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明清小说功能性叙事研究 |
内容 | 作者简介 杨志平,江西新余人,文学博士、博士后,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小说与小说批评。2005年9月至2008年6月师从谭帆教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4年7月至2018年1月,在傅修延教授指导下,在职进行博士后合作研究。己在《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明清小说研究》《红楼梦学刊》等核心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出版独著1部、合著1部。主持完成.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各类项目多项,目前正主持及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多项。 目录 ,章 导论 1 一、何谓“功能性叙事”? 1 二、功能性叙事与俗套化叙事 4 三、功能性叙事与小说叙事模式 7 四、功能性叙事的主要形态 11 第二章 明清小说中的“王婆”及其叙事功能 21 一、“王婆”溯源 21 二、明清小说中的“王婆” 23 三、明清小说中“王婆”的叙事功能 29 四、“王婆”人物设置的小说史意义 33 第三章 明清小说中的包公身边公人及其叙事意味 43 一、晚清包公系列小说中的公人形象 43 二、晚明包公系列小说中的公人形象 48 三、包公身边公人的叙事意味 55 第四章 明清小说人物状貌的功能性叙事取向——以《三国演义》为例 61 一、刘备之貌及其叙事意义 62 二、关羽之貌及其叙事意义 68 三、张飞之貌及其叙事意义 74 四、诸葛亮之貌及其叙事意义 81 五、小结 87 第五章 《水浒传》的功能性叙事 88 一、《水浒传》的功能性人物叙事 88 二、《水浒传》的功能性场景叙事 100 三、《水浒传》功能性物象叙事 111 第六章 《西游记》的功能性叙事 127 一、《西游记》功能性场景叙事 127 二、《西游记》的功能性物象叙事:以物象“风”为例 146 三、《西游记》的功能性听觉叙事 155 四、《西游记》的功能性插图叙事 162 五、小结 183 第七章 《红楼梦》的听觉叙事——兼论其中的功能性叙事 185 一、听觉叙事与情节演述 186 二、听觉叙事与人物塑造 191 三、听觉叙事与深度寓意 198 四、听觉叙事与其他问题 202 参考文献 206 附录 以稗官说稗官——论明清小说文本中的小说批评抑或“元叙事” 208 一、明清小说文本批评的主要形态 209 二、明清小说文本批评的渊源流变 212 三、明清小说文本批评的主要内涵 217 四、明清小说文本批评的主要价值 228 后记 233 内容推荐 本书所谓“功能性叙事”主要表现为两端:其一为围绕小说叙事过程中反复出现的人物、场景、物象、行动等诸要素而展开的相应叙事,其看似对主体情节叙事无关紧要,实则从叙事逻辑或者情节链条而言却是不可缺失的;其二为有违事理与情理逻辑的失实性叙事,在小说家而言或许不以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明清小说功能性叙事研究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杨志平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科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030577818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34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00 |
出版时间 | 2018-06 |
首版时间 | 2018-06 |
印刷时间 | 2018-06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420 |
CIP核字 | 2018126501 |
中图分类号 | I207.41 |
丛书名 | |
印张 | 1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北京 |
长 | 240 |
宽 | 170 |
高 | 1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8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