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城市群发展新态势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郁鸿胜,上海社会科学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原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靠前经济交流中心上海分中心秘书长、上海市人口学会副会长。主持承担重量重大、重点课题,国家有关部委办、上海市政府等重大课题数10余项,出版专著数10余本,在《求是》等各类刊物发表文童300余篇。 目录 总序(周振华) 前言 章 上海都市圈发展新态势 节 上海都市圈历史沿革与基本情况 第二节 上海都市圈规划布局与存在问题 第三节 上海都市圈发展态势与路径 第二章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新态势 节 长三角城市群空间演变与规划布局 第二节 长三角城市群发展态势与路径 第三节 长三角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总体设想 第三章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新态势 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历史沿革与规划布局 第二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态势与路径 第三节 长江经济带城市群发展任务与对策 第四章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贯通发展新态势 节“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在我国的总体战略布局 第二节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贯通发展思路 第三节 “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贯通发展对策任务 附录 世界都市圈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一、东京都市圈 二、伦敦都市圈 三、纽约都市圈 四、巴黎大都市圈 参考文献 内容推荐 本书系长三角一体化主题出版工程系列丛书(丛书总主编周振华,首届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现任上海市经济学会会长、上海优选城市研究院院长)之一。 作为新型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城市群是支撑全国经济增长、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参与靠前竞争合作的重要平台。本书以城市群为研究对象,从上海都市圈、长三角城市群、长江经济带城市群以及“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贯通发展四个层次透视中国城市群发展新态势,期望为我国城市群发展提供一定借鉴与参考。本书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 部分从都市圈入手,研究上海都市圈发展脉络和新趋势,并分析其对所处城市群的辐射带动效应; 第二部分为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态势研究,以经济具活力、开放程度高、人口为密集的城市群为例,分析城市群发展新态势,同时探讨长三角城市群融入长江经济带的思路与路径; 第三部分为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研究,重点分析长三角城市群、长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黔中城市群和滇中城市群等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的协调发展现状与态势; 很后一部分突破城市群范围,将“一带一路”这一区域发展倡议与长江经济带城市群相联系,分析城市群发展与重大区域战略间的互动关系,提出通过“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贯通发展,促进我国区域发展布局向纵横交错的网络化、全覆盖转变,使城市群在我国区域协调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城市群发展新态势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郁鸿胜,宗传宏,周振华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东方出版中心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731647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42页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180000 |
出版时间 | 2020-08-01 |
首版时间 | 2020-08-01 |
印刷时间 | 2020-08-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F299.21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
宽 | |
高 | 24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