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林家铺子(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内容
编辑推荐

茅盾所著、陈芬尧评的《林家铺子(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以一九三二年前后的江浙农村为背景,透过林家铺子的倒闭,反映了民族商业破产的厄运。小说描写“一·二八”前后江南小镇上一家小商铺的挣扎和破产经历,主人公林老板擅长做生意,但苦心经营,还是以破产告终。小说以主人公林老板与社会各阶层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为主线,从广阔的时代背景和复杂的阶级关系中,发掘林家铺子倒闭的社会根源,揭示了处于风雨飘摇中的民族工商业的共同命运。

内容推荐

茅盾是中国现代文学阵营中当之无愧的巨匠,他的作品均反映时代,同时又超越时代,他写作的出发点永远是为社会、为人生的。  受当时环境形势所迫,茅盾的散文多运用象征手法,既言简意赅,又意蕴丰厚,如《雾》《虹》《雷雨前》《黄昏》等文,或传达时代的苦闷,或表达乐观主义的信念和希望,无不含蓄而恰当。茅盾一生评论的作家多达313人,评论文字有500万之多,他的文学评论内容丰富,文风多变,本书所选三篇评论,在思想感情和表达方式上各有千秋。《豹子头林冲》《林家铺子》《春蚕》三个短篇都是很有代表性的社会剖析小说,如《林家铺子》以林老板经营的小店铺的兴衰沉浮为中心,阐释了林家铺子的破产是整个工商业共同的命运的重要思想,《春蚕》通过讲述农民老通宝一家人蚕花丰收,而生活却更加困苦的事实,明明白白地告诉人们:农民真正的出路,需在丰收之外去寻找。作者将历史与现今、想象与现实灵活地糅合在一起,于精巧的故事框架中揭示社会本质,启迪世人思想。

目录

辑一 散文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叩门

 卖豆腐的哨子

 雾

 虹

 红叶

 香市

 乡村杂景

 冬天

 雷雨前

 天窗

 炮火的洗礼

 风景谈

 雾中偶记

 白杨礼赞

 兰州杂碎

 大地山河

 谈鼠

 森林中的绅士

 忆冼星海

 海南杂忆

 我的母亲

辑二 评论

 读《呐喊》

 《呼兰河传》序

 《草原上的小路》序

辑三 小说

 豹子头林冲

 林家铺子

 春蚕

试读章节

五月三十日的下午

这是一个闷热的下午,这是一个暴风雨的先驱的闷热的下午!我看见穿着艳冶夏装的太太们,晃着满意的红喷喷大面孔的绅士们;我看见“太太们的乐园”依旧大开着门欢迎它的主顾;我只看见街角上有不多几个短衣人在那里切切议论。

一切都很自然,很满意,很平静,——除了那边切切议论的几个短衣人。

谁肯相信半小时前就在这高耸云霄的“太太们的乐园”旁曾演过空前的悲壮热烈的活剧?有万千“争自由”的旗帜飞舞,有万千“打倒帝国主义”的呼声震荡,有多少勇敢的青年洒他们的热血要把这块灰色的土地染红!谁还记得在这里竟曾向密集的群众开放排枪!谁还记得先进的文明人曾卸下了假面具露一露他们的狠毒丑恶的本相!忘了,一切都忘了;可爱的驯良的大量的市民们绅士们体面商人们早把一切都忘了!

那边路旁不知是什么商品的门槛旁,斜躺着几块碎玻璃片带着枪伤。我看见一个纤腰长裙金黄头发的妇人踹着那碎玻璃,姗姗地走过,嘴角上还浮出一个浅笑。我又看见一个鬓戴粉红绢花的少女倚在大肚子绅士的臂膊上也踹着那些碎玻璃走过,两人交换一个了解的微笑。

