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大地生息(六种文化解读腾冲)
内容
编辑推荐

徐兴正所著的《大地生息(六种文化解读腾冲)》不想用学究式的方式去解读腾冲,那种手术刀式的学理解析,也许准确,但一定冰冷。腾冲的“六种文化”永远有温度,解读腾冲的“六种文化”,也应该有温度。所以,编者最终选择了“文化散文”这种感性的方式。

内容推荐

徐兴正所著的《大地生息(六种文化解读腾冲)》追本溯源,归纳提炼出最能体现和代表腾冲文化的六种文化是:生态文化,一幅天地人和的画卷;地质文化,一个世界罕见的奇观;丝路文化,一条古往今来的通道;翡翠文化,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抗战文化,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乡村文化,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

《大地生息(六种文化解读腾冲)》讲述“六种文化”是腾冲文化的主脉、灵魂和精髓。“六种文化”是融合共生、相互依存、相互辉映的一个不可剥离的整体。

目录

引子

传世之美:大地花边

通向神灵:高黎贡山

道法自然:北海湿地

万物生长:“三棵树两片叶”

诗意栖居:新岐村和陈家寨

原本山川:从县城到乡镇

极命草木:立春及其他

后记

试读章节

作为地球构造的“假说”之一,板块学说对高黎贡山的形成进行过这样的解释:地球外壳包括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洋板块和南极洲板块,这六大板块并非静止不动,而是在一刻也不停息地漂流;在漫长的漂流中,其中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猛然相遇,激烈碰撞,骤然抬升,大地不可避免地发生巨大形变,最终造成高黎贡山。

不难发现,在看起来逻辑严密、推理客观、结论冷静的假说之中,科学对地球伟大、壮阔、瑰丽的造山运动,具体到高黎贡山的造成,同样充满了天马行空、神秘莫测、诗意盎然的想象!

从另一个角度看,这也一再表明:人类基于既丰富又纯真的本性,虽然铺设的是科学的轨道,但有时也让想象的列车在上边奔跑。文化想象无所不在,在“科学领域”也长驱直人,这不能视为科学技术的尴尬。相反,从中可以看到,人类在走向所谓技术文明,并试图以科学解释自身及所处的世界的同时,难能可贵地保持了童年时期的天性。

这很容易让人想起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在其小说《百年孤独》里描绘的一个场景:铁路修到了马孑L多这个村庄,在一个初冬炎热的正午,一位准备去河边洗衣服的妇女,忽然喊叫着跑过市中心大街,神情紧张而兴奋地说:“朝这边来了,一个吓人的东西,好像一问厨房拖着一个镇子在跑!”但这间厨房冒着烟,正午,怎么还在生火做饭呢?镇子不是呼啦啦一大片杂乱无章地跟在厨房的后边,而是整齐划一、排列有序,一间房子紧接着另一问房子,每一问房子都很听话、守规矩,不紧不慢、不偏不斜地跑起来。世界啊,真是太有魔力了。

火车开到了马孔多。这是本书作者的转述。

在这里,我不愿意从“百年孤独”的主旨和语境来理解马孔多,以及火车开进马孑L多,人们的反应和表现。那是小说作者和普通读者的事情。

在这里,我看到的确实与众不同。那么,我究竟看到了什么呢?我看到的恰恰是人类的童年,童年时期的天性。这与愚蒙无知、孤陋寡闻、荒唐可笑毫无关系。相反,人类的童年,童年时期的天性,就是这样。不妨仔细想一想,一列火车开进了马孔多,它不是坡度、弯度都符合机械运动的铁轨,不是冰冷的机械运动,,不是“哐当哐当——”的噪声,不是大地在颤动,而是冒烟的厨房装上了无数个轮子,拖着一个镇子在奔跑,这是多么伟大的运动啊。只有保持了人类童年时期的天性,才可能展开如此奇诡、绝妙的想象。

较之于小说描写的场景,回到高黎贡山的造山运动上来,人类是有遗憾的。马孔多的妇女和市镇上的人有机会亲眼目睹火车开过来的奇异场景,而全人类都不可能观瞻到,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漂流中相遇,碰撞,抬升,变形,无中生有,化平凡为神奇,造成了高黎贡山。

