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中国美学研究 第14辑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志荣,男,1961年生,安徽省天长市人,199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文艺学专业,获博士学位。原为苏州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美学研究所所长,现为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美学学会理事、中国文艺理论学会理事、中国古代文学理论学会理事,上海市美学学会副会长。 目录 【古典美学】 《诗经》阐释:明代意象诗学理论的一种关联性研究 作为道德象征的《左传》 从诗画关系的讨论看理论建构的尝试 【文艺美学】 真善美价值源的艺术发生学研究——“文学批评价值源研究”系列论文之二 唐宋古文复兴中文道论的特点——兼与道学家比较 一种叠加的诗学:唐诗钟声意象的美育功能与诗境拓展 “词深人天,致远方寸”——《文心雕龙》对“论”体的建构与规范 【美学范畴】 孔子论“兴”及其对后世美育精神之塑造 从品人术语到文论范畴——“旷达”美学蕴涵之流衍 【审美文化】 儒学修身之艺术特色 茗碗昼看花坠影:宋代茗饮与文人园林 【现代美学】 卢卡奇美学与《资本论》 审美事件论的构想及可能性 论朱立元的“实践存在论”美学 【美学译文】 导论:遂行与戏剧 遂行 【综述与讲座】 中华美学学会2019年年会意象圆桌会议综述 汉画像的艺术 英文摘要 稿约 内容推荐 本书系辑刊《中国美学研究》近期新一辑。该辑刊每年出版2辑,刊载未正式发表并且还没有出现在书中的抢先发售论文。十四辑共收20篇文章,内容涵盖“古典美学”“文艺美学”“美学范畴”“审美文化”“现代美学”“美学译文”“综述与讲座”等主题。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中国美学研究 第14辑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志荣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商务印书馆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0182683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89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美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83-5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
| 宽 | |
| 高 | 24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