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史铁生说/写作之夜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史铁生是作家,也是哲学家。残疾让他的身体困于轮椅,却让他的思想自由飞翔。鉴于此,选编、摘录他的语录格言,皆因每个人从生到死面临同样的终极困境。其中的只言片语,句句精彩,启迪心智。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摘录史铁生语录为主旨的《史铁生说》一书,即为“写作之夜”丛书第二本。分为残疾、情爱、世事、人性、困境、思想、信仰、写作、生命、死亡等小辑,呈现了史铁生30多年的300多万字作品中的思想精髓。

内容推荐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主编的《史铁生说》为已故作家史铁生作品中精选出来的语录集合,选编内容受到史铁生夫人陈希米独家授权。史铁生是作家,也是哲学家,残疾让他的身体困于轮椅,却让他的思想自由飞驰。

选编摘录他的语录格言,皆顺其每个人从生到死面临的最基本的疑惑和困境,只言片语,说不上解惑,但却句句精彩,点拨心魂,启迪慧根。此外,我们还选编了一些史铁生思考的探索性主题,以便读者从中感受史铁生独特的思想视角,这些对于我们面临的人生疑虑和生命困惑的追问,虽然,作家最终没有找到结论,或追问不尽完整,但是,对开掘我们生命的宽度和广度以及深度极有启悟之意义。除了小说,史铁生著作中还有大量的散文,且诸多少散文充满哲思,我们以格言形式精摘出来,给读者最为直接、快捷的阅读导引。

《史铁生说》的出版,会引发读者对于“超越荒谬、超越困境、超越恐惧、超越功利、超越虚无、超越局限”的思考。

目录

总序 走向高贵命运

前言

残疾 在梦里我听见,灵魂像一只飞虻

情爱 久远的爱的盟约,未来的自由投奔

世事 每一个人都是一团不可预测的梦想

人性 今晚我想坐到天明

困境 灵魂能有普度之舟

思想 白昼的清晰是有限的,黑夜却是辽阔无边

信仰 众生的脚步轮回不止

写作 写,真是个办法,油然地通向着安静

生命 飞出来,创生它外面的问

死亡 我一直要活到我能够人死而观

试读章节

爱,永远是一种召唤,是一个问题。爱,是立于此岸的精神彼岸,从来不是以完成的状态消解此岸,而是以问题的方式驾临此岸。爱的问题存在与否,对于一个人、一个族、一个类,都是生死攸关,尤其是精神之生死的攸关。

《我与地坛》无答之问或无果之行

倘若言爱,就会有人问你“是不是太累”,要是仅仅发生性的操作呢?倒有种种春药似的目光或警句给你以鼓舞。

《我与地坛》外国及其他

台湾作家三毛说得对:爱如禅,不能说不能说,一说就错。那也是在一个童话的结尾处,上帝为我们能够永远地追寻着活下去,而设置的一个残酷却诱人的谜语。

《我与地坛》好运设计

假如不能被爱是一条黑暗的小路,燃着爱的心还可以照耀着你前行,但倘若全无所爱,便如那绵绵的秋雨,把你的生活打得僵冷。

《命若琴弦》绵绵的秋雨

爱情真与宗教精神相似,科学没法制造它,政治没法设计它,经济没法维持它。

《病隙碎笔>自言自语

在爱情的引导下,无论多么丰富多彩的性行为都是正当的、美妙的、高尚的。

《我与地坛》康复本义断想

为挚爱的夫妻提供任何利于性生活美满的指导和器具,都应该是必要的、人道的和理直气壮的。

《我与地坛》康复本义断想

生命的意义当然不只是爱情,但爱情无疑是生命的最美好的意义之一。

《我与地坛》康复本义断想

爱情不等于性、性也不等于爱情,但是世所公认:美好的爱情必须要有美满的性生活,而美满的性生活,当然必得是出于爱情。

《我与地坛》康复本义断想

再美好的理想,若一旦付诸实现便要倒塌,人们就会放弃对它的信任。

《收获》2012NO.1 给王安忆的信

爱情,作为理想自有干般妙境,而一人实际则难免疑难种种。  《收获》2012NO.1 给王安忆的信

爱情,真是妙,这是你个人的不容干涉的梦想,但其中又必要有一个他者,他者的必要恰说明对话的必要,否则爱情倒又是为哪般?

《我与地坛>私人大事排行榜

在爱情中正如在人世间,便是独自,也仍是对话的结果与继续。

《我与地坛》私人大事排行榜

爱情本来是一种心愿,不能到街上看看就说没有。而没有这份心愿的人也不会说它没有,他们觉得婚姻和性欲已经就是了。

《病隙碎笔》

“爱的奉献”这句话也不算很通顺。能够捐资,捐物,捐躯,可心愿是能够捐的吗?爱如果是你的心愿,爱已经使你受益,无论如何用不上大义凛然。

《病隙碎笔》

不管怎么说,给爱下定义是要惹上帝发笑的。不如先绕开它,换个角度,这样问:什么时候,你第一次感到了爱?或者是:什么样的时候,你感到了需要爱?

