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汉学家高罗佩传
内容
编辑推荐

荷兰人对中国的了解,在一定程度上应归功于荷兰的汉学大师高罗佩博士对中国文化的传播。C.D.巴克曼编著的《大汉学家高罗佩传》记录了一生三任的天才,荷兰外交官、作家、学者高罗佩的传奇经历。

内容推荐

高罗佩,荷兰外交官,通晓15种语言。他曾评价自己一身三任:外交官是他的职业,汉学是他的终身事业,写小说是他的业余爱好。

高罗佩对中国古代琴棋书画十分痴迷。他20岁习中国书法,且终生不辍;他曾师从古琴大师叶诗梦,并与于右任、冯玉祥等组织天风琴社;他写中国旧体诗词,与郭沫若、徐悲鸿等大师都有唱和;齐白石、沈尹默等人的画上也有他的上款。《大唐狄公案》的插图均为他自己所画。

1945年,高罗佩任荷兰驻重庆使馆一秘,与同在使馆工作的中国洋务大臣张之洞之外孙女水世芳结为伉俪。他一生汉学著作颇丰,而大型推理探案小说集《大唐狄公案》则是一部在东西方读者中影响最大的书。

C.D.巴克曼编著的《大汉学家高罗佩传》首次大量援引了高罗佩生前日记及他未能出版的自传手稿,读之,仿佛能再次聆听到这位天才人物的声音……

首次披露了他的爱妻,一贯低调的水世芳女士对自己夫君的回忆及他的子女们对自己父亲的无比敬意与眷恋……

首次披露了高罗佩写作《(大唐狄公案》的经历。直至病情恶化的前夜,他支撑病体,完成了《黑狐狸》的写作……

目录

荷文版前言

中文版前言一

中文版前言二

中文版前言三

童年

 出生在军医家庭

 随父母去荷属东印度

在爪哇读小学(1915—1923)

 从小就热爱东方艺术

 首次接触中国文化

 酷爱爪哇皮影戏

在奈梅根读中学的岁月(1923—1930)

 取名高罗佩

 补习东方文化

 参与编写《英文一黑脚语词典》

 攻读汉学

莱顿大学生(1930—1935)

 姐弟恋

 获得博士学位

第一次到日本工作(1935—1942)

 被荷兰外交部派往日本

 哈尔滨的失望和奇遇

 研究日本形势

 战前日本的日子

 热衷于东方文化

 访问北京

 享受生活

 造访上海

 获得了远东专家的职位

 发表论鬼谷子的文章

 战争爆发后被软禁在使馆

非洲间谍(19428—19431)

 在东非从事间谍工作

 沿着尼罗河去埃及

 争取调到中国重庆工作

在中国重庆(1943--1946)

 在德里的插曲

 在重庆的岁月

 与中国女子水世芳相恋、结婚

 坚信蒋介石集团与日本之间有秘密勾当

 争取荷兰在战后不失去荷属东印度

 赴美国协商荷属东印度的战后安排

 参加中国琴社活动

 编写关于中国秘密团体的报告

 调回荷兰工作

 很有威望并神通广大

 拜访岳父大人

首次返回荷兰工作(1946—1947)

 荷兰外交部最好的远东专家

赴华盛顿就任(1947—1948)

 在远东委员会工作

再次去日本工作(1948—1951)

 翻译中国公案小说《狄公案》并创作《铜钟案》

 中国的春官图

 《秘戏图考》的出版

 介绍《江南消夏》

 提出对中国性文化的看法

 “业余的”伟大学者

 美满的中国式婚姻

 边跟踪东亚局势边从事学术研究

 批评美国对华政策

 离开日本到印度工作

在印度工作的岁月(1952--1953)

 首次将狄公小说译成中文

 研究梵语

再次回荷兰工作(1953--1956)

 治疗白内障

 忙于出版《大唐狄公案》之《迷宫案》和《铜钟案》

 担任外交部非洲司与中东司司长

 安定的家庭生活

在中东当公使(1956—1959)

 黎巴嫩最幸福的日子

 编写中国绘画艺术的专著

 家庭充分民主

 荷兰女王接见

 我为什么喜欢写狄公小说

 学者型官吏的狄公正是高罗佩的榜样

 密切关注黎巴嫩内战

 继续创作侦探小说《大唐狄公案》

 决定去马来西亚当公使

任驻马来西亚大使(1958—1962)

 马来西亚的生活完全符合自己的期待

 酷爱长臂猿

 生病期间依然为“狄公”忙碌

 吉隆坡外交官的工作

 完成马来西亚的任期

回到荷兰(1962—1965)

 任命为外交部调研和资料司司长

 探讨《大唐狄公案》连环画的出版

 担任莱顿国立大学教授

 探讨把关于狄公的故事搬上银幕

 认定汉字是完美和优越的

 决定再次去日本工作

第三次赴日本工作(1965—1967)

