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五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1912年清朝末代皇帝宣统退位,内容丰富,包括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史料和历朝历代的人文风情。每一部史书虽然都是独立的,但并不是断开的。它们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延绵发展的历史长河。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由张承望主编,是一本感悟中华历史文化神韵的理想读本。其中所录篇章,均是编者从《二十五史》中精选的一些经典且独立完整的故事,并通过生动有趣的笔法、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的方式,全方位、多层次地将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史实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使读者轻松阅尽上下五千年的人间沧桑,从中汲取睿见卓识,深化、拓展人生阅历。
《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还选配了很多精美的图片,包括战争示意图、帝王画像等,图片与文字互为补充与诠释,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一座真实立体的历史博物馆,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历史,获得更多的视觉感受和想象空间。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思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回望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品味。在先人们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里,史学典籍为数众多, 《二十五史》以涵盖中国历代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而大放异彩。
这本《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由张承望主编,由于《二十五史》内容浩繁,文言文枯涩难懂,很多读者纵然想去研读,也是有心而无力。为此,《一本书读懂二十五史故事大全集(超值白金版)》特别甄选了《二十五史》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按照各部史书的时间顺序分为25个章节,全方位、新视角、多层面地阐述中国历史.简明扼要地勾勒出中国历史演进的基本脉络和发展历程。科学简明的体例、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审美的设计理念、多种视觉元素有机结合,帮助读者从全新的角度和崭新的层面去考察历史、感受历史、思考历史。
传说中的三皇五帝
传说,盘古开天辟地之后,中国进入了“三皇五帝”统治时期。三皇,指伏羲、燧人、神农。五帝,指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传说中,他们不但是天下的主人,而且个个智慧贤明。
伏羲氏,又称包牺氏、庖羲。远古时代,大地荒凉,伏羲出现后,发明了很多有用的东西。他教会人们建造房屋,以躲避风雨和野兽的袭击。他结绳为网,教会人们捉鸟捕鱼。伏羲还根据天地阴阳变化之理,发明创造了八卦,使之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开端。他发明了瑟,创作了很多曲子,让人们在劳动之余,用音乐来驱散疲劳。在后人的眼里,伏羲是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也是远古时代最早的智者。