《病隙碎笔》

爱原就是自卑弃暗投明的时刻。自卑,或者在自卑的洞穴里步步深陷,或者转身,在爱的路途上迎候解放。

《病隙碎笔》

喜欢与爱的情感不同。爱的情感包括喜欢,包括爱护、尊敬和控制不住,除此之外还有最紧要的一项:敞开。互相敞开心魂,为爱所独具。

《病隙碎笔》

爱是一种心愿,不在街上和衣兜里,也不在储蓄所。睁着俩眼向外找,可以找到救济(包括性方面的救济),仅此而巳。

《病隙碎笔》

爱却艰难,心魂的敞开甚至危险。他人也许正是你的地狱,那儿有心灵的伤疤结成的铠甲,有防御的目光铸成的刀剑,有语言排布的迷宫,有笑靥掩蔽的陷阱。在那后面,当然,仍有孤独的心在战栗,仍有未熄的对沟通的渴盼。  《病隙碎笔》

爱情所以选中性作为表达,作为仪式,正是因为,性,以其极端的遮蔽状态和极端的敞开形式,符合了爱的要求。

《病隙碎笔》

性可以很方便地冒充爱情,正像满街假冒艺术的雕塑还少么?如果仪式之后没有内容,如果敞开的只是肉体,肌肤相依而心魂依然森严壁垒,那最多不过还是“喜欢”和“控制不住”。

《病隙碎笔》

性冷漠据说在蔓延,越是性解放的地方,性越是失去着激情。

《病隙碎笔》

爱之永恒的能量,在于人之间永恒的隔膜。爱之永远的激越,由于每一个“我”都是孤独。

《病隙碎笔》

爱是软弱的时刻,是求助于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于他者的施予,是求助于他者的参加。爱,即分割之下的残缺向他者呼吁完整,或者竟是,向地狱要求天堂。爱所以艰难,常常落入窘境。

《病隙碎笔》

“爱的奉献”这句话奇怪。左腿怎么能送给右腿一个完整呢?只能是两条腿一起完整。此地狱怎么能向彼地狱奉献一个天堂呢?地狱的相互敞开,才可能朝向天堂。

《病隙碎笔》

 性可以奉献,爱却不能。

《病隙碎笔》

爱就像语言,闻者不闻,言者还是哑巴。甘心于隔离地活着,惟爱和语言不需要。爱和语言意图一致——让智识走向心魂深处,让深处的孤独与惶然相互沟通,让冷漠的宇宙充满热情,让无限的神秘暴露无限的意义。

《病隙碎笔》

性在摆脱了繁殖的垄断之后,已经成长为一种语言,已经化身为心灵最重要的表达与祈告了。当然是表达爱愿。当然是祈告失散的心灵可以团圆。……你要爱就要像一个痴情的恋人那样去爱,像一个忘死的梦者那样去爱,视他人之疑目如盏盏鬼火,大胆去走你的夜路。

《病隙碎笔》

打破这禁闭的,能够揭穿这无形共谋的,是爱的祈告,是唤起生命的艺术灵感,是人之“诗意的栖居”。

《病隙碎笔》

有人说过:性,从繁殖走向娱乐,是一种进步。但那大约只是动物的进步,说明此一门类族群兴旺已不愁绝种。若其再从娱乐走向艺术,那才能算是人的进步吧。

《病隙碎笔》

性的艺术,更是以一种非凡的语言在倾诉,在表达,在祈祷心灵深处的美景。或者,其实是这美景之非凡,使凡俗的肉身禀领了神采。

《病隙碎笔》

你有限的身形,和你破形而出的爱愿。你颤抖着,试着用你赤裸的身形去表达吧,那是一个雕塑家最纯正的材料,是诗人最本质的语言,是哲学最终的真理,是神的期待。

《病隙碎笔》

不要害怕羞耻,也别相信淫荡,爱的领域里压根儿就没它们的汤喝。任何奇诡的性的言辞,一旦成为爱的表达,那便是魔鬼归顺了上帝的时刻……谴责者是因为自己尘缘未断。

《病隙碎笔》

什么是纯洁?我们不因肉身而不洁。我们不因有情而不洁。我不相信无情者可以爱。

《病隙碎笔》

别想再用人类之爱、民族之爱或者祖国之爱一类的大词汇去湮灭通常所说的爱情。

《病隙碎笔》

如果个人的爱情可以被一个什么东西所贬低、所禁闭,那个东西就太可能无限地发育起来,终于有一天它什么事都敢干。

《病隙碎笔》

P17-21

序言

“写作之夜”丛书编委会

编选一部史铁生话语录,的确是一件相当困难的事情。

因为,在史铁生300多万字的作品中,流动着他30多年写作过程中不断升华的人生感悟和人性洞见,而这感悟和洞见是随着时间的脚步一点一点展开的,而每一个“后”点又都是在“前”点的基础上得以增高并最后升华。

