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安娜·卡列尼娜(精)
内容
作者简介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小说家、评论家、剧作家和哲学家,同时也是非暴力的基督教无政府主义者和教育改革家。托尔斯泰出身于名门贵族,享受着优越的家庭条件。他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抚养长大。
托尔斯泰自幼就开始接受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但是他并不喜欢上流社会的生活,他将全部精力与情感寄托于文学创作。他的作品多描写俄国革命时期的人民的顽强抗争,因此被称为“俄国十月革命的镜子”。列宁曾称赞他创作了世界文学中“第一流”的作品。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一个地主的早晨》等。
目录
《安娜·卡列尼娜(精)》无目录
精彩页
第一部
1
所有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每个不幸福的家庭自有其不幸福之处。
奥勃隆斯基家里一切都乱了套。妻子得知丈夫跟从前在他们家的法国女教师有关系,便对丈夫宣称不能跟他在一个家里生活。这种状况已持续到第三天,感觉到痛苦的不仅有夫妻俩,有所有家庭成员,还有全体仆役。所有家庭成员及全体仆役都觉得他们住在一起没意思,任何在客栈偶然相遇的人都比他们——奥勃隆斯基的家庭成员和阖家仆役之间关系密切。妻子待在自己的几个房间闭门不出;丈夫已经三天不在家;孩子们在家里到处乱跑,像丢了魂一般;英国女教师跟女管家吵了架,写便函请女友为她找个新地方;厨子昨天就离开了家,正好是在午餐的时候;打杂的厨娘和马车夫要求清账。
争吵后的第三天,斯捷潘-阿尔卡季奇·奥勃隆斯基公爵——斯季瓦,社交圈都这样称呼他——在惯常的时间,即早上八点钟醒来,不是在妻子的卧室,而是在自己书房的羊皮沙发上。他在沙发的弹簧上翻了一下他那富态且精心保养的身子,就像要久久地再睡上一觉,又抱紧枕头让它贴着脸;但这时他猛地一起身,坐了起来,睁开眼睛。
“是啊,是啊,怎么回事呢?”他想,回忆着梦境,“是啊,这都是怎么回事?对了!阿拉宾在达姆施塔特’设午宴待客;不,不是达姆施塔特,而是美国的什么地方。对,那个达姆施塔特就在美国。是啊,阿拉宾在玻璃餐桌上设午宴,各桌都在唱《Ilmiotesoro》,不,不是《Ilmiotesoro》,比这个更好,还有那些小瓶子,一个个都是女人呢。”他回想着。
斯捷潘·阿尔卡季奇两眼愉快地闪着光,他微笑着沉思起来。“是啊,真好,太好了。当时还有不少极好的东西,让人没法用言语述说,醒了连意思也表达不出来。”这时他发觉一条呢绒窗帘的侧面透进一束亮光,便愉快地从沙发上挪下两只脚,探寻着那双妻子用金色的上等羊皮为他缝制的拖鞋(去年的生日礼物),按照九年来的老习惯,并没起身,只是朝卧室里他身边挂睡衣的地方伸出手去。这时他才突然想起自己为什么没有睡在妻子的卧室,而是睡在书房里;笑容从他脸上消失了,他皱起眉头。
“唉,唉,唉!啊!……”他哀叹着,回想起发生的一切。眼前又一次浮现出跟妻子争吵的所有细节,他毫无出路的困境,以及最让人难受的、他自己的过错。
“是啊!她不原谅,也不可能原谅。最可怕的是,全都是我的错,是我的错,可我又没犯错。这就是整个悲剧所在,”他想道,“唉,唉,唉!”他绝望地评判着,一边回想这场争吵中那些让自己最感沉重的印象。
最让人不快的是起初那一刻,当时他刚从剧院回来,既高兴又满足,手里拿着一个给妻子的大梨,却没在客厅找到妻子;奇怪的是,也没在书房找到她,最后瞧见她在卧室里,手里拿着那张不幸的、败露了一切的便函。
她,总是事事操心,忙忙碌碌,心智平平,他就是这么认为的,这个多丽,手里拿着便函一动不动坐着,带着恐惧、绝望和愤怒的表情看着他。
“这是什么?这个?”她问道,指着便函。
回想到这儿,就像常有的那样,让斯捷潘·阿尔卡季奇难受的与其说是事件本身,不如说是他对妻子这些问话所做的回答。
那一刻他所遭遇的情形,就像人们突然被揭发了某种极其丢脸的事所遇到的情形一样。他没能准备出一副面孔,应付自己的过错被揭露后站在妻子面前这种处境。不是觉得屈、否认、辩白、请求原谅,甚至显得无动于衷,这些都比他当时做的要好!他的脸完全是不由自主(就是“大脑的反射作用”,喜爱生理学的斯捷潘·阿尔卡季奇想到),完全不由自主地忽然露出那惯常的、善良的,从而也是愚蠢的微笑。
他无法原谅自己这个愚蠢的笑。看见这个笑容,多丽打了一个寒颤,好像出自身体上的疼痛一般,继而发作起来,以她那本来的急躁脾性,爆出一连串狠话,跑出了房间……
P1-3
导语
《安娜·卡列尼娜(精)》一部社会百科全书式的文学经典,大文豪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小说中追求爱情与自由,并为自己的追求付出了生命代价的女主人公安娜,被评为具有魅力的女性形象之一。一百多年以来,安娜不断活跃在戏剧舞台、影视荧幕上,深受世界各国读者和观众的喜爱。小说通过两条线索进行,与安娜这一条线索并行的是列文这一条线索。在列文的身上,有托尔斯泰的影子。列文是贵族地主,他看到当时的社会矛盾与社会变革,进行了积极不懈的探索,力图从困境中突围。小说心理描写细腻入微,堪称经典。
内容推荐
本书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代表作品。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一条是安娜与卡列宁、伏伦斯基之间的家庭、婚姻和爱情纠葛;一条是列文和吉娣的爱情生活及列文进行的庄园改革。上流社会的贵妇人安娜,年轻漂亮,追求个性解放、爱情自由,丈夫卡列宁却性情冷漠。与年轻军官伏伦斯基在火车站的邂逅,改变了安娜的生活。伏伦斯基被她的美貌所吸引,热烈追求,最终两人相爱同居。但对儿子的思念及周围环境的压力使安娜陷入痛苦和不安中,绝望的安娜选择了卧轨自杀。小说既揭露了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罗斯上流社会的丑恶与虚伪,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处在社会转型期时所进行的复杂的道德探索和思想探索。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安娜·卡列尼娜(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俄罗斯)列夫·托尔斯泰
译者 译者:于大卫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天津人民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201143156
开本 32开
页数 1080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762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788
CIP核字 2018293198
中图分类号 I512.44
丛书名
印张 34
印次 1
出版地 天津
214
149
68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5000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5 13:1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