燧人氏,又称“燧皇”。远古时代,人们过着茹毛饮血的原始生活,到了夜里,漆黑一片,常有野兽袭击。有一次,雷雨过后,树木被雷电点着,引起熊熊大火。燧人氏偶尝被雷火烧烤过的食物,感觉味道极其鲜美。后来他见大鸟用巨喙啄食树虫时树上进出火花,就灵机一动,发明了钻木取火的方法,教会人们用火烤制食物、照明、取暖、冶炼、防御野兽等。人工取火的发明结束了人类茹毛饮血的历史,开创了人类文明的新纪元。后来,人们将燧人氏奉为“火祖”。
神农氏,就是传说中的炎帝。在中古传说中,炎帝是太阳神,也是农业之神和医药之神。传说神农氏见人们整天以打猎为生,而猎物逐渐减少,认为这样下去生活肯定难以支持,于是他遍尝百草,筛选五谷、草药,解决了人们的吃饭、看病问题。为了解决人们的穿衣问题,他种植桑麻,教人们制麻为衣。他又教人们制作陶器和五弦琴,提高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后来,神农氏在尝草药时不幸中毒身亡,而他敢为天下先的进取精神,成为支持中华民族不断发展前进的精神动力。
黄帝,生于姬水,居于轩辕之丘,故姓姬,号轩辕氏。据说,他一生下来就会开口说话,长大后性情聪敏,道德高尚,故被西北游牧民族推举为部落首领,称为“黄帝”。神农氏后期,黄帝率兵征讨那些残暴的诸侯,很多人望风归顺,只有蚩尤不愿归顺。黄帝见蚩尤无恶不作,就与炎帝一起讨伐蚩尤。双方的军队在涿鹿展开决战,蚩尤大败,活捉后被斩首。诸侯纷纷奉黄帝为天子,黄帝开始与炎帝一起治理国家。传说,舟车、文字、音律、算数等都是黄帝发明的。他的妻子嫘祖同样贤明能干,她教民农桑,发明了养蚕、丝织。后来人们将炎帝、皇帝尊称为华夏文明的始祖,将嫘祖尊为“桑蚕之神”。
颛顼,姓姬,号高阳氏。相传他是黄帝的曾孙,在他二十岁时,黄帝因其聪明有谋略,将首领之位传给了他。颛顼即位后,进行了宗教改革,禁止人们信奉巫邪鬼神,强令人们信奉黄帝一族的教化,从而促进了民族之间的融合。在他的统治下,天下太平,中国的疆域面积又扩大了许多。因颛顼生前崇尚玄色,故后人尊他为玄帝。
帝喾(ku),姓姬,史称高辛氏。相传帝喾生于西海之滨,他的母亲因脚踏巨人的脚印而怀孕,然后就生下他来。他少小好学,年纪轻轻就负有盛名,十五岁就被颛顼选为首领之位继承人。帝喾在位时,根据四时变化,划分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气来从事农畜活动。他仁慈而有威严,在位七十年,天下悦服,人们在他的领导下安居乐业。帝喾死后,立儿子挚为帝。挚统治不力,死后由弟弟放勋继承了王位,是为尧帝。
尧,姓尹祁,号放勋。他博学多才,恭谨仁义,勤奋简朴。传说他继承帝位后,仍旧与民众生活在一起。他同大家一样,穿粗布衣服,吃粗饭杂粮。他制订了四方的方向,规定了一年的天数,为农业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尧统治时期,各民族团结如一家。尧年老时,看到自己的儿子不适合继承王位,就让各部落首领从民间选拔贤能之人,大家推荐了舜。尧对舜进行考验后,就将王位传给了他。
舜同尧一样,也是一个贤明能干的君主。关于他的故事,我们接下来详细讲述。
谦逊仁义的舜
舜,姓姚,名重华,生于冀州(当时冀州包括今河北、山东、山西),为五帝之一。
舜自幼丧母,他的父亲瞽叟是个性格顽固的盲人。后来父亲续娶,又有了个儿子象。为了维持全家人的生活,舜很小就要辛苦操劳。他的父亲宠爱后妻,溺爱幼子,三个人看舜不顺眼,因此都想杀死他。虽然全家人都对他不好,但是舜却从不反抗。父亲想杀死他的时候,他就躲起来,等到父亲心情好了,再出来认错。周围的人都认为舜是一个品行高尚的人。
尧年纪老了,他见自己的儿子朱丹行为恶劣,不适合继承王位,于是就征求大臣们的意见,让他们推荐一个贤良的人,大臣们一致推荐了舜。尧决定考验一下舜,就让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嫁给了他,给他修建了粮仓,还给了他很多牛羊。舜娶了尧的两个女儿后,虽然地位提高了很多,但是他比以前更加恭谨了。舜在历山耕种的时候,很多人都前去追随他。周围的百姓受到他的感召,都变得极其谦让,从来没有人因为财物而与别人起过争执。
舜的后母和象看到舜如此好运,非常嫉妒。他们和瞽叟一起,三番五次想害死舜。有一天,他们让舜上屋顶修理房子。舜刚顺着梯子爬上屋顶,瞽叟他们就将梯子抽去,在下面点起了火。舜在屋顶上看到下面起火,赶忙寻找梯子,但是梯子没了。当时,舜身上除了两个随身携带的斗笠,什么都没有了。他急中生智,两手拉着斗笠,像鸟儿张开翅膀一样,从屋顶上飘了下来。瞽叟几人看他毫发无损,都目瞪口呆。
瞽叟和象不甘心失败,又让舜去挖井。舜知道父亲他们没安好心,在下面挖井的时候,在旁边又挖了一条通道。果然,舜刚挖好通道,瞽叟和象就在上面开始往井里扔石头。他们用石头填满井,认为舜必死无疑,就高兴地回家了。舜在下面,听到上面有人扔石块,就从通道里钻了出来。