 低调出使日本

 如鱼得水

 中式书房是最神圣的天地

 努力促进荷日两国关系

 既随和又坚持原则

 继续创作《大唐狄公案》系列故事

 带家人旅行

患病逝世

 被诊断患绝症

 工作到最后的时刻

附件

 高罗佩主要著作目录

 书刊及影片名称中外文对照一览表

 人名地名中外文对照一览表

试读章节

1910年8月9日,在荷兰的祖特芬市出生了一个男孩,他的名字叫罗伯特·汉斯·范古里克(Robert Van Gu1ik),他就是后来享誉中国的《大唐狄公案》作者高罗佩。他父亲在这里负责重组皇家荷属东印度(现为印度尼西亚——译注)军队在荷兰的医院。

高罗佩在自传稿里写道,他祖父威廉·雅各布斯·范古里克(1834—1910)是家族中第一个对东方感兴趣的人。祖父说,这是因为自己坚信来生都能够转世。那个年代电工技术是相对新的一门科学,祖父坚持自学,当上了乌特勒支市中心邮局一名熟练的技术员。他祖父的一生完全由宗教信仰主导,痴迷招魂论,据说由于他不停地忙于无线电通信,对“与看?见的世界建立联络”深感兴趣。他成立了维里塔斯(Veritas,拉丁文,意即“真理”一译注)招魂论同盟,举办报告会,撰写大量关于该主题的文章,将自己大部分业余时间都用于现在称为心灵学的实验。在别人的描绘中,祖父的面貌给人以深刻印象:不苟言笑,身材魁梧,且能预言未来。祖父常常住在古老而美丽的拉维斯坦教区他姐夫即知名神学家夸克牧师的家里,在那儿他们经常彻夜讨论超自然现象。

高罗佩的祖父酷爱东方艺术,尤其是日本和中国的漆器。这种对东方文化的兴趣,影响了他的两个儿子和两个孙子即高罗佩的哥哥和高罗佩本人。高罗佩父亲与祖父同名,也叫威廉·雅各布斯,父亲在乌特勒支市攻读医学,对动物学和生物学课程着迷,但在他性格中也有明显的军人特点。因此,在通过了医学院毕业考试后,他进入了皇家荷属东印度军队医疗服务机构工作。在那个时期他遇到了贝尔塔·德吕伊特尔,她后来成为了他的妻子。贝尔塔的父亲是阿内姆市商人,母亲出身于一个培养过天才音乐家和画家的德国家族。

1897年,父亲威廉作为皇家荷属东印度军队医疗团上尉被派到了荷属东印度,他和妻子在那里居住直到1909年,在那里?们生育了四个子女。回到荷兰后,他们在祖特芬市库霍伦路58号安了家,高罗佩就在这里出生。当高罗佩三岁时,全家搬到了奈梅根市,因为殖民军最大的医院设置在这里。

孩提时代的高罗佩从他哥哥们那儿听到许多荷属东印度的丰富多彩扣人心弦的故事,那是他们在荷兰不准做也不能做的事情,以致对他来说,“荷属东印度”这个词就有了一层神秘的色彩。他父母亲也向往回到那遥远的国度,他们爱上了那里,尽管最初母亲在那儿的生活并不容易。

那里天气潮湿而闷热,社会交往很繁忙,有陌生?仆人和语言,还有千奇百怪的她不习惯的事情,例如,起初母亲穿的印尼式围裙老是往下滑落,发髻也很难保持整齐。在母亲几乎还没有适应异国新生活的动荡日子里,全家就又要搬迁,而且不止一次,她先后生下了三个儿子和一个女儿:威廉·雅各布斯,1897年6月15 日在巴塔维亚(现为雅加达——译注)出生。彼特·约翰内斯,1898年6月15日在巴图查查尔出生。本·阿道尔夫,1899年7月31日在巴塔维亚出生。贝尔塔·里娜,1905年5月18日在望加锡(现为乌戎潘当——译注)出生。

除此之外,高罗佩的母亲不得不常常独自面对困难。丈夫在苏拉威西岛南部波尼地区参加征伐,后来还参加了亚齐战争。因为他英勇善战,留着大胡子,外貌颇似一位壮士,他被人称为“哥萨克人威廉”。在整个军旅生涯中,他一直保留了这个绰号。

P1-2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汉学家高罗佩传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荷兰)C.D.巴克曼//H.德弗里斯
译者 施辉业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海南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44335089
开本 16开
页数 31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38
出版时间 2011-03-01
首版时间 2011-03-01
印刷时间 2011-03-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传记-传记
图书小类
重量 0.49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K835.635.81
丛书名
印张 22.5
印次 1
出版地 海南
240
165
2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2: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