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5
内容
内容推荐
本书力图通过现代文化与现代文学、文学史新论、巴蜀文学重读、对视与争鸣、现代文学档案等栏目,在更广阔的学术平台上整体把握20世纪的中国文学与文化,以强化问题意识、倡导学术锐气,极富学术价值。
作者简介
  
\t李怡,男,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四川大学文学院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先后出版多部学术专著,发表学术论文若干。



\t毛迅,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教授,兼任中国高校影视艺术教育学会常务理事、四川省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等。1982年毕业于四川大学中文系,考入南京大学中文系攻读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师承陈瘦竹、叶子铭、许志英先生等。1984年到四川大学中文系任教。近年来在广播电视、文化产业等领域取得一系列研究成果。
目录
  
\t特稿



\t诗是独立而鲜活的生命——巴黎第七大学宇乐文教授访谈



\t新视界



\t夏衍作为知识人的纯粹与不纯粹——关于知识人问题的一个知识人的自我对话



\t沈从文的神性思想与庄子的精神联系



\t叶君健《山村》中的革命历史叙述与海外传播



\t华语电影中的东南亚移工形象与全球资本权利再现——以《台北星期天》、《爸妈不在家》为例



\t“大文学”视野



\t从民族国家的现代性成长史来看《菊英的出嫁》的主题批评史



\t泰东图书局与早期新文学的空间拓展



\t“战时经济生活”视野中的“未完成”文本——再论李劼人长篇小说《天魔舞》



\t海派报刊中张爱玲的三重形象建构



\t“新眼光”与“新方法”:胡适的《诗经》研究



\t从白话文学的整体视角重审诗之防御战——以《诗之防御战》、《谭诗》、《再谭诗》为考察中心



\t《文学季刊》和1930年代的“学院”与“文坛”



\t现代文学家的词体变革之争及其文学史意义——以“词的解放运动”为中心



\t抗战文学研究



\t稀世珍品:杜运燮所佚组诗《机场通讯》



\t田园·抗战·爱欲:综论常任侠的新诗创作



\t边地风景体验与李霖灿游记散文创作



\t共和国文学研究



\t略论夏志清的“革命观”——以《中国现代小说史》为考察中心



\t文学的政治性书写及其评价——以张志民“十七年诗歌”为例



\t“技巧”与形式的意识形态——重读1980年代“现代派”的一个角度



\t学人·著述



\t“蜗牛”还是“图钉”?——从世俗生活的角度看朱安的“不幸”



\t意义与方法:中国现代通俗文学的学术史意义再呈现——评《民国文化与文学研究文从(第九编)·苏州大学特辑》



\t现代性、经典化与属己性——评谭桂林《现代中国佛教文学史稿》



\t现代小说研究的新收获——读颜同林《多元视角下的中国现代小说》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现代中国文化与文学 25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李怡,毛迅 编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巴蜀书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53110608
开本
页数 259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410千字
出版时间 2018-08-01
首版时间 2018-08-01
印刷时间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外文原版-英文原版-文学小说
图书小类
重量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G122-55
丛书名
印张
印次
出版地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8 5: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