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向君子借智慧(附光盘)/文明之旅
内容
编辑推荐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组编著的《向君子借智慧》为“文明之旅”系列图书(共三本)之一,根据中央电视台人文类品牌栏目《文明之旅》的节目内容润色整理而成,其特色在于国内权威文化专家学者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众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具时代和现实意义。本书由CCTV人文品牌栏目《文明之旅》联合全国最文化导师团队为您讲解儒家智慧的现代启示。由余秋雨、杜维明、刘梦溪、于丹、楼宇烈、蒙曼、王立群、纪连海、康震、郦波、杨琪、王杰、彭林、李汉秋主讲。

内容推荐

东西方文明的相互交流,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怎样的改变?今天我们学习国学,有哪些现实意义?“君子”一词被提及达一百多次,那么究竟什么样的人是君子,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何能够成为一位君子呢?悠闲的生活究竟离我们的生活有多远?忙碌真的是我们的不二选择吗?……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组编著的《向君子借智慧》根据中央电视台人文类品牌栏目《文明之旅》的节目内容润色整理而成,其特色在于国内权威文化专家学者团队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大众讲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极具时代和现实意义。本书主要向读者提供中国儒学文化对现实生活的影响和启示,主要包含三大部分的内容:第一,儒家文明与西方文明的交流;第二,儒家智慧对现代人在为人处世方面的启示,如礼仪、孝道等;第三,古代著名文化人物的智慧,如孔子及其弟子、诸葛亮、岳飞等。本书的主讲者有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河南大学教授王立群、文化学者余秋雨等。

目录

前言:文明之旅,文化之旅

余秋雨:文化的隐忧

杜维明:儒家核心思想“仁”的当代价值

杜维明:儒家传统与文明对话

余秋雨:两岸文化环境观察

于丹:文化的差异与融合

刘梦溪:国学与传统文化

楼宇烈:书院的启示

于丹:向君子借智慧

鲍鹏山:孔子和他的弟子们

于丹:庄子的智慧

梅毅:成语里的韩信

蒙曼:《出师表》里品孔明

王立群:妙品花木兰

纪连海:状元那些事儿

蒙曼:名相狄仁杰

康震:明明白白话李白

蒙曼:《满江红》里品岳飞

郦波:评说《曾国藩家书》

杨琪:真假唐伯虎

杨琪:画坛奇才郑板桥

于丹:生活的艺术

王杰:为人处世的儒家智慧

楼宇烈:做人与修身

彭林:家风抵万金

于丹:教育心得

彭林:礼乐与教化

彭林:礼仪之邦说礼

彭林:礼仪之邦说礼之仪表

李汉秋:孝道古今谈

于丹:交友的学问

李汉秋:说诚信

试读章节

余秋雨:两岸文化环境观察

2011年6月,分别了几百年之久的《富春山居图》的两部分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合璧展出,这是中华文化传承史上一个重大事件,这一事件所引起的轰动是很多人都没有想到的。中华文化在台湾的传承与发展是怎么样的呢?

《富春山居图》与文化融合

刘芳菲:《富春山居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之前,特意邀请您到那里做过一次解说、讲解,您还记得台湾民众最感兴趣的是什么问题吗?

余秋雨:这个要分为两部分来讲,一个是事件本身,一个是这幅画本身。大家都知道《富春山居图》被一个特别爱它的老先生珍藏,老先生去世时指明要这幅画来陪葬,烧这幅画的时候,他的侄子把它抢出来,结果它就烧成了两半,结果这两半各自有自己不同的命运,在世间走了几百年。我借它们在台北见面这件事情,用一种拟人化的比喻来解说,它们就像一对夫妻,就像一个家庭,在一场大火当中失散了,但都不知道对方还活着,都不知道对方有着非常曲折的经历,直到几百年以后才知道对方还活着。平常它们只是各自在收藏家的樟木箱里边做一点梦,对方是怎么回事,万里河山是怎么回事,它们不知道。但是现在知道了,然后有机会又在一个地方相遇,我觉得这是一个很重大的缘分。所以我在台北讲,只要有条件的华人,买机票来一次台北,看看它们相会两个月的非常动人的景象。之后它们各自又会回归到自己的收藏地,这不要紧,见面就是一种幸福,因为文化传承太难

了,能够留下一半都不容易,何况两半,尽管中间烧掉一点,但是还是留存着,所以这是一件非常动人的事件。当然,我还给他们解释,这幅绘画本身就是一个里程碑式的代表作,它代表了文人画以山水画入主画坛,在中国美术史上有非常高的地位。

文化能够传承到今天,其实是非常非常难的,它的路比我们文化史家想的要复杂,《富春山居图》具有这个象征性,现在它的两半合在一起,它们终于在互相呼应了,分了那么久以后,又在海峡两岸相见,这个象征性让大家感到某一种温暖,感到一种审美价值。

刘芳菲:在两岸之间有正式文化交流之前,您的作品已经在台湾获得了很大的认同,这是他们对文化的一种爱的体现。大概在上世纪90年代初,您的书《山居笔记》,还有《文化苦旅》就已经获得了台湾畅销书的第一名。