象回到家中,得意洋洋地对父母说:“这次哥哥准死了,现在咱们可以瓜分他的家产了。”三个人就兴冲冲地朝舜的屋子走去。他们打开舜的房门,发现舜正坐在床边安静地弹琴呢。象不好意思地说:“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我正在想你呢。”舜回答道:“你来得正好,我也想你啊。”瞽叟和象见舜每次都能安然逃脱,以为他有神灵相助,再也不敢暗害他了。舜仍然像以前一样,和和气气地对待他们。尧听说后,认为他既踏实能干,又品德优良,决定将首领的位子让给他。这种通过选举的方式选拔领袖的做法,历史上称为“禅让”。
舜继位后,选拔贤人,带领百姓发展生产,又制订了典礼之法,很快就实现了天下大治,老百姓都非常爱戴他。尧死后,舜想将首领的位置让给尧的儿子朱丹,但是人们都不赞成,都跑来归顺他,舜才正式当上了首领。他当上首领后,对瞽叟仍旧如以前一样孝顺,象改过自新后,他还将其封为侯。
舜到老的时候,见自己的儿子品行不佳,就像尧一样,将首领之位让给了治水有功的禹。尧舜禹三人将全部精力都奉献给了天下百姓,因此,后人称他们为历史上的有德之君。P1-4
历史不但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史,也是一部有思想、有灵魂的生活史和奋斗史。中华民族是一个勤劳智慧的民族,回望过去五千年的历史,每一处都值得我们去感受、去品味。在先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里,史学典籍为数众多,《二十五史》以涵盖中国历代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而大放异彩。
《二十五史》是中国历代二十五部纪传体史书的总称,包括西汉司马迁的《史记》,东汉班固的《汉书》,南朝宋代范晔的《后汉书》,西晋陈寿的《三国志》,唐朝房玄龄等人的《晋书》,南朝沈约的《宋书》,南朝梁萧子显的《南齐书》,唐朝姚思廉的《梁书》和《陈书》,北齐魏收的《魏书》,唐朝李百药的《北齐书》,唐朝令狐德菜等人的《周书》,唐朝李延寿的《南史》和《北史》,唐朝魏征等人的《隋书》,后晋刘昀等人的《旧唐书》,宋朝欧阳修等人的《新唐书》,宋朝薛居正等人的《旧五代史》,宋朝欧阳修的《新五代史》,元朝脱脱等人的《宋史》、《辽史》、《金史》,明朝宋濂等人的《元史》,清朝张廷玉等人的《明史》,民国时期赵尔巽等人的《清史稿》,共二十五部史书。其中,除了第一部《史记》是通史之外,其余二十三部皆为断代史。这些史书的作者有的是朝廷史官,有的是史学大家。这些书之所以能代代相传,被人们所认可,不但是因为它们坚持了史料的真实可靠性,也因为它们具有较高的艺术和文学价值。例如司马迁的《史记》,不但语言精练,而且在描写人物的时候,细腻生动,很多地方都惟妙惟肖,有呼之欲出之神韵。
《二十五史》上起传说中的黄帝,止于1912年末代皇帝宣统退位,内容丰富,包括了大量的政治、经济史料和历朝历代的人文风情。每一部史书虽然都是独立的,但并不是断开的。它们环环相扣,紧密相连,共同组成了中华民族延绵发展的历史长河。普及历史知识,学习历史文化,对于处于振兴时代的中国人来说,意义非凡。学习《二十五史》,不但可以丰富我们的知识,还可以让我们开阔眼界。通过探究历史发展与国家兴亡规律,总结经验教训,我们还可以为自己的人生找到更好的定位。
由于《二十五史》内容浩繁,文言文枯涩难懂,很多读者纵然想去研读,也是有心而无力。为此,我们本着为广大读者提供一本通俗历史读物的思想,从《二十五史》中精选了一些经典的且独立完整的故事,通过生动有趣的笔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将影响中国社会发展的重大史实一一展现在读者面前。
考虑到读者阅读、欣赏、拓展知识等各方面的需要,本书选配了很多精美的历史图片,包括战争示意图、帝王画像等,以便读者在阅读的同时,对故事有一个更加真实、直观的了解。为了保证阅读的趣味性,我们在编辑此书时,选取的主要是那些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领域较有知名度的人物。为了保证读者对中国历史有一个连贯、全面的了解,那些大家所不熟悉的,但是具有较强的个性或代表意义的人物和事件,我们也有选择地收录其中。
研读历史,那些远去的脚步和身影,更能让后人奋起直追。让我们在品味前人的智慧和神韵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