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
内容
内容推荐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是由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组织编辑的公民教育学术辑刊。本刊共由基本理论、之间探索、他山之石、调查报告和研究资讯五部分组成。部分为“基本理论”,由《当动态社会成为常态——当代伦理与教育的“阿伦特困境”及其出路》《培养君子公民》《公民教育的审美之维》《生态公民的内涵及其培育》五篇文章组成,对公民的含义、公民教育等基本理论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等进行了理论阐述。第二部分为“实践探索”,由《正义感与公民德性的培育》《从“孤立人”到“公共人”——论道德教育如何引导公共品格的建构》《个体化时代的青年政治参与:困境与出路》《生活共同体与公民德性养成》四篇文章组成,重点介绍了在个体划时代公民德性的养成与培育、公共品格的构建、生活共同体下的青年政治参与的途径等。第三部分为“他山之石”,由《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反思》《现代公民教育的自然性基础——以爱弥儿作为教育样板》两篇文章组成,本部分主要是介绍了西方有关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和对卢梭《爱弥儿》著作中主人公——爱弥儿成长经历的剖析。第五部分为“调查报告”,由《中学生公民德性状况调查报告》一篇文章构成,是本书的重点。第五部分为“研究资讯”,主要是对“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15周年庆暨《中国公民教育评论》出版座谈会”的情况做了简要介绍。
作者简介
檀传宝,教育学博士,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研究生导师;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学分会德育学术委员会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为德育原理、教师伦理学、教育基本理论、美育理论等,主持承担过多项国家重大、重点项目以及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等靠前项目的研究。目前,已发表学术论文、学术评论等200余篇,出版个人专著10余部,主编、合著有书籍多部。
目录
基本理论
当动态社会成为常态
——当代伦理与教育的阿伦特困境及其出路 檀传宝/3
重申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的价值立场 杜时忠/9
培养君子公民 王啸 黄上芳/19
公民教育的审美之维 郑富兴/30
生态公民的内涵及其培育 曾妮 班建武/42
实践探索
正义感与公民德性的培育 程红艳 孙永敏 卢丽洁/55
从“孤立人”到“公共人”
——论道德教育如何引导公共品格的建构 叶飞/64
个体化时代的青年政治参与:困境与出路 刘争先/73
生活共同体与公民德性养成 寇东亮/85
他山之石
西方公民德性教育思想的历史演变与反思 张鲁宁/99
现代公民教育的自然性基础
——以爱弥儿作为教育样板 胡君进/107
调查报告
中学生公民德性状况调查报告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125
中学生政治德性状况调查报告/131
中学生经济德性状况调查报告/181
中学生社会德性状况调查报告/223
研究资讯
修齐治平 日新又新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15周年庆暨《中国公民教育评论》出版座谈会成功召开/295
历史的锋刃残酷而宽容
——北京师范大学公民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15周年庆暨《中国公民教育评论》出版座谈会祝词 檀传宝/297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中国公民教育评论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檀传宝主编
译者
编者 檀传宝
绘者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164757
开本 16开
页数 298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13000
出版时间 2020-1
首版时间 2020-06-01
印刷时间 2020-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教育考试-考试-其它考试
图书小类
重量 458
CIP核字 2020054587
中图分类号 D648.3
丛书名
印张 19.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37
165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9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4:0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