼梦》相提并论,声称“前有《红楼梦》,后有《儿女英雄传》,都是绝好的记录,都是绝好的京语教科书。” 本书编排严谨,校点精当,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欣赏价值。此外本套名著版式新颖,设计考究,双色印刷,装帧精美,除供广大读者阅读欣赏外,更具有极高的研究、收藏价值。 编者 2011年9月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儿女英雄传(图文精释版)(精)/中华传统文化经典文库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清)文康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文化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3501062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552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4-12-01 |
首版时间 | 2014-12-01 |
印刷时间 | 2015-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0.998 |
CIP核字 | 2013139572 |
中图分类号 | I242.4 |
丛书名 | |
印张 | 35 |
印次 | 2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48 |
宽 | 186 |
高 | 34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单册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