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新时代新闻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新疆乌鲁木齐人。学术兼职教育部新闻学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复旦大学信息与传播研究中**术委员、天津师范大学兼职教授、中国新闻史学会常务理事。 目录 编 时 代 话 题 新时代新闻学若干问题辨析\t3 从学术生态看新闻学的形势与任务\t19 再谈马克思主义的新闻观与历史观\t28 “小方是谁?”\t46 ——兼谈当下新闻研究的一些学风问题\t 第二编 理 论 视 野 重塑新闻魂——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再审视\t61 专业性还是人民性——新中国新闻业断想\t87 一波三折——中国传播学百年发展历程\t103 世道人心——重思现代中国及其传播学\t131 形塑意识形态——符号与政治的名实之辩\t152 第三编 在历史中思考 新中国与新文化\t169 文化自觉视野下的中国共产党新闻传统\t201 国家建设与民国报业\t217 新记《大公报》与文化政治\t229 从历史虚无到价值虚无\t243 学术与政治:传播学哪儿去了\t253 第四编 从记者到学者 学南振中,当好记者\t261 附:既读书,又看报:与研究生谈读书\t270 重读斯诺《西行漫记》\t276 读“天珠”,谈新闻\t281 范敬宜与清华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述略\t289 培养有梦想、有灵魂、有文化的中国记者\t299 我们需要这样的新闻学院院长\t304 第五编 学风与文风 走出“八十年代”:学术何为\t前沿安在\t311 附:以中国为中心,以中国为方法\t330 精神开放天地宽\t346 青年学人书序十则\t349 学术笔谈之主持人语四则\t395 一语天然中国梦\t402 学界也当改文风\t411 追忆一次阳光灿烂的学术会议\t418 后记 \t424 内容推荐 总书记把新闻学提到靠前的高度,与哲学、历史学、经济学等10门大学科并称为“具有支撑作用的学科”。本书适应新时代对新闻学的呼唤,以坚持实事求是,践行中国道路,发展中国学派为宗旨,通过对理论梳理、历史回顾、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以及学风与文风四个方面的阐述,从实践到理论,从历史到未来,为新时期的新闻学构建了宏大而有体系的框架,具有学术启示意义和参考价值。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新时代新闻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李彬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302524878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426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1 |
| 首版时间 | 2019-05-01 |
| 印刷时间 | 2018-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社会科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G210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3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98.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