呵!可怜的碎玻璃片呀!可敬的枪弹的牺牲品呀!我向你敬礼!你是今天争自由而死的战士以外唯一的被牺牲者么?争自由的战士呀!你们为了他们而牺牲的,许也只受到他们微微的一笑和这些碎玻璃片一样罢?微笑!恶意的微笑!卑怯的微笑!永不能忘却的微笑!我觉得我是站在荒凉的沙漠里,只有这放大的微笑在我眼前晃;我惘惘然拾取了一片碎玻璃,我吻它,进出了一句话道:“既然一切医院都拒绝我去向受伤的死的战士敬礼,我就对你——和死者伤者同命运的你,致敬礼罢!”我捧着这碎片狂吻。

忽地有极漂亮的声音在我耳边响道:“他们简直疯了!他们想拼着头颅撞开地狱的铁门么?”我陡的转过身去,我看见一位翘着八字须的先生(许是什么博士罢)正斜着眼睛看我。他,好生面熟;我努力要记起他的姓名来。他又冲着我的面孔说道:“我不是说地狱门不应该打开,我是觉得犯不着撞碎头颅去打开——而况即使拼了头颅未必打得开。难道我们没有别的和平的方法么?而况这很有过激化的嫌疑么?我们是爱和平的民族,总该用文明手段呀。实在最好是祈祷上苍,转移人心于冥冥之中。再不然,我们有的是东方精神文明,区区肉体上的屈辱何必计较——哈,你想不起我是谁么?”

实在抱歉,我听了这一番话,更想不起他是谁了,我只有向他鞠躬,便离开了他。

然而他那番话,还在我耳旁作怪地嗡嗡地响;我又恍惚觉得他的身体放大了,很顽强地站在我面前,挡住我的去路;又看见他幻化为数千百,在人丛里乱钻;终于我看见街上熙熙攘攘往来的,都是他的化身了,而张牙舞爪的吃人的怪兽却高踞在他们头上狞笑!突然幻像全消,现出一片真景来:那边站满“华人”的水泥行人道上,跳上一匹马,驮了一个黄发碧眼的武装的人,提着木棍不分皂白乱打。棍子碰着皮肉的回音使我听去好像是:“难道我们没有别的和平的方法么?……我们有的是东方精神文明,区区肉体上的屈辱何必计较!”和平方法呀!这未尝不是一个好名词。可惜对于无条件被人打被人杀的人们不配!挨打挨杀的人们嘴里的和平方法有什么意义?人家不来同你和平,你有什么办法呢?和平方法是势力相等的办交涉时的漂亮话,出之于被打被杀者的嘴里是何等卑怯无耻呀!人家何尝把你当作平等的人。爱谈和平方法的先生们呀,你们脸是黄的,发是黑的,鼻梁是平的,人家看来你总是一个劣等民族,只有人家高兴给你和平,没有你开口要求的份儿哩!“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信奉这条教义的谟罕默德的子孙们现在终于又挺起身子了!这才有开口向人家讲和平办法的资格呵!像我们现在呢,也只有一个办法:“以眼还眼,以牙还牙!”不甘心少,也不要多!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这两句话不断地在我脑海里回旋;我在人丛里忿怒地推挤,我想找几个人来讨论我的新信仰。忽然疏疏落落的下起雨来了,暮色已经围抱着这都市,街上行人也渐渐稀少了。我转入一条小弄,雨下得更密了。路灯在雨中放着安静的冷光。这还是一个闷热的黄昏,这使我满载着郁怒的心更加烦躁。风挟着细雨吹到我脸上,稍感着些凉快;但是随风送来的一种特别声浪忽地又使我的热血在颞颥部血管里乱跳;这是一阵歌吹声,竹牌声,哗笑声!他们离流血的地点不过百步,距流血的时间不过一小时,竟然歌吹作乐呵!我的心抖了,我开始诅咒这都市,这污秽无耻的都市,这虎狼在上而豕鹿在下的都市!我祈求热血来洗刷这一切的强横暴虐,同时也洗刷这卑贱无耻呀!

雨点更粗更密了,风力也似乎劲了些:这许就是闷热后必然有的暴风雨的先遣队罢?