人生的无数的“点”的绵延,组成了史铁生写作过程的伟岸和壮丽,他的情感和思绪正是在这绵延的路程里,使他既完成了他的写作,又用写作实证了自己人生目标的示范。如此,仅仅摘录出任何一个时期的某段话语,显然不能表达史铁生全部的思想轨迹和心魂路径,更难免会有断章取义之嫌,有时甚至会是管中窥豹。

另外的困难还来自于史铁生的文本表达。除了早期写作的一部分中短篇小说之外,史铁生写作后期的大部分作品,在文本表达上都是具有明确的段落性。这种文本的表现方式,显然也是因了他的独特的写作条件决定的。

史铁生自写作之始,就一直伴随着残疾带来的各种伤痛,特别是1998年开始透析,那是一个生命最为悲壮的行旅。每周隔天就要到医院透析室里,看着自己全身的血,在仪器中流过一遍。透析后,他的身体状况仍要恢复。每天,只有每天上午的2~3小时时间,身体状况允许他伏案写作。这样,无论是几千字的短篇小说,还是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史铁生都是利用这样的每天的两三个小时完成的。也就是在这样的写作条件下,他既完成了作家对写作的文本样式的探索,同时也在这写作样式中标定出他人生的根本态度:滴水成涌、化腐朽为神奇。

尽管写作受到了身体状况的强大制约,但史铁生的写作思路却是始终连贯的。在此,摘录出任何一个段落,在编者都有于心不忍的感觉,因为,每一个段落的铺排延展和意蕴表达,也许都是史铁生在透析的难耐中完成的,隔断了这思绪与身体微妙和伟大的联系,史铁生的话语表达会不会被人为地拆断?

但是,说服我们的惟一一个理由,就是摘录一本史铁生话语精粹的书,是可以让读者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或者说是进入史铁生思绪和心魂的方式。好在史铁生的作品都在,读过本书的读者如有不甘、不满或者意犹未尽,那么,读者自可以放下本书,按照自己的选择,去从头阅读史铁生,用自己的眼光重新再来打量一下这位非凡的作家。

在这里,我们还要郑重声明。尽管,我们是怀着无限的敬意,反复阅读了史铁生的全部作品,并斟酌着为读者摘录了如下文字,并按照我们的理解编制了大致的目录,但是,这并不代表就是史铁生一生写作的仅有的主题,也不代表着史铁生写作主题仅仅是如此来表达的。这是一个太简约的路线图了,只能说是编者作为读者之一,为那些还没有读过,或者仅仅读过很少史铁生作品的其他读者,率真(并非鲁莽)地呈献一个自己阅读史铁生的读后报告。当然,史铁生作品表达的全息性,给了所有读者这样的机会,“一千个读者心中,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那么,一千个读者心目中也必定会有一千个史铁生。这里,只是接近史铁生的一个角度。

题目和编排的顺序,是编者拟就的。史铁生对于时代、生活和人生的思考是全方位的,这样编排不是总结,而是为了更加直接地提示读者,可以以最简捷的路径走进史铁生的思想。如果在此,哪位读者读后对于本书的题目归纳和编选方式产生了疑问或意见,那么,我们愿意与您分享您的视角。史铁生的作品是可以伴随自己一生的,无论你何时读、从哪本著作开始读,甚至一本书你反复读,都会因自己的人生境况的不同,而获得不同的理解和感悟。限于我们的理解水平,由于缺少更深的了悟,有些更为重要的段落或许没有摘录,只能寄望于更加有心的读者自己去发现和领会了。

史铁生是作家,更是一个用写作的方式来表达自己人生意蕴的哲人,残疾的身体困于实际的道路让他无法远行,可他的思想却始终在自由飞驰至远古与未来。在巨大的心魂交融的时空里,他对一个人从生到死,从肉体到心灵的探索和思考,与他深沉幽默的文笔相得益彰,成就了他人生的知行合一。他从“身体”出发,逐渐淌出了每一个人精神、心魂的种种意味:身体的残疾,导致了人生的限制;而这限制又会导致一种精神的困境,那么,在精神困境的挣脱过程中,实际上就在演绎着每一个人人生的路径的无数中“分岔”,这些“分岔”也就组成了人类精神的全息地图。精神地图在扩展,在不同的时代,它也许被标上了不同的“颜色”,但是如果将地图的种种颜色逐一剥去,显示出的正是“爱”的素描。

本书摘录的内容,全部选自作家史铁生已出版的作品,选编内容受到史铁生夫人陈希米女士独家授权。

我们希望藉此书能使读者您走进史铁生的生命时空,和史铁生一起共同感悟生命的美丽,共同鼓起战胜人生困境的勇气。

是为编辑说明,余下尽在书中,听史铁生说。

2013年4月23日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史铁生说/写作之夜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商品编码(ISBN) 9787500137344
开本 32开
页数 244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出版时间 2013-06-01
首版时间 2013-06-01
印刷时间 2013-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36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1
丛书名
印张 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10
146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1 2: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