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平
内容
编辑推荐

自1947年3月到1949年3月,是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央领导集体,在农村战斗生活的最后两年。本书详细描写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在这两年中,经受了种种艰难困苦,历经了种种风险,以惊人的智慧,坚强的毅力,扭转了中国历史发展车轮的雄壮史篇。

目录

序/迟浩田(1)

前言(1)

1.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

  周恩来率中共代表团从南京撤回延安(1)

2.枣园村的群众到中央书记处机关进行春节团拜,

  毛泽东风趣地与群众谈话(8)

3.为缓和紧张的备战气氛,毛泽东要为朱总司令庆祝六十大寿,

  并称之为“人民的佳节”(13)

4.蒋介石开始向陕北大举进攻,

  敌机对延安狂轰滥炸(17)

5.已经听到敌人的枪炮声,毛泽东仍坚持不走,

  非要看看胡宗南的兵是什么样(25)

6.毛泽东风趣地批驳国民党中央社的造谣(30)

7.毛泽东坚持留在陕北,在清涧县的枣林沟村,

  中央机关组成中央前委、中央工委、中央后委(35)

8.毛泽东把行军作为锻炼身体和与随行人员交谈的好机会,

  称之为“行军课堂”(39)

9.毛泽东决心以自己的行动吸引敌人,配合西北野战军,

  用蘑菇战术一口一口地吃掉敌人(44)

10.群众反映中央前委机关有“三多”,

毛泽东说恐怕我们自己还不清楚呢(51)

11.西北野战军三战三捷,毛泽东派周恩来去参加祝捷大会,

并在会上宣布“毛泽东仍留在陕北” (61)

12.胡宗南集中主力快速北上,妄图消灭毛泽东和中央机关,

毛泽东说那是痴心妄想(65)

13.重返小河村,毛泽东牵挂延安人民群众,

派警卫团一个连去敌后了解情况(73)

14.人民解放军大举挺进中原,

中央前委扩大会议在临时搭制的草棚下举行(81)

15.彭德怀率部攻打榆林,牵制胡宗南主力北上,

毛泽东率中央前委急速东进,靠近野战军(85)

16.乌龙铺集市上的群众一见毛泽东就蜂拥而来,

毛泽东趁机向群众作战备动员(92)  

17.前有湍急的葭芦河水,后有敌重兵逼近,

毛泽东沉着应对,显示出非凡的气质(95) 

18.危机时刻,毛泽东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

而是党的机要人员和文件(100)

19.陕北战局关键的一仗,

毛泽东在电话里与彭德怀直接通话指挥(106)

20.在神泉堡的日子,毛泽东说我们走到哪里,

都要为民兴利除弊,都要关心群众的生产(117)

21.毛泽东要到葭县作调查研究,要看黄河去,

对黄河的评价提出新观点(126)

22.参观白云观时,毛泽东说这些都是文化遗产,要很好保护。

毛泽东把赶庙会视为了解民情和习俗,接近群众的好机会(133)

23.毛泽东和中央领导同志始终坚持与机关同志们同甘共苦,

子女也决不例外(141)

24.毛泽东起草讲话稿,要秘书室用复写纸复写几份,

说完成任务后,奖给秘书室一斤猪肉(157)

25.杨家沟会议期间,许多同志出了不少主意,

想给毛泽东祝寿,毛泽东一概拒绝(163)

26.转战陕北期间,毛泽东一直坚持练习书法。

在杨家沟,毛泽东与江青的关系发生了裂痕(170)

27.毛泽东转战陕北的目的已经达到,决定东渡黄河到华北去,迎

接中国革命战争发展的新形势(176)

28.转战陕北一年,走了两千多里路,既换来了胜利,又锻炼了身体。

在晋绥军区驻地蔡家崖,毛泽东繁忙地工作了一周(183)

29.五台山突降大雪,毛泽东被阻挡了三天,

通过五台山时,遇到很多风险(211)

30.毛泽东在晋察冀军区驻地城南庄,与聂荣臻深入地交谈了晋察冀军区的工作。

毛泽东原准备去苏联,因斯大林要派代表来未去(230)

31.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中央书记胜利会合,

中共中央、人民解放军总部在西柏坡地区展开全面领导工作(255)

32.周恩来说,不解决机关工作人员文化素质低的问题,

就不可能提高领导机关的工作效率(263)

33.毛泽东对毛岸英说,不怕苦,不怕死,不愧是毛泽东的儿子。

与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

领导同志的子女与自己一起就餐,此风不可长(272)

34.朱总司令去兵工厂的路上,顺便打猎,

对老百姓说,我是一个老八路(279)

35.机关组织周末舞会,许多同志争着与毛泽东交谈,

叶子龙对毛泽东说,不要把舞会变成座谈会了(284)

36.刘少奇与王光关同志是一对好伴侣,

俭朴的结婚仪式,带了一个好头(288)

37.大雨中,房屋倒塌压死人,情系毛泽东、周恩来的心,

朱总司令亲自为死去的理发员抬棺送葬(293)

38.毛泽东、朱德、刘少奇、周恩来、任弼时五位书记进行射击比赛,

卡宾枪、驳克枪,每种枪五发子弹(298)

39.闷热的暑天,毛泽东汗流浃背,在家里难于工作,

到野外找了一个小树林办公(306)

40.华北京剧团专程到西柏坡演出,毛泽东看后说是一台好戏(309)

