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颜真卿及唐代书风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唐代是中国书法的鼎盛时期,随着新材料不断出现,对唐代书法的研究也不断更新。《颜真卿和他的时代》集中展示了唐代书法研究中新的进展与成果。书中15位作者,包括书法理论、书法史专业的研究者、唐代史、书画鉴定领域的专家学者。关注唐楷、章草、唐碑、墓志书、“唐尚法”等唐代书法的方方面面,聚焦了代表整个唐代书法风貌的颜真卿,他的篆籀气,尚法的精神,名作《祭侄文稿》…… 目录 编者序一谭振飞 编者序二王客 导读 专访 邱振中:“失传”的经典及其他谭振飞龙友001 新观点 唐朝的皇帝为什么热爱书法尹吉男009 穷源竟流:唐代书法的再认识陈忠康021 怀素《自叙帖》随想045 ——东京国立博物馆观展有感陈海良 新发现 唐代墨书《田行墓志》考析杨建虎059 北朝中的“唐法”滥觞张彪077 研究 《古诗四帖》与晚明鉴藏家的“张旭”概念邱才桢091 孙过庭与书法的谱系丘新巧109 长安到洛阳:简论墓志书写中的“唐宋转型”龙友125 李阳冰事迹新考衣雪峰137 大雅久不作143 ——关于“颜体”书风的思想内涵考察杜浩 唐代敦煌草书写本书貌分类浅释陈钝之153 新视野 唐研究中的书法史研究进展167 ——与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副主任史睿研究员笔谈祝帅 现象 说不完的颜真卿祝帅177 日常书写传统的失落陈亦刚195 当代书坛20家创作谈 唐楷以法度严谨成为史上楷书的顶峰时期王佳宁199 “唐尚法”随想王客200 唐法是晋韵在唐代的持续影响王晖201 客观看待“尚法”这一历史印象龙友202 疾与缓杨建虎203 《古诗四帖》的书写节奏张机204 不拘泥于唐人的法度张利安205 唐人的“法”张海晓206 《古诗四帖》:独树一帜的大草经典张雄华207 唐代的章草陈明之208 唐人之于书法史似有终结者的意味陈春辉209 唐楷结构关系线尚天潇210 唐碑临池管见周峰211 唐太宗李世民与王羲之书风庞现军212 唐代书家中尤推颜真卿郭建党213 颜真卿的笔法、结体与影响唐楷之214 律历融通与豁然心胸萧庆祥215 “唐法”是中国书法的高峰之一舒鸣216 唐风晋韵技道高标谭文选217 颜真卿楷书体现了大唐繁盛的风度熊曦218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颜真卿及唐代书风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谭振飞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信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17092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15000 |
| 出版时间 | 2020-01-01 |
| 首版时间 | 2020-01-01 |
| 印刷时间 | 2020-01-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书法篆刻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J292.112.4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