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兼于阁诗话全编(上下)(精)/时光塔 |
内容 | 作者简介 陈声聪,是寓沪有名文化老人,他发起创办的“茂南小沙龙”,曾经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诗词创作整体走向衰微,而陈声聪等老一辈文化人却仍然坚守着传统,在当时十分有限的条件下,以定期沙龙的形式,聚集了江南地区一批热爱传统诗词的文化人,他们的活动,为中国传统诗词的创作与复兴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在当时老一辈文人中颇有影响。 目录 上 兼于閣詩話 兼于閣詩話 卷一 兼于閣詩話 卷二 兼于閣詩話 卷三 兼于閣詩話 卷四 兼于閣詩話 補遗 兼于閣詩話 附錄 荷堂詩話 序 荷堂詩話 跋 後記 下 填詞要略及詞評四篇 填詞要略 讀詞枝語 閩詞談屑 論近代詞絕句 《人間詞話》述評 後記 兼于閣雜著 前言 兼于閣文存(雜文) 兼于閣文賸(序跋) 藝林五咏 和周退密《墨池新咏》七言絕句六十首 跋 兼于閣詩 師友評語 兼于閣詩 補遺 兼于閣詩續 兼于閣詩再續 壺因詞 附錄 詩人陳兼與(包謙六) 内容推荐 陳聲聰是滬上著名的文化老人,舊學功底深厚,詩、書、畫無不稱絕。他曾在民國初期舉辦的全國考試中成績第一,故有“民國狀元”之譽。曾馬上海文史館員、中國書法家協會會員、中華韻文學會副理事長和中華詩詞學會顧問。陳聲聰一生與傳统文化密不可分,不僅擅長詩詞書畫創作,諳熟詩壇掌故,對傳統詩詞亦素有研究。晚年他筆耕不綴,以中國傳統特色的論詩文體——詩話,寫下了《兼于閣詩話》《荷堂詩話》等許多品評詩詞創作得失、記錄文壇逸事和人物舊聞的著作,頗有研究與史料價值。在學術界,陳聲聰的“詩話”,被譽為是繼陳衍《石遣室詩話》後的一部傑作。由於陳聲聰去世較早,曾經熱鬧的“茂南小沙龍”隨着當事人的逐渐離去而淡出人們的記憶,由此終結了一段海上文壇雅集韻事,也終結了一個傳統文人時代。 陈声聪著的《兼于阁诗话全编(上下)(精)/时光塔》首次將已經很難見到的陳聲聰幾種詩話合集出版,並附入他的詩詞、雜著和傳記等資料,為學者研究陳聲聰這位文化老人提供了一份完整的資料,對研究現代詩詞、人物也具有參考價值。 编辑推荐 陈声聪著的《兼于阁诗话全编(上下)(精)/时光塔》是《兼与阁诗话》《荷堂诗话》等诗话词话及杂著等著作的合集,它为我们保留了当年文坛、诗坛人物的交往、风谊与创作等大量信息,成为今天研究现代文学与人物的重要史料参考。末附有陈声聪先生的诗词作品等。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兼于阁诗话全编(上下)(精)/时光塔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陈声聪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13175854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102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777 |
出版时间 | 2018-04 |
首版时间 | 2018-04 |
印刷时间 | 2018-04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1460 |
CIP核字 | 2017162469 |
中图分类号 | I216.2 |
丛书名 | |
印张 | 32.37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上海 |
长 | 216 |
宽 | 152 |
高 | 62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