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
内容 | 内容推荐 此书为国家教委规划所定高校文科教材。全书本着鲁迅先生写文学史应“长编入手”及顾炎武提倡撰史应“采铜干山”精神,对前出的几种旧教材大破大立,扬弃了旧教材中许多不尽如人意的章节,注意从史的角度立论,通过总结作家作品在文学史发展长河中新的成就与新的特点,探求文学发展长河中新的成就与新的特点,探求文学发展及其变化的客观规律,不仅增添了不少新内容,填补了旧教材的一些空白点和薄弱环节,而且在编写体例上亦有大的突破,同时还提供了较丰富的研究信息,是古典文学爱好者、古文学史研究者及高等院校文科师生的重要参考书和推荐阅读书。 目录 第五编宋代文学 章宋代文学总论 第二章北宋初期文学 第三章欧阳修和北宋部中期文学 第四章苏轼 第五章北宋后期文学 第六章南宋初期文学 第七章际游和杨万里、范成大 第八章辛弃疾以及陈亮、刘过、朱熹等 第九章南宋末期文学 第十章宋代的其他文学式样 第十一章辽金文学 第六编元代文学 章元代社会和元代文学 第二章伟大的戏剧家关汉卿 第三章《西厢记》 第四章元前期杂剧作家群 第五章元后期的杂剧作家 第六章元代南戏 第七章元代散曲 第八章元代诗文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中国古代文学史 3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郭预衡 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上海古籍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3252379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0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
出版时间 | 2019-04-01 |
首版时间 | 2019-04-01 |
印刷时间 | 2018-08-08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I2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