伟大的造山运动,在人类的史前时代进行。在略显枯燥乏味的板块学说里,不妨将亚欧板块视为男性的,将印度洋板块视为女性的。这样,历经无数年的造化,作为男性的亚欧板块成长得越发雄浑、大气,作为女性的印度洋板块出落得越发婀娜、温柔,前者内心火热,后者面若止水,相互倾慕、吸引已成为千古绝唱。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板块旅途”(人生旅途),并非漫无目的、不着边际的漂流,而是苦苦寻找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幽会。不知又过了多少年,由于上天的安排,造物主的恩准,有情板块终成眷属,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漂流到了一起,两大板块长期密闭于时空的情欲瞬间爆发,压抑在板块深处的热情立即奔放,它们真是情不自禁,漫长等待中的拥抱变成了电光火石般的撞击,终生渴望的合二为一变成了不可挽回的分裂演变……

即使我们保持着人类童年时期的天性,也很难想象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之间的交合。毕竟,人类没有机缘见到史前时代的这一幕。可见,以科学为名义的假说,还是有其想象的局限性。这不能苛责科学,世界太复杂了,探究这个复杂的世界到底是怎样创造出来的,确实会让科学很为难。

《圣经》的创世记,直接将世界说成“神的创造”。神灵创造世界用了七天,并在第七日歇工安息。这是大秘密。

在板块学说里,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碰撞、裂变,造成高黎贡山,神灵不在场,造山运动决非三五日一蹴而就,一定旷日持久,差不多天荒地老,才算完工。

不过,我们可以顺理成章,将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在疯狂撞击和绝情裂变中造成的高黎贡山,视为两大板块交合的伟大结晶。沿着这一想象往前走,作为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交合的伟大结晶,高黎贡山有什么样的性别倾向呢?腾冲在县城“三桥文化广场”中央安放了一尊高黎贡山雕塑,是以女性形象出现的,被称为“高黎贡山母亲像”。

于2001年12月落成的高黎贡山母亲像,底座周长58.45米,为腾冲土地面积5845平方公里的缩影,主体高12.9米,是高黎贡山最高峰海拔的三百分之一。高黎贡山母亲像,主体为“母亲头像”,山体上分布着六幅浮雕。其中,西北面浮雕为司马迁《史记》记述的乘象国滇越一腾冲之传说,表现南方丝绸之路上商旅马帮的场景;正面为翡翠商城文星楼下珠宝交易的场景;南面上部为民国元老李根源、辛亥腾越起义领袖张文光及大众哲学首创人、毛泽东哲学顾问艾思奇像,下部为滇西抗战腾冲战役中国远征军及盟军与日军作战的场景;东面中部为腾冲火山热海、名镇和顺,以及建国初期“清匪反霸”的场景,左边为李珍国带领抗击英军的“马嘉理事件”的场景,右边为左孝臣带领抗击英军的甘稗地之战的场景。P16-20

序言

腾冲是一块富有灵性的文化沃壤,是一颗镶嵌在祖国西南边陲的璀璨明珠。

腾冲是我工作和生活的地方,我热爱这片5845平方公里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们。

腾冲深得造物主的厚爱和眷顾。这里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森林覆盖率达到70.7%,境内的高黎贡山被誉为“物种基因库”。且不说小桥流水的和顺、满地黄金的银杏村,单看看腾冲的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就会让人陶醉在这幅天地人和的美丽画卷中。99座火山雄峙苍穹,88处温泉喷珠溅玉,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了腾冲独特的地质奇观。古道漫漫,岁月悠悠,站在这方神奇而美丽的热土上,仿佛能听到马帮的清脆驿铃声。“蜀身毒道”、“史迪威公路”,2400年的时光,一代又一代的腾冲人越高山、涉深渊、跨国门,在崇山峻岭中走出了一条西南丝绸古道,用马背驮来了一座流光溢彩的“翡翠城”。腾冲人发现了翡翠,并将翡翠推向了世界,赋予翡翠积淀深厚的文化内涵。因为翡翠,腾冲一度成为东南亚重要的翡翠加工贸易集散地,谱写了诸多鲜活的翡翠传奇。回顾历史,三征麓川、甘稗地之战、马嘉里事件、腾越首义、焦土抗战,腾冲人民以英勇顽强谱写了一段段荡气回肠的历史。腾冲人为什么能敢为人先,不畏艰难?究其原因,还是文化的影响。在腾冲,汉文化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中原文化、南诏文化、边地少数民族文化、缅印文化兼收并蓄,形成了以和谐、和顺为核心内涵,以开放性、包容性为基本特征的独特地域文化。厚重的文化既孕育了腾冲人铮铮铁骨、不畏艰难的傲气,又孕育了腾冲人温文尔雅、谦谦君子的气度,更锤炼出了“包容天下、彰显个性”的腾冲精神。

