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影视文化 |
内容 | 作者简介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主要从事电影电视艺术的研究。成立于1990年,其前身由电影研究所和外国文艺研究所两部分组成,1994年合并成立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丁亚平担任所长。 目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电影电视研究 1/从人民电影到主流大片:新中国电影发展70年张慧瑜 11/传统·类型·观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年来都市爱情喜剧之嬗变与突破杨柳潘骁杨 23/中国电视剧60年的历时性描述:本体、身份和制播张国涛纪君 当下电影研究 31/中国电影的写实精神与现实主义路海波 37/植根现实土壤,创作前景可期——国产写实题材影片现状分析田水泉 47/类型杂糅与审美意趣:国产写实题材电影创作观察张斌宁 55/回溯21世纪以来“走出去”的中国新生代电影杨弋枢 电影电视评论周专题 61/影视艺术与产业的历史巨变——“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论坛摘要韩子勇等 74/影视史学的当下状态与创新发展——“新语境下中国影视史学发展现状及趋势”论坛摘要郦苏元等 85/时代真实风貌和思想印迹的新表现——“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写实精神的回归”论坛摘要路海波等 93/拓展中国电影国际化传播的新路径——“中国电影‘走出去’与艺术电影的发展”论坛摘要黄会林等 101/铸就华语电影新品牌——“华语电影的融合与发展”论坛摘要张思涛等 华语电影互动研究 111/“内地市场、香港制造”:当下华语电影生产模式及其竞争力陈林侠 121/从跨区到共时:“两岸影像世代”形成的可能性谢建华 131/早期香港与内地电影业的互动及启示张承宇 电影史 139/中国电影跨文化传播史梳理中的问题及思考陈晓伟 146/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电影图书出版探析(1918—1938)孙晓天 153/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企业现代化探索员晓明 163/金焰:20世纪30年代银幕男性气质的现代性重塑张彩虹 电视研究 173/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变化与发展张智华 182/改革开放40年都市题材电视剧的类型表征与现代性审美趋向董茜 187/2000年后中国综艺节目的发展——以引进的韩国综艺节目为例姜多亥 境外电影研究 197/近两年(2017—2018)台湾电影产业观察黄钟军庞盛骁 207/类型反刍、微观叙事与疾病隐喻——香港新生代导演的本土化表达康宁 214/跨域的文本:论电影《头号玩家》的复意性叙事实践王雪璞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编,收录了电影电视评论文章20余篇。分为“电影电视评论周专题”“电视研究”“当下电影观察”“电影史”“互联网与影视”“电影理论”等6部分,展现了电影电视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及动向。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影视文化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艺术研究所 |
译者 | |
编者 | 编者:丁亚平 |
绘者 | |
出版社 | 文化艺术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03966897 |
开本 | 26cm |
页数 | 22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23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06-01 |
首版时间 | 2019-06-01 |
印刷时间 | 2019-06-01 |
正文语种 | CHI |
读者对象 | 影视文化研究人员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586 |
CIP核字 | 2019076847 |
中图分类号 | J909.2 |
丛书名 | |
印张 | 14.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84 |
宽 | 209 |
高 | 29cm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4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