41.毛泽东夜间工作的习惯,多次想改,都没有改过来(314)

42.济南战役胜利结束,缴获王耀武的防弹小卧车,

开到西柏坡(321)}

43.蒋介石、傅作义利用中央机关驻地守卫兵力单薄之机,

派重兵进行快速突袭,毛泽东导演了一出新空城计(327)

44.林彪缺乏战略全局观念,受到毛泽东严厉批评。

毛泽东强调辽沈战役必须是关起门来打狗,

将东北之敌全部就地消灭(336)

45.朱总司令乘吉普车,风尘仆仆,

亲自去华东野战军指导工作(343)

46.周恩来有着惊人的工作精力,很高的工作效率,

很严谨的工作作风,对中共中央和人民解放军总部机关的建设和培育,

倾注了大量心血(348)

47.中央机关晚上放电影,毛泽东一听纪录片中有他的镜头,就不想去看。

毛泽东特意提出要关照当地群众,多给老乡们发些电影票(354)

48.任弼时同志的血压居高不下,医生要他全休,

他说共产党员就应该为革命鞠躬尽瘁。

医生不得不限定他每天工作不能超过四小时(358)

49.淮海大战,两个野战军组成总前委,进行统一指挥,

毛泽东、中央军委授予总前委临机处置一切的权利(364)

50.斯大林派苏共中央政治局委员米高扬从大连到西柏坡,

专程听取中共中央领导同志的意见,了解中国革命的情况(373)

51.人民解放军统一称呼,统一编制,统一番号和序列,

是迈向正规化的重要措施(382)

52.平津战役开创了“平津”、“北平”、“绥远”解决国民党军队的三种样式。

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立了一功(388)

53.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制订了新中国的建国方略。

毛泽东告诫全党:务必继续地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

务必继续地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一定要警惕糖衣炮弹的攻击(405)

54.毛泽东说,进北平是去赶考,一定要考出好成绩。

要记取李自成进京的历史教训。共产党人什么都不怕,就怕脱离群众(412)

55.在香山期间,人民解放军百万雄师渡过长江,向全国展开胜利进军。

新中国的筹备工作全面展开,中共中央进居中南海(425)

试读章节

青阳岔村,接近沙漠边沿的一个小镇。山上光秃秃,山下遍地是沙地,街两边有些简易平房,有一问门口挂着“青阳岔镇”的木牌,街上有几户小店铺和一户客栈。有的骑马路过,有的赶着毛驴,有的牵着骆驼,送粮食和盐巴。镇的上边有几排石窑洞。

毛泽东由两名警卫人员跟随,来到镇上观看,发现一家杂货店顾客较多,就凑过来问:掌柜的,生意好吗?

掌柜:生意挺好,就是敌人不让我们平平安安地做生意。

毛泽东:你知道要打仗了?

掌柜:知道了,听说敌人已经占领了延安,有的说已经到了瓦窑堡。

毛泽东:你们怕不怕?

掌柜:不怕,敌人来了,我们做不成生意,镇里准备组织我们打游击。

这时围来的群众越来越多。毛泽东借此机会向群众做宣传工作:老乡们,蒋介石在全国到处吃败仗,想以进攻延安来挽回面子,可是,他的面子越丢越大,占领了延安,什么也没有捞到。前几天在青化砭挨了一棒,被我们消灭了1个旅。他仍不甘心,又集中兵力向北面来进攻,等着他的将又是一棒。只要我们搞好备战,组织起来,我们一定能打败敌人。

群众中有的说:这位首长说得对着哩,胡儿子进攻延安是自己找死。

有的群众说:咱们陕北这么大地方,他来了,就甭想回去。

毛泽东:是啊,镇上来往人多,你们多向他们宣传宣传。

毛泽东来到客栈,见他骑的马也在槽里喂着,就唤店掌柜的来说:掌柜的,我们来到这里,影响你们做生意了吗?

掌柜的忙说:没关系,没关系。

毛泽东:我们的马喂在你这里,不能让你吃亏,我们一定给店钱,转身对警卫员说:千万不要忘记。P46-47

序言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1947年3月~1949年3月,是伟大的中国人民解放战争大决战取得胜利,中国革命历史大转折的两年,也是中国共产党中央领导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生活在农村的最后两年。

1947年3月,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中央书记处领导集体,辗转陕北,历尽艰难险阻,扭转陕北战局。而后东渡黄河,经晋绥军区、晋察冀军区到。达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指挥了著名的“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召开了具有重要历史意义的中国共产党七届二中全会,1949年3月进入北平。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开创了中国历史发展的新纪元。这两年,是中国革命历史发展极不平凡的一个阶段。

毛泽东主席率中央前委转战陕北时,刘长明同志在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同志身边做参谋和秘书。中央领导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转移到西柏坡后,他到中央军委作战室任作战参谋。刘长明同志全程亲历了这段光辉历程,亲手经办了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战略大决战的许多重要事项,亲眼目睹了毛泽东、周恩来一代伟人的戎马风采。刘长明同志以他亲身经历和直接了解的情况,书写了《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平》一书。这既是一部文学作品,又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对了解我党我军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如何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辉历史,对进行党的优良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的先进性教育,都有帮助,值得一读。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跟随毛主席从延安到北平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刘长明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军事科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801378583
开本 32开
页数 43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40
出版时间 2005-05-01
首版时间 2005-05-01
印刷时间 2005-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2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5
丛书名
印张 14.1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03
140
18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4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6:44: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