余秋雨:我觉得这是很说明中华文化的一种非常特殊的力量。当时两岸还没有交流,但是他们在投票评选最佳书的时候,八十多位教授,两次都把我评成第一名。他们的政治观点都不一样,但是这些教授把票投给了一个他们完全不熟悉的土地,原因只有一个——文化。所以当政治上还有隔阂,经济上还有某种争夺的时候,文化所起的作用应该是融合。现在我们的文化经常会制造某种对立,某种仇恨,这正好和文化的本意正好相反,所以我不是很赞成像亨廷顿先生所说的文明的冲突这样的观点。我认为,只要是文明,它的对立面就是野蛮,就是邪恶,文明本身没有尖锐的冲突,不管哪一种格局的文明,都应该有融合的可能,有散播爱的光辉的可能,更何况我们同在中华文化里。

我想,文化有一种超越政治、经济以及很多其他历史原因的巨大的力量。我曾经当着很多台湾朋友的面讲过这样的事情,他们一直以为大陆的文化是非常糟糕的,当年我们从《参考消息》里面看到台湾的一些文稿、文告,这些文告里边的文字都是半文半白的,像文言文一样,我当时想,台湾怎么把文学搞成这个怪样子?中国文化真的被他们糟蹋了,怎么变成这样奇怪的东西?自从有一次在大学图书馆看到了白先勇先生的小说,看到了余光中先生的诗,看到了三毛的散文,我才大吃一惊,马上就感觉到这文化是一下子就能够沟通的,中华文化是我们精神交流的一条河。所以我后来见到余光中先生,我在香港的一座山上,他正好看到我的散文,两句话就成了好朋友,到现在也是好朋友。至于和白先勇先生呢,我们聊了几句昆曲,他特别喜欢昆剧,我正好是研究中国戏剧史的,一下就完全融合在一起了。以前的各种各样的不了解、隔阂,就消失在几句话语之间,这个话语就是文化话语。所以我总觉得,就像古代武侠中两支队伍见面的时候,要用一种暗号、一种密码来沟通,文化就是一种密码,是人和人沟通的密码。在这点上我觉得,中华文化是这样,世界文化也是这样,在文化的旗帜下,人类会有更多

的沟通,有更多精神上的融合。

尊重与伤害

刘芳菲:同根同源的文化,在不同的地域各自生长着、发展着,而且它们所用的表达方式可能不一样,但是是有密码的。听说您去台湾做讲演的时候,您所在的这个宾馆,整个一楼柜台变成了大书摊,卖的就是您的书。

余秋雨:它是展览,不完全是卖。我入住的这一天,酒店的橱窗里边放的就是我的书,而且我的介绍、我的照片,都是酒店做的,而不是出版社做的。进到大堂,大堂经理非常恭敬地对我,为什么呢?当然,他可能读过我的书,最重要的是,他说,林怀民先生来过了,他在你的房间里面放了很多很多花。他们对文化是那么讲究仪式,那么讲究美,当知道林怀民先生来过时,酒店的大堂经理和服务员对我就分外尊敬。然后傍晚的时候,我在大堂会客的地方看到一个老人安静地坐着,那就是白先勇先生,他来看我了。这样一种文化气氛,让我产生一个感觉,这个感觉就是,同样是中华文化,我们分开了很久,但是我们一下子就能够沟通,尽管它们在呈现的方式上还是有差别。我觉得台湾文化有一点是值得大陆学习的,就是他们对文化的高度尊重,这一点我们是不太够的。尽管他们有很多政治纷争,互相骂来骂去,但是很少有人会去骂文化人,如果哪个报纸骂白先勇、余光中、林怀民,就会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很差。这和我们有点不一样,我们好像特别喜欢作弄一些大的歌星、作弄一些大的主持人、作弄一些大的导演,包括作家。我们喜欢折腾这些人,让他们无地自容。由于文化界骂来骂去,老百姓对他们也看低了,满脑子想到的都是他们的绯闻。平心而论,我不认为台湾的文化生态都是好的,但是在这一点上,是值得大陆学习的。

有一次我眼睛里面进了一粒沙子,我在台湾找了医院,让护士帮我洗洗,这是很小的病了,也谈不上病,算是很小的麻烦。那天我正好在台北参观了一个法国的现代派艺术,奥赛艺术馆的一次展览,参观展览以后,提着一个口袋,里面装着说明书,不管我坐出租车、搭计程车还是到医院里边和护士见面,他们一看我的袋子,就说我看过奥赛艺术馆的展览了,他们还会和我讨论,法国现代派你最喜欢哪个画家,我的看法和你有点不一样,我认为那个更可爱一点。这种气氛,我觉得与对文化的尊重有关,这种尊重文化的气氛对于孩子、对于学生都会带来某种熏陶,我觉得这是我们大陆文化的一个欠缺。P24-31