追本溯源,归纳提炼出最能体现和代表腾冲文化的六种文化是:生态文化,一幅天地人和的画卷;地质文化,一个世界罕见的奇观;丝路文化,一条古往今来的通道;翡翠文化,一块百看不厌的翡翠;抗战文化,一段荡气回肠的历史;乡村文化,一部散落边地的汉书。

“六种文化”是腾冲文化的主脉、灵魂和精髓。“六种文化”是融合共生、相互依存、相互辉映的一个不可剥离的整体。为进一步挖掘和丰富腾冲文化的内涵,我县出版“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系列丛书,聘请省内知名作家,从不同的角度和视野全面阐释和解读腾冲文化。“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系列丛书是一套传承和弘扬腾冲文化的佳作。系列丛书的公开发行能让更多的人认识腾冲、了解腾冲、走进腾冲。

今天的腾冲已步入发展快车道,正在开辟发展的新天地,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奏出了时代强音。“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系列丛书的出版,有利于系统地宣传推介腾冲,叫响“世界腾冲、天下和顺”的外宣品牌,有力地提升腾冲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云南桥头堡建设中,腾冲将成为一座边地文化的灯塔,魅力四射。

后记

我总在想起腾冲的时候,想起外国诗人拉金的诗句:“在所有的脸中,我只想念你的脸。”腾冲,究竟是什么如此深刻地吸引我?这个问题,伴随着怀想,在我心中纠缠,直到腾冲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六种文化”。

是的,腾冲的特质就是这“六种文化”。“六种文化”在这极边之地,水乳交融,相互影响,形成了腾冲独特的文化气质。要真正了解腾冲、认识腾冲, “六种文化”是唯一正确、快捷的路径。如何帮助人们深入地了悟这“六种文化”?我们想到了解读。

作为“六种文化解读腾冲”的总策划,我不想用学究式的方式去解读腾冲,那种手术刀式的学理解析,也许准确,但一定冰冷。腾冲的“六种文化”在我心中,永远有温度。我想,解读腾冲的“六种文化”,也应该有温度。所以,我们最终选择了“文化散文”这种感性的方式。

六位云南天资卓越的作家,被赋予了这一特殊的使命。在接受这一使命之前,他们对腾冲的了解,并不比任何一个到过腾冲的游客多。他们是带着陌生的新奇感,边认知边熟悉腾冲边解读的。我要在此说明的是,六位作家,他们拥有的不过是不到半年的时间。时间的短促,让我们感叹作家个人的才情,也不免为其因匆忙挂一漏万而深表遗憾。正因为如此,我把这套丛书看成是一套成长着的丛书,它不仅需要作者的解读,更需要每一个阅读者的参与。

我与腾冲的缘分,一定是前世修来的。“三生修得同船渡”,修得一个第二故乡,究竟需要多长时间?作为“腾冲荣誉市民”,我把自己看成腾冲的一分子,为腾冲做点事,就是给自己做点事,是分内的事。最后,感谢所有为该丛书付出辛劳和智慧的人们。

2012年中秋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大地生息(六种文化解读腾冲)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徐兴正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云南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22103627
开本 16开
页数 177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03
出版时间 2012-11-01
首版时间 2012-11-01
印刷时间 2012-1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中国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27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127.744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云南
230
150
10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6 0:3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