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宋本"伤寒论"全释 |
| 内容 | 内容推荐 《伤寒论》是中医四大经典之一,历来是中医教育的核心,有着很强的理论指导及临床应用价值,对于帮助学生提高辨证论治综合运用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由刘渡舟教授和钱超尘教授领衔编撰的《伤寒论校注》,以明?赵开美复刻宋本《伤寒论》为蓝本,对宋本《伤寒论》进行了逐条校勘、考证,由人民卫生出版社于1991年出版,并于2013年再版,被视为当今《伤寒论》的很好版本,深受广大读者喜爱。然此书研究的重点在于考察版本、校勘文字、训注疑难、阐发奥义,并未逐条对原文展开释义,使初学者难以全面领会其内涵。自金?成无己开《伤寒论》注释之先河,至今870余年,历代医家对《伤寒论》进行阐释、注释者多,然多限于中十篇内容,对前四篇和后八篇注释者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读者对《伤寒论》的全面研读和理解。本书以刘渡舟、钱超尘主编的《伤寒论校注》为蓝本,并吸纳近年来相关研究成果,对宋本《伤寒论》十卷22篇808条原文,逐条进行校注、释义。本书的编写以内容详尽,通俗易懂为宗旨,既可供初学者阅读,亦可供深造者参考。 目录 伤寒论卷 辨脉法(1~37条) 平脉法第二(38~82条) 伤寒论卷第二 伤寒例第三(83-108条) 辨痉湿暍脉证第四(109~122条)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上第五(1-30条) 伤寒论卷第三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中第六(31~127条) 伤寒论卷第四 辨太阳病脉证并治下第七(128-178条) 伤寒论卷第五 辨阳明病脉证并治第八(179~262条) 辨少阳病脉证并治第九(263~272条) 伤寒论卷第六 辨太阴病脉证并治第十(273~280条) 辨少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一(281~325条) 辨厥阴病脉证并治第十二(326-381条) 伤寒论卷第七 辨霍乱病脉证并治第十三(382-391条) ……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宋本"伤寒论"全释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宇航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人民卫生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17295741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60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409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4-01 |
| 首版时间 | 2020-04-01 |
| 印刷时间 | 2020-04-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科学技术-医学-基础医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R222.22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