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美德的生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情境的视角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情境主义观点的积极意义不仅仅在于强调外部情境对于个体行为选择和品质的影响。一旦我们理解了文化、制度与情境之间的关系。那么社会制度对于个体生存和自我实现的重要性将不言而喻。美德是一个由对世界和生活的理解,以及欲求、情感、理智等因素构成的心灵系统,这些方面无一不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人的美德生活并非独立于或超脱于人的一般生活和历史背景,所以,从情境的视角看,我们必须超越美德伦理的框架,着眼于外部制度环境的改造,这将引导我们思考如何充盈和落实美德伦理以及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学说在道德哲学方面的意义。 作者简介 赵永刚,男,1978年生,湖北江陵人,哲学博士,留英访问学者。近年来的研究方向为当代西方美德伦理学与道德心理学。在《哲学研究》《哲学动态》《世界哲学》《马克思主义与现实》《道德与文明》《伦理学研究》等期刊发表论(译)文20余篇,出版著作1部,与他人合作出版译著1部;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湖南省社科项目1项,湖南省教育厅优秀青年项目1项;获湖南省社科成果三等奖1项。 目录 第一章 美德的诸定义:道德心理学的分析 第一节 作为品质的心理系统:亚里士多德的美德概念 第二节 美德中的意志与情感:康德与休谟 第三节 美德的道德心理学共识 第二章 情境主义的挑战及回应 第一节 情境主义的立场及依据 第二节 对情境主义的回应 第三节 美德伦理与情境主义的虚假对立 第三章 美德一情境之争的积极后果 第一节 美德的内外之道 第二节 美德的道德心理学构建 第三节 情境主义的合理性 第四章 美德的生成与制度情境 第一节 适应环境:斯宾塞的道德进化论视角 第二节 美德与政制:亚里士多德、马克思与密尔 第三节 美德的生成与制度道德原则:近代契约论的反思 第五章 美德与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一节 《荷马史诗》的英雄伦理解读及其偏颇 第二节 《荷马史诗》中的柔性美德析论 第三节 竞争抑或合作:荷马社会的重新反思 第四节 走向类伦理:马克思的制度伦理 跋 参考文献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美德的生成与人类命运共同体--情境的视角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赵永刚//吴杉丽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武汉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721907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8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25 |
| 出版时间 | 2020-12-01 |
| 首版时间 | 2020-12-01 |
| 印刷时间 | 2020-12-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政治军事-政治理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48 |
| CIP核字 | 2020222334 |
| 中图分类号 | D0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5.7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湖北 |
| 长 | 234 |
| 宽 | 161 |
| 高 | 11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