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远去的面孔和背影/家族记忆
内容
试读章节

父母亲的感情到底如何,我还真不太好评价。年轻的时候,婚姻最初的那一段日子,他们没有生活在一起。他们当然会彼此思念。但是,我至今也未见到过一封他们的情书。如今他们都已不在人世,他们的遗物中,也没有一封情书。我只保留着一封父亲1980年写给母亲的信。当时,他在某个地方暑假疗养。

在婚姻最初的岁月里,他们不可能不彼此思念。他们需要对方,当然包括对方的身体。但是,他们天各一方,很少能够见面。即使见面,也是来去匆匆。

也许对于父亲来说,他生活的全部,就是桃源农中,那所处在穷乡僻壤然而生机勃勃的学校。整天和学生们在一起,他们年轻、健康,他们中,不乏美丽青春的少女。这样一个封闭然而生机盎然的集体,一定是大大减弱了父亲对他年轻妻子原本应有的思念和牵挂。

而母亲,则在物质极度匮乏的年代,独自抚养着我。她的无助,是可想而知的。

她终于决定放弃苏州城里的工作,调到吴江来,与父亲团聚。

而这时候,文化大革命差不多也开始了。

针对父亲的批判和冲击,扑面而来,不断升级。先是大字报,贴到了住宅外面的墙上,接着,家门被刷上了标语。再接着,是野蛮的抄家。最后,因为要挂牌开批斗大会,父亲用镰刀割了脖子。

本来也许会有的团聚的欢笑和幸福,被眼泪和恐惧所取代。

因此在我的记忆中,父母亲是很少有欢笑的。他们夫妇间,似乎从来都没有过轻松愉快的交谈。我从未看见他们有任何亲昵的举动。拉手、拥抱、亲吻、相视而笑,这些全都没有。他们不多的交谈,永远都是严肃的、沉闷的。以至长期以来,我以为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当我有一天,懂得了我是从何而来时,我非常惊愕。我无法想象,我的父母亲,是如何将我制造出来。他们会在床上做爱吗?这对我来说实在难以想象。甜蜜和快乐,似乎从来都不属于他们。他们只是和苦难相伴。愁眉苦脸和相顾无言,才是他们的生活常态。

只有在有学生上门的时候,家庭里才奢侈地出现欢乐轻松的气氛。这时候的父母亲,眉头舒展了,说话也变得爽朗起来了。许多时候,我是看不见父亲大笑的。他的笑声,总是从很远的学校办公室那边传过来。因为那么多年中,我们家都是住教师宿舍。在学校的某一隅,我偶然能听到远处父亲的笑声。风把他大笑的声音送过来,那么爽朗,那么由衷的快乐,仿佛发出这笑声的人,从未经历过苦难,从未有过挫折和悲伤。它是父亲的笑声吗?是的,我从未怀疑。只不过,这笑声,不属于家庭,我从未能亲见。它只在校园里发出,在我目力不及的办公室里,凭借着风,传送到我的耳朵里。那是另一个父亲,是身为教师、教导主任和副校长的父亲,而不是家庭里的父亲。

这么多年来,父母亲基本没有打过架。唯一的一次肢体冲突,是发生在我13岁那年。我记得,先是父亲狂怒地扯断了他们房间里的电灯拉线开关,接着,听到母亲的大哭。她一边哭,一边说:“我又不是你的保姆,要被你打啊?!”

今天,她的哭声犹在耳畔。

那一次,父亲真的是打了母亲吗?后来,据母亲说,他是踢了她一脚。踢在什么部位,母亲撩起裤管,给我看她的小腿。可是我没有看到任何受伤的痕迹。所以我一直无法确定父亲到底是否真的踢了她一脚。然而当时父亲的暴怒我是亲眼所见。他为什么要那么愤怒?其实这不重要。因为对我来说,他狮子一样狂吼的样子,实在是屡见不鲜。他对两个儿子,总是那么凶。在他的身体里,有足够多的愤怒,可以随时,并且是无穷尽地向他的儿子发泄。打骂儿子,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然而,他很少对母亲发怒。

不过这并不等于说他怕母亲,或者说他对母亲有多温柔。在家庭中,他始终都是主导,是绝对的权威。他不愿意管的事情,谁都别指望他管;而他所做的种种决定,又是谁都不能改变的,甚至是谁都不敢试图去改变的。

母亲基本上是逆来顺受的。父亲很少对她发脾气的原因,我想也正是她的沉默和不反抗。她很少和他争吵。他说什么都是对的;他干什么都是正确的。当然他事实上并不干什么。回到家,他就在自己的房间里,把自己封闭起来,一个人泡一杯茶,坐在那里,或看书,或读报,或跟着小收音机学英语。他不理睬任何人,仿佛除了他,家里就不再有其他人。仿佛他是穿上了一件与世隔绝的外套。母亲从来不去打扰他,她默默地做着家务,管理我们两兄弟,吩咐我们做这做那。我和哥哥,生炉子的生炉子,去河边拎水的拎水。我们母子三人生活在同一个世界里。

