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业余者说(精) |
内容 | 作者简介 王人博,法学家,中国政法大学教授,《政法论坛》主编。中国法学家少有的深具人文精神与批判精神的学者。主要著作有:《法治论》(1978—2014影响中国十大法治图书)《权利论》《孤独的敏感者》《法的中国性》(中纪委2014年度推荐图书,凤凰网2014年度十大好书,《法制日报》2014年度十大法治图书) 目录 I 聆听鲁迅 一个绕不开的身影 平淡的机缘 他在孤独处存在 做文者 纠葛于悖论中的战士 醒与梦,人与鬼 “为别人”,还是“自己玩玩” 自我与他者 竹内好的鲁迅 …… II 表达的技艺 III 表达的语境 IV 政制与国性 V 江湖:一种理解中国的方法 后记 内容推荐 《业余者说(精)》呈现了作者王人博多年来在从事学术和教学之余的阅读和思考。书稿命名所谓“业余者”,既是表明了作者的自谦,也是作者志趣的体现;同时在这里,业余并非专业的缺乏,而是专业之外的另一种抵达知识的可能,甚至是对专业的超越。现代性带来了学科之间的严格分野,专业化是其发展的必然结 果。这一结果,一方面使每一门学问都成了科学,另一方面也使得不同学科之间筑起一堵堵厚墙,各自都自觉把智慧的触角龟缩在墙内,对墙外的任何事物都克制好奇心,并保持着一种专业的冷漠。作者在书中通过对以庄子、鲁迅、竹内好为代表的经典文学作品的研读,进而讨论人文社科学术研究中的相关方法和方式的共通性,以及如何进行跨学科研究;通过对一些经典影视作品的阐释,进而探讨学术写作中的“表达的技艺”、“表达的语境”;通过对语境、习惯法、现代性等概念的展开研讨,进而探讨如何理解事物的价值和意义,如何理解历史,如何做一个学术研究中的问题中人。进而,作者提出,无论是学科之内的专业研究,还是跨学科研究,学者和知识分子并不仅仅依赖专业而存在,他∕她 首先是个以“智”为业的人,“求智”是其人生目标。以智为业, 就无须选择专业立场,而要持有一个“智性”的视角,要有中国的“主体性”这一维度。本书行文从容,富儒雅气息,虽是纯学理的探讨,却没有学术生产的枯燥;在个体心声坦露的同时,对历史有独特的观照,强调语境和内在立场,而不是拘泥于概念。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业余者说(精)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王人博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9807625 |
开本 | 32开 |
页数 | 223 |
版次 | 1 |
装订 | 精装 |
字数 | 160 |
出版时间 | 2018-07 |
首版时间 | 2018-07 |
印刷时间 | 2018-07 |
正文语种 | 汉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学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338 |
CIP核字 | 2018058805 |
中图分类号 | C53 |
丛书名 | |
印张 | 7.625 |
印次 | 1 |
出版地 | 广西 |
长 | 217 |
宽 | 153 |
高 | 20 |
整理 | |
媒质 | 图书 |
用纸 | 普通纸 |
是否注音 | 否 |
影印版本 | 原版 |
出版商国别 | CN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49.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