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最爱的故事书》是写给鲁德亚德·吉卜林最疼爱的女儿约瑟芙妮(或称“艾菲尔”)的,她出生于1892年12月的佛蒙特州的伯瑞特波罗镇上。1897年,他在圣·尼克拉斯开始着笔刨作它,这一部与白天听的可以随意更改的故事不同,这些“都是用来哄艾菲尔入睡的故事,不允许你更改任意一个字。故事就必须这样一字不落地讲述出来,否则艾菲尔会醒来,然后把你漏掉的字句补上。因而故事最终就行成了它独有的魅力。”他将约瑟芙妮写进故事里,并且给她取名“塔菲”,充分体现了父女之间特有的亲密。《一只独自行动的猫--吉卜林讲给女儿的睡前故事》便是从他的这些故事中选编出来的故事集。
约瑟夫·鲁德亚德·吉卜林Joseph Rudyard Kipling,英国小说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营房谣》《七海》,小说集《生命的阻力》和动物故事《丛林之书》等。1907年吉卜林凭借作品《基姆》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部分作品也被有些人指责为带有明显的帝国主义和种族主义色彩,长期以来人们对他的评价各持一端,极为矛盾,他笔下的文学形象往往既是忠心爱国和信守传统,又是野蛮和侵略的代表。然而20世纪来,随着殖民时代的远去,吉卜林也以其作品高超的文学性和复杂性,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尊敬。《一只独自行动的猫--吉卜林讲给女儿的睡前故事》便收录了他许多经典的童话故事。
现在呢开始讲下一个故事,这是个关于骆驼是怎么长出驼峰的故事。
在世界之初的时候,一切都是焕然一新整装待发的,动物们才刚刚开始为人类工作,有一头骆驼生活在呐喊沙漠里,因为他一点儿也不想干活,此外,他自己也是个爱叫喊的家伙。他吃树枝、荆棘和柽柳条,还有野参类和其他带刺的植物,最让人受不了的是他的懒惰,每当别人跟他讲话,他都会蹦出一个字“峰!”就一个“峰”字再无其他。
星期一的一大早,小马背着马鞍嘴里咬着缰绳来找他,说:“骆驼啊骆驼,你出来像我们这样跑跑吧!”
“峰!”骆驼说。于是小马离开并告诉了人类。
第二天,小狗叼着棍棒来找他,说:“骆驼啊骆驼,你出来像我们这样叼取东西或运点儿啥吧!”对谁来讲,懒惰都是不对的吧?这个世界是这么崭新而又美好呀!”
“当然不对。”神灵回答。
“好,”小马说,“有这么一个家伙在您的呐喊沙漠里(他自己就是个只会喊叫的家伙),他有长长的脖子和长长的腿,但他从周一的早上到现在一丁点儿活都不干,他连跑跑都不愿意。”
“啊!”神灵吸了一口气说,“那是我的骆驼啊,他看守着整个阿拉伯半岛的黄金呢!他自己怎么说?”
“他说‘峰!’”小狗回应道,“而且他也不愿意叼取东西或者运东西。”
“他有没有说其他的?”
“就只有‘峰!’他也不想犁地。”老牛说。
“好吧,”神灵说,“如果你们愿意等会儿,我会让他‘峰’起来的。”
随即在神灵的身后卷起一阵沙暴,他扫视了整个沙漠发现了那头懒惰至极的骆驼,正在水塘边观赏自己的倒影。
“我那身材修长而又会嚼出泡泡的朋友,”神灵说,“这世界这么崭新又美好,我却听说你什么事都懒得做啊?”
“峰!”骆驼哼道。
神灵坐下来,手托着下巴开始构思一个强大而神奇的魔法,而这时骆驼却依旧对着池中的倒影孤芳自赏。
“你让他们三个从周一开始就做了许多额外的工作,这些全都因为你那令人难以忍受的懒惰。”神灵一边说着一边托着下巴继续构思着魔法。
“峰!”骆驼应道。
“我如果是你,我就不会再说这样的话,”神灵说,“你也许说这句话说得太频繁了点儿,泡泡兄,我希望你可以工作。”
骆驼还是回了句“峰!”可说时迟那时快,在他吐出这个字的时候他看到自己一直引以为傲的后背开始不断地隆起又隆起,直到变成一团大肉块。
“看到没有?”神灵说,“这就是你每次该干活的时候说出的每一个“峰”字累积而成的峰。今天是礼拜四,可从开始工作的礼拜一以来你一直闲着不做事。现在干活儿去吧。”
“怎么做?”骆驼说,“我背上还背着这个峰啊!”