另一个原因,我认为,父亲内心的厌恶和愤恨,常常在两个儿子的身上发泄得差不多了,很畅快,他想骂就骂,想打就打,语言恶毒,出手够狠,他已经没有必要再和母亲发生冲突了。只有偶尔,他打骂我们犹酣之时,母亲轻微地表示出了一点儿不满,父亲发现了,就会暂时将矛头指向母亲。他会很不客气地对她说:“都是被你惯坏的!”其实他的这种责备,真正指向的,还是我们这两个不争气的儿子,两个“讨债鬼”,两个“危害人民的寄生虫”,两个“一辈子都不会有任何出息的窝囊废”。P9-12

书评(媒体评论)

我从未看见他们有任何亲昵的举动。拉手、拥抱、亲吻、相视而笑,这些全都没有。他们不多的交谈,永远都是严肃的、沉闷的。以至长期以来,我以为夫妻之间的关系,就应该是这样的。当我有一天,懂得了我是从何而来时,我非常惊愕。

——荆歌

没有母亲不是自私的。母亲们在一起,喜欢谈论孩子,看似温馨、有共同的话题,其实她们谈的只是自己的孩子。如果其中也关于别人孩子,那也是为了扯出自己的孩子。即使赞同对方,也是为了接着把自己孩子带出来。

——陈希我

父亲说:“人生就是个接送。”

“人生就是个接送”,总有最后一次。

——北岛

目录

父亲·母子对话

关于母亲,我说不清

芳香年代

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

父亲

风花雪月

序言

“家族记忆”是《花城》杂志2010年新推出的栏目,它隶属非虚构范畴,完全取材于真人真事;又立足于文学读本,注重情节及细节的描写。“家族记忆”的作品,既有名家的家族往事,又有普通人的亲情故事。作者不再附身于文字中,而是直接成为作品中的主角之一,袒露真情,反映远去时代的社会现实,挑起同辈人的集体记忆,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读者和文学界的热烈反响,好评如潮。

《花城》杂志由此主编“家族记忆”丛书,将一年六期的六篇作品结集精编出版。今年将隆重推出第一辑——《远去的面孔和背影》。作品均是精品,或是作者的成长记忆,或是他们的家族往事。体裁没有限制,思想不做束缚。

开篇是著名作家荆歌的《父亲·母子对话》,文中作者回忆自己与父母一些难以用言语尽诉的往事,以一种冷静的口吻,深入挖掘,赤裸裸地揭开内心的隐秘和伤痛。对人性的揭示,对亲人的叙述,不掩饰、不美化。当年欲说还休的事情,今日已时过境迁,可以诉诸文字。即使再坚硬冷漠的人,在家族、亲人面前也会撕开面具,回归到最真实的自我。北岛的《父亲》、刁斗的《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等力作,也都各具特色,不拘一格。当年纯粹真诚的情感与当下不断变化的世道人心形成强烈对比。

六个故事,六个回忆是对已远去的面孔和背影的缅怀、追忆及思念;是作者对旧时生活的一次整理、总结;也是对当下现实的省思。当时年幼的记忆与今日已成熟的思想产生碰撞,又有了新的阐释,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生动的文章,配以多幅珍贵的老照片,带我们回到被时光遗忘的过去。生命和记忆不会随着肉身的消失而了无痕迹,家族的所有往事,都将以文字和图像的方式存留在亲人的脑海中,并在岁月的深处闪光,成为这个世界最真实的印证。

《花城》编辑部

内容推荐

《花城》杂志由此主编“家族记忆”丛书,将一年六期的六篇作品结集精编出版。今年将隆重推出第一辑——《远去的面孔和背影》。作品均是精品,或是作者的成长记忆,或是他们的家族往事。体裁没有限制,思想不做束缚。

《远去的面孔和背影》的开篇是著名作家荆歌的《父亲·母子对话》,文中作者回忆自己与父母一些难以用言语尽诉的往事,以一种冷静的口吻,深入挖掘,赤裸裸地揭开内心的隐秘和伤痛。对人性的揭示,对亲人的叙述,不掩饰、不美化。当年欲说还休的事情,今日已时过境迁,可以诉诸文字。即使再坚硬冷漠的人,在家族、亲人面前也会撕开面具,回归到最真实的自我。北岛的《父亲》、刁斗的《一个虚无主义者的正常死亡》等力作,也都各具特色,不拘一格。当年纯粹真诚的情感与当下不断变化的世道人心形成强烈对比。

编辑推荐

“家族记忆”是《花城》杂志2010年新推出的栏目,它隶属非虚构范畴,完全取材于真人真事;又立足于文学读本,注重情节及细节的描写。“家族记忆”的作品,既有名家的家族往事,又有普通人的亲情故事。作者不再附身于文字中,而是直接成为作品中的主角之一袒露真情,反映远去时代的社会现实,挑起同辈人的集体记忆,引起读者的共鸣。因此,该栏目一经推出就得到广大读者和文学界的热烈反响,好评如潮。本书是第一辑——《远去的面孔和背影》。六个故事,六个回忆是对已远去的面孔和背影的缅怀、追忆及思念;是作者对旧时生活的一次整理、总结;也是对当下现实的省思。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远去的面孔和背影/家族记忆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花城杂志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花城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6062764
开本 32开
页数 210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60
出版时间 2011-08-01
首版时间 2011-08-01
印刷时间 2011-08-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中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0.268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67
丛书名
印张 6.75
印次 1
出版地 广东
210
145
14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17:09: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