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间文化·泛文学·全媒介
内容
作者简介
金惠敏,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位委员。著有《消费他者——优选化与资本主义的文化图景》《优选对话主义》《积极受众论——从霍尔莫利的伯明翰范式》《后儒学转向》《媒介的后果——文学终结点上的批判理论》《后现代性与辩证解释学》《意志与超越:叔本华美学思想研究》等。
王福民,华侨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研究员、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华侨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硕士点负责人。福建省马克思主义哲学重点学科“马克思主义生活哲学”方向带头人,福建省高校理论创新团队“生活哲学”团队核心成员。1985年7月毕业于牡丹江农垦大学政治学专业后留校任教。1987-2001年任教于洛阳市委党校哲学教研室。1999-2000年中国人民大学靠前访问学者,师从陈先达先生。
目录
编 新夷夏之辨研究
作为话语的文化与作为生命的实践——“当代文化”和“现实文化”两个概念对于破除中西文化二元对立思维模式的意义 金惠敏
学术一定要“中国”吗?——对“中国性”的批判性思考 王峰
汉学主义及其争议 赵稀方
中西文论的普遍与特殊之辨 张聪
文化算不了什么 刘宝
“神学”视角:作为中西文化对话的一种基础 丛新强
新时代中国自信视野中的世界文学 刘志兵
对话而非对抗:斯皮瓦克的全球观及其理论特征分析 高丽萍
全球“对话主义”中的文化生产与输出——以国产剧《琅琊榜》为例 闰寒英
从二元对立到多元融合:中国戏曲理论中西之争的演进与出路 刘玲华
第二编 日常生活研究
论民间文学的时间存在形式 户晓辉
“日常生活审美化”与“批判主义”迷误 罗如春
论日常生活哲学语境中的墨子思想 可晓峰
“刚性之美”与审美文化反思 杨晶
文学功用之从审美到娱乐再到“堕落”——对文学“堕落”之维的个案研究及文化探源 闰娜
个人故事,超个人意义——《识字的用途》评介 赵冰
第三编 媒介文化研究
文艺理论的“媒介”发现与艾布拉姆斯文学要素说的当代延展 李勇
数字文化的哲学——《数字化时代的后现代性》述评 林青
康德启蒙的麦克卢汉延伸 陈海
大数据文化的“中国风格”与“中国气派”——《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于我国大数据文化建构的意义 李璐
新关系与新观念——网络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影响简论 王莹
作为话语的抵抗:网络时代流行词解读 程朝霞
“感知操练”:论麦克卢汉的文艺媒介学思想 李昕揆
艺术生产问题:一种断代考察——古希腊人对艺术生产、制作问题的思考 何志钧
第四编 马克思主义的当代议题
马克思历史主体观的辩证旨趣 王福民
存在论哲学的两个向度:马克思与海德格尔自由观比较研究 李志强
实践反思:马克思表达“现实世界”的思维方式 张世远
分工:透析现代生活的棱镜 薛秀军
生产、技术、生态:生活世界的三个维度 许斗斗
内容推荐
本书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金惠敏研究员主编,收录了近几年关于当代世界文化及其理论的前沿性研究成果。本书以文学、文化、媒介为切入点,力图在文学、文化与媒介的互动连接中,融汇贯通间文化、泛文学、全媒介三大主题,并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方法分析当代议题。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间文化·泛文学·全媒介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金惠敏, 王福民主编
译者
编者 编者:金惠敏//王福民
绘者
出版社 中国社会科学
商品编码(ISBN) 9787520338523
开本 16开
页数 37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376千字
出版时间 2019-04-01
首版时间 2019-04-01
印刷时间 2019-04-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文化-文化研究与交流
图书小类
重量 610
CIP核字 2018292211
中图分类号 G112-53,I0-53
丛书名
印张 24.25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71
24cm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98.00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5:5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