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着名作家,也是继张说之後主持风雅的文坛盟主,他在唐代文学史上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熊飞先生是唐代文史专家,长年从事唐代文史研究,尤其致力於文献考证,积久功深,多所创获。这部《张九龄集校注》是他潜心研究、厚积薄发的成果,也是深入研究张九龄的心得结晶。
《张九龄集校注》是张九龄文集的首次完整整理本,注者参酌近二十种善本,校定文字,并利用自己多年研治唐代文史的功力,释疑解义,详予笺注,对推动唐代文史研究颇有裨益。
图书 | 张九龄集校注(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内容 | 内容推荐 张九龄是盛唐前期的着名作家,也是继张说之後主持风雅的文坛盟主,他在唐代文学史上地位之重要是不言而喻的。 熊飞先生是唐代文史专家,长年从事唐代文史研究,尤其致力於文献考证,积久功深,多所创获。这部《张九龄集校注》是他潜心研究、厚积薄发的成果,也是深入研究张九龄的心得结晶。 《张九龄集校注》是张九龄文集的首次完整整理本,注者参酌近二十种善本,校定文字,并利用自己多年研治唐代文史的功力,释疑解义,详予笺注,对推动唐代文史研究颇有裨益。 目录 序 前言 凡例 卷一 奉和圣制南郊礼毕酺宴 奉和圣制早渡蒲津关 奉和圣制幸晋阳宫 奉和圣制同二相南出雀鼠谷 奉和圣制次成皋先圣擒建德之所 奉和圣制过王濬墓 奉和圣制经孔子旧宅 奉和圣制经河上公庙 奉和圣制赐诸州刺史以题座右 奉和圣制瑞雪篇 杂言 奉和圣制早发三乡山行 七言 奉和圣制温泉歌 杂言 奉和圣制烛龙斋祭 四言 奉和圣制喜雨 四言 奉和圣制送十道采访使及朝集使 奉和圣制次琼岳顿 奉和圣制送李尚书入蜀 奉和圣制初出洛城 奉和圣制谒(玄》元皇帝庙斋 南郊文武出入舒和之乐 四言乐章 奉和圣制龙池篇 南郊太尉酌献武舞作凯安之乐 乐章 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奉和圣制途经华山 卷二 卷三 卷四 卷五 卷六 卷七 卷八 卷九 卷十 卷十一 卷十二 卷十三 卷十四 卷十五 卷十六 卷十七 卷十八 卷十九 卷二十 附录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篇目索引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张九龄集校注(上中下)/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唐)张九龄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中华书局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1061352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163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850 |
出版时间 | 2008-11-01 |
首版时间 | 2008-11-01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092 |
CIP核字 | 2008058752 |
中图分类号 | I214.242 |
丛书名 | |
印张 | 39 |
印次 | 4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03 |
宽 | 140 |
高 | 49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7100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