序言

文明之旅,文化之旅

今天的中国正以空前的热情拥抱着现代社会的工业化与全球化,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和速度已经成为这个时代最令人瞩目的现象之一。伴随着中国产品走向全球,来自世界各地的产品和技术也在丰富着我们的生活。今天,麦当劳、好莱坞大片和韩剧已经成为许多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不过,同样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年轻人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陌生更加令人惊讶。在时代的快速演进中,我们的传统文化逐渐被淡忘,端午节菖蒲和艾叶的芳香气息从大多数家庭中消失了。

然而,这并非我们为了现代化必须要付出的代价。因为传统文化不是一类知识,而是一种血缘——一个民族世世代代得以辨认出自己的血缘。人只有存在于历史文化传统中,才是一个完整的现代人。因此,在公众文化层面搭建现代文明与传统文化的关联,恢复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聚精神力量和文化资源,就成为摆在电视人面前一个义不容辞的职责。

在这样的背景下,《文明之旅》于2010年12月1日开播,它是CCTV-4(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重点打造的国际化人文类访谈专题节目,选题均围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开。创办《文明之旅》这个栏目,既符合央视中文国际频道“传承中华文明,服务全球华人”的频道定位,也符合中文国际频道“新闻+文化专题”的外宣定位。《文明之旅》每周一晚与海内外观众见面,时长45分钟,每期邀请一位文化学者做客演播室,就一个文化专题进行深度访谈,让广大观众尤其是年轻人深入了解中华传统文化。我们深知,在电视媒体“娱乐化”的今天,打造这样一档主题严肃、内容精深的文化类节目,对电视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所以经过深入分析研究和不断探索尝试,我们最终找到了文化访谈类节目面对挑战的核心竞争力,那就是——“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文明之旅》栏目的全体同仁认为,传统文化类节目要树立起响亮的节目品牌,就需要具有大胆的创新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坚守文化品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方面做出大胆探索,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推向世界,充分彰显民族自尊与自信。传统文化类访谈节目一方面要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弘扬和传播提供平台和渠道,另一方面也要积极探索有温度、有新意的电视表达,用“雅俗共赏”的文化内容和“深入浅出”的电视化方法,唤醒深藏于中国人心灵深处的传统文化情结。

经过三年多不断的试验和摸索,《文明之旅》栏目的收视率和美誉度大幅上升,社会影响力也逐渐显现出来。近期央视总编室的一项统计数据显示:在全国256个访谈节目中,《文明之旅》以5.59的市场占有率在文化类访谈节目位列第一。可以说,通过三年对“雅俗共赏,深入浅入”理念的摸索和实践,《文明之旅》已经从收视低谷中走出,成为一档“叫好又叫座”的传统文化类访谈节目。这既源自广大观众对我们的厚爱,也彰显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明之旅》栏目开播四年多来,不但受到思想文化界专家的好评,也深受海内外广大受众的欢迎,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走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不过,电视尽管具有覆盖面广、影响大的优点,但由于实时传播的特点,使观众深入思考和回味受到一定限制,这就需要利用图书作为载体,对相关电视内容进行二次传播。为了满足广大观众的阅读需求,我们精选了本栏目一些内容,与北京时代华文书局合作出版本栏目的同名图书,使书籍与电视栏目的播放互相配合、相得益彰,更好地弘扬和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本书的出版,有幸得到中国现代文学馆原馆长、老舍之子舒乙先生的推荐。舒先生用凝练的语言道出了中华文化的属性:“中华文化是延绵不断、从未断代的;中华文化是多民族共同缔造的;中华文化依托古代哲人的经典哲理,独成体系,有强大内聚力,又有辐射力;中华文化有审美的天性,书画、篆刻、瓷器、丝绸等变实用为艺术,享誉世界。”先生还总结了我们节目的五大特点:“一、主打文化,难能可贵;二、重视质量,精心策划;三、形式活泼,深入浅出;四、主持素质高,可听可信;五、传布世界,广为收视。”看到舒乙先生这样的评价,我们非常感动。对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热爱,让我们一直坚持创作精品节目为广大观众服务,这既是我们作为电视人的职业操守,也是我们作为中国人的义务和荣光。

今天,《文明之旅》栏目已走过四年多的历程,我们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因为植根于煌煌五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她博大精深的内容为我们的创作提供了不竭的源泉和深耕细作的空间。我们相信,有广大观众的厚爱和关注,有各界文化大家的倾情参与,《文明之旅》一定会在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上做出更大的贡献。“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栏目组同仁将继续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广大观众奉献出质量更高的文化产品,来回报所有关心栏目发展的观众和朋友的厚爱。

值本书出版之际,一并向所有支持我们的朋友表示深深的谢意。

中文国际频道总监助理 张 恒

2015年8月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向君子借智慧(附光盘)/文明之旅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译者
编者 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文明之旅栏目组
绘者
出版社 北京时代华文书局
商品编码(ISBN) 9787569903072
开本 16开
页数 271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255
出版时间 2015-10-01
首版时间 2015-10-01
印刷时间 2015-10-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中国哲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496
CIP核字 2015136511
中图分类号 B222-49
丛书名
印张 18
印次 1
出版地 北京
240
165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6:0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