……
P8-11
大作家与小童书
——杨筱艳
大与小是对立的这谁都知道。大作家,作品多以宽广的题材、厚重的思想著称于世。而童书,是写给小孩子看的,容量与主题似乎都应该是小的。
但事实上,很多的大作家都写过“小童书”或是为孩子写过短篇作品。马克·吐温的《汤姆索亚历险记》、《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跻身世界名著便是很好的例子。E.B.怀特,大家都知道他写过一本鼎鼎大名的童书《夏洛的网》,他其实是一名很有造诣的散文家、幽默作家、诗人和讽刺作家,他还是《纽约人》杂志社专职撰稿人,一手奠定了这本杂志的写作风格。甚至连大文豪雨果都在他的作品《悲惨世界》里塑造了法国小英雄高乐士的形象。
记得我还是个中学生时,有一次读契柯夫作品集。最让我难忘的,是短篇小说《渴睡》。契柯夫以悲天悯人的情怀,将目光投注在一个黑暗动荡的大时代的角落里的最无助、最弱小的小学徒身上,用精妙的文字描写了这个孩子苦难短暂的生命中的一天一夜,多年后我再读这篇短篇小说,又被它精湛的写作技巧惊得目瞪口呆,那种漂亮的蒙太奇式的时空转换,那种过去与现在交织缠绕的笔法,真的是足够我们所有人——无论是纯读者还是写作者领会一生、学习一生的。这样的作品,已经很难用“儿童小说”来定义了,它应该是、必须是、也的确是一篇伟大的小说。
近年来,在致力于儿童文学的创作与阅读推广的过程中,我渐生一个想法,我们的孩子们的阅读趣味似乎缺少了点儿东西,缺少对那种宽广、深沉、厚实、深远的作品的阅读。
值得庆幸的是,已经有出版人关注到了这种缺乏,并开始着手弥补了。这套《大作家小童书系列》丛书收录了《儿童最爱的故事书》、《小木头人历险记》、《祖母的故事》、《胡桃夹子和鼠国王》、《傻子伊凡的故事》、《克里昂伽童话》、《鲁滨逊叔叔》、《世界各国的童话故事》、《晨曦与星仔》等作品,这些作家中,有英国第一位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吉卜林,有写出不朽的《苦难的历程》的阿·托尔斯泰,有法国19世纪著名女作家乔治·桑,有德国浪漫主义代表人物斯特·西奥多·阿玛迪斯·霍夫曼,有19世纪中叶罗马尼亚古典作家伊昂·克里昂伽,有俄国著名作家、思想家、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伟大的文学家列夫·托尔斯泰,有19世纪法国著名小说家、剧作家以及诗人儒勒·凡尔纳,有出生在瑞典的英国画家与作家安东尼·鲁本斯·蒙塔尔巴,有美国著名的小说家、学者迈克尔·杜瑞斯。读他们写的书,就如同与一群伟大的灵魂对话。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从这样的灵魂中学习、反思自己生活与成长的道路,需要从这样的作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需要从这样的文字里找到真正值得终身追求的东西。
所有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只有轻的、美的、灵动活泼的东西,伟大的儿童文学作品,都不回避人生的生与死、贫穷与疾苦、沉沦与复生,都有着很深邃的哲学思考,这些思想与思考都隐藏在那些浅显有趣的文字之间。当你静下心来细细品读这样的作品时,就仿佛那些曾经苦难或是曾经关注过时代的苦难的伟大作家,在给你讲述一个个故事,这些故事属于他们那个时代,却可以长久流传,充满趣味,深沉凝重,足以撼动每一个年轻的心灵。
我们所熟知的儿童文学作家,如格林兄弟、安徒生、贝洛尔、班台来耶夫、盖达尔等,他们一生专注于儿童文学作品的创作,终其毕生精力为少年儿重们奉献了为数众多极其优秀的、适合孩子阅读的精品。如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等经典名著,经久不衰,为一代代儿童的成长提供了精神滋养。
我们也注意到,与此同时,历史上的那些文学巨匠们在为成人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也关注着儿重的阅读,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数量不可小觑的经典著作。如列夫·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是《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在极负盛名的日子里,他还花了整整三年的时间,写作了文学风味浓郁的儿童启蒙读物《傻子伊凡的故事》、《儿童故事》。他还在不同场合宣称这些著作比《安娜·卡列尼娜》还要好。再比如阿·托尔斯泰,他的代表作是《苦难的历程》、《彼得大帝》,但他的如椽大笔也写就了《小哥儿俩》、《尼基塔的童年》、《小木头人历险记》等儿童读物。还有《鲁滨逊叔叔》,是凡尔纳为儿童创作、并第一次把儿童作为文学人物放进故事中的小说,凡尔纳试图使《鲁滨逊叔叔》与于1816年在法国出版的威斯的《瑞士鲁滨逊》相媲美,甚至超过它。再如吉卜林的《儿童最爱的故事书》、乔治.桑的《祖母的故事》、迈克尔·杜瑞斯的《晨曦与星仔》等儿童读物。这些著作毫无疑问都受到外国少年儿童读者的青睐。还有狄更斯、罗斯金、歌德、普希金、果戈里、马克·吐温、斯蒂文生、王尔德、大仲马、都德、朗费罗、马雅可夫斯基、卡达耶夫、萨多维亚努、拉格洛孚等等,尽管罗列出这一长串的名字,还是不免于沧海遗珠,其实类似的作家远远不止于此。
这些大作家所创作的儿童文学作品,如颗颗珍珠散发着华丽光辉。虽然在国人的阅读书架上偶尔出现,也总是被纳入作者各自的文集中,这样一来,就与众多少年儿童读者失之交臂。现在我们将这些遗漏在成人世界中的儿童文学精品逐个挑选出来集结成册,希望能将先辈们呕心沥血创作的“小童书”的作用发挥到极致,也希望后代们从孩童时代起,就在大文豪们专为儿童创设的文学殿堂里得到教益。
历史上的那些文学大师们在为成人创作文学作品的时候,也为少年儿童创作了数量不可小觑的经典著作,这个系列能把这些作品聚集在一起很好。孩子们既能欣赏有趣的童话故事,又能在文学艺术的熏陶中获得愉悦的审美体验。
——顾明远(中国著名教育家,中国教育学会会长)
读他们写的书,就如同与一群伟大的灵魂对话。我们的孩子们,需要从这样的灵魂中学习、反思自己生活与成长的道路,需要从这样的作品中汲取前进的力量,需要从这样的文字里找到真正值得终身追求的东西。
——杨筱艳(著名儿童文学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