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雷海宗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 内容 | 作者简介 雷海宗(1902—1962),有名历史学家。一九二七年获美国芝加哥大学博士学位;先后执教于南京中央大学(1949年后更名南京大学)、武汉大学、清华大学和西南联大,担任教授、系主任等职;一九五二年全国院系调整,调任南开大学历史系世界史教研室主任。雷海宗先生硕学高德,学贯古今中外,其学术研究自成体系,博大精深,曾发表《殷周年代考》《历史的形态与例证》《古今华北的气候与农事》《评汉译<世界史纲>》《克罗奇的史学论——历史与记事》《孔子以前的哲学》等重要论文,代表性著作有《中国通史》《西洋通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西洋文化史纲要》《伯伦史学集》等。 目录 上篇 总论 传统文化之评价 | 003 一、中国的兵 | 004 (一)春秋 | 004 (二)战国 | 009 (三)秦代 | 015 (四)楚汉之际 | 018 (五)西汉初期 | 021 (六)汉武帝 | 025 (七)武帝以后——光武中兴 | 037 (八)东汉 | 040 (九)后言——汉末至最近 | 050 二、中国的家族 | 052 (一)春秋以上 | 052 (二)战国 | 054 (三)秦汉以下 | 063 (四)结论 | 068 三、中国的元首 | 070 (一)列国称王 | 071 (二)合纵连横与东帝西帝 | 074 (三)帝秦议 | 077 (四)秦始皇帝 | 079 (五)汉之统一与皇帝之神化 | 081 (六)废庙议与皇帝制度之完全成立 | 088 (七)后言 | 090 四、无兵的文化 | 092 (一)政治制度之凝结 | 093 (二)中央与地方 | 097 (三)文官与武官 | 099 (四)士大夫与流氓 | 102 (五)朝代交替 | 106 (六)人口与治乱 | 108 (七)中国与外族 | 113 五、中国文化的两周 | 118 (一)正名 | 119 (二)中国史的分期 | 128 (三)中国史与世界史的比较 | 144 下篇 总论 抗战建国中的中国 | 151 六、此次抗战在历史上的地位 | 154 七、建国——在望的第三周文化 | 161 内容推荐 本书是一部全面了解中国兵制和兵的文化的历史专著。他将西方社会科学的分析方法引入研究之中,不仅全面分析了中国文化的兵的精神,还深刻论述了古代家族、君主及政治制度,为读者建立了更为清晰和全面的认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雷海宗讲中国文化与中国的兵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雷海宗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003797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76 |
| 版次 | 1 |
| 装订 | 精装 |
| 字数 | 94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9-01 |
| 首版时间 | 2020-09-01 |
| 印刷时间 | 2020-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K20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南昌 |
| 长 | |
| 宽 | |
| 高 | 26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