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城市文化传播新论 |
| 内容 | 内容推荐 北京市属高等院校新闻与传播系专业的青年学者们,围绕着“城市文化传播”这一学科方向,在新时代下积极参与北京市全国文化中心建设、参与北京“一城三带”建设。《城市文化传播新论》所录研究文章就是他们的新思考,是他们系统梳理北京历史文化资源,深入开展研究,发掘其文化内涵,评价其综合价值、历史地位以及文化传承传播等方面新成果的总结。 作者简介 目录 北京城市文化与传播 大运河文化带(东城段)文化样态及文化传播策略 城市文化传播视域下的西山 “三山五园”的对外传播价值 王国维《颐和园词》的家国境界 用脚步丈量北京老胡同后的启示 旧京遗影:明信片上的老北京 社会影视公司在北京影视文化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和影响 北京名人故居的保护现状研究 从“北京礼物”旅游商品大赛看北京的城市文化特征 城市再现、文化记忆与身份认同:叶广岑小说中的北京书写 中国摇滚音乐中的北京元素 北京奥运会对北京城市形象的影响和塑造 城市文化与传播 音频媒体生态变迁与城市广播融合发展探析 新媒体视阈下的城市文化传播策略研究——以北京为例 符号学视角下城市文化的表意系统及其传播策略 从旅游节变迁看上海城市公关的变化、特点与启示 基于大数据的城市传播初探 乾隆宫廷“散志”的政治传播 城乡关系视角下“凤凰男”叙事中的伦理冲突 城市环境与艺术审美 文化与传播 文化传播中文化模式理论应用研究 “互联网+”文化产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研究 论红色文化在城市型、应用型大学人才培养中的作用——以北京联合大学为例 民俗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国际传播挑战与策略——以妙峰山庙会为例 浅谈民间艺术的法律保护 善意传播:人本存在视域下的多元视角 城市形象与品牌 品牌营销视角下的“北京长城”品牌文化内涵分析 从全聚德看餐饮老字号的品牌传播对城市形象的推广 北京传统文化在城市形象广告中的应用 城市形象传播研究进展及其对北京的启示 雄安新区的城市形象传播思路 国外特色小镇建设及启示 “评价理论”视角下高校的形象建构——以国科大和耶鲁两所高校英文宣传片解说词的对比分析为例 广告学研究前沿问题探析 语言与文化 晚清翻译小说中的实业想象:林译小说《爱国二童子传》论 《诗经》人称代词研究 论网络流行语“你X”和“贵X”的修辞语义 论微信公众号的软文现象及其写作策略 高校英语教学中的价值观培育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城市文化传播新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杜剑锋,李彦冰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中国电影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6050184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3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410千字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8-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艺术-戏剧影视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C912.8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