1925年5月30夜于上海。P2-6

序言

茅盾其人其文及二十余年来运交“华盖”

茅盾是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先驱,是享有国际声誉的一代现实主义文学大师。

茅盾又是一个“综合体”:文学以外,“他对其他社会科学如政治、哲学、科学、教育及社会革命、社会活动也抱有浓厚兴趣,在诸多领域作过认真的理论探索与思考,留下了丰富的著述,这就使得他的文化思想大大超越了他作为作家、文学家所能及的范围。”茅盾集作家、编辑、理论批评家、翻译家、文学史家、文艺活动家和领导者于一身,在世界文学史上,只有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和鲁迅等少数佼佼者才具备这样的特色。茅盾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党员之一,曾担任过党和国家重要高级领导职务,是“文学家与革命家的完美结合”(张光年语)。他是一身而几任的文学大家。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1896年7月4日出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一个思想开明的大家庭。十岁丧父,母亲是他的“第一个启蒙老师”。他于1913年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第一类。1916年8月,进入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工作,开始早期的翻译编辑工作。1921年1月,茅盾主持革新大型文学刊物《小说月报》,从鸳蝴派手中为新文学夺得重要阵营。同月,与郑振铎、叶绍钧等发起成立新文学运动中影响最大的文学社团“文学研究会”,团结了一大批新文学的骨干力量。

与此同时,茅盾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1920年10月,他参加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次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即转为正式党员。1926~1:出席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毛泽东为代理部长的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任秘书。后赴武汉,先后任中央军事政治学校武汉分校政治教官、 《民国日报》总主笔,写下一系列批判蒋介石及“四·一二”反革命政变的文章。汪精卫公开叛变革命后,茅盾遭到通缉,遂转入地下;后潜回上海,开始从事文学创作。

1927年9月起,以“茅盾”为笔名发表《幻灭》等作品。1928年7月,逃亡日本。1930年4月,茅盾自日本回国后不久,加入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并一度担任“左联”执行书记。从此,茅盾和鲁迅一起,从事革命文艺活动和社会斗争。1931至01937年间,茅盾完成了《子夜》等显示左翼文学实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伟大作品。这是茅盾创作力最旺盛、收获最丰富的时期。

抗战爆发后,茅盾的足迹遍及大半个中国,主编《呐喊》《笔谈》《文艺阵地》等刊物,创作出《腐蚀》《白杨礼赞》等著名小说、散文,这是他文学创作的又一高峰。

抗战胜利后,茅盾积极参加呼吁和平、争取民主的活动。1948:f~底,应中国共产党邀请,茅盾夫妇离香港,经大连、沈阳,并于次年2月到达北平,参加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筹备工作。7月,茅盾出席了中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并当选为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和中国文学工作者协会(后改为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茅盾担任中央人民政府首任文化部长,并主编《人民文学》杂志,后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建国后,茅盾主要通过文学评论为新中国培育文学新苗。晚年,他经受着年迈体衰的苦痛,致力于长篇回忆录的撰写。1981年3月27日,病逝于北京。

茅盾从小刻苦学习,在小学作文中即立下“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的宏大抱负。他在读书时就打下了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十五六岁以前,中国的旧小说几乎已全都读过;青年时代,“经史子集无所不读”;与此同时,他对于外国文学也涉猎甚广,但丁、莎士比亚、巴尔扎克、大仲马、托尔斯泰等众多文学大师的作品均有品读。茅盾背诵《红楼梦》,更是传为文坛佳话。

茅盾的全部著作收在皇皇40余卷《茅盾全集》里(全集自1983年起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至2001年出齐40卷,另有1卷《附集》;2006年3月,又有《补遗》上、下卷面世),约1300万字(不包括翻译作品和古籍选注)。

茅盾在临终前给中共中央和中国作协各写了一封信,请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希望将他积蓄的25万元稿费捐献出来,设立文学奖。中共中央根据茅盾的请求和他一生的表现,决定恢复他的中国共产党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茅盾文学奖自1982年起,至今己颁发了8届,有35人36部作品获此大奖。

关心政治,关心人民疾苦,善于择取和概括当时复杂变幻的社会现象,并加以艺术表现,使作品富有现实感和时代感;在创作中,以冷静、清醒的态度,鸟瞰式地谛视人生,做客观、真实的理性描绘,而将个人激情隐藏在作品所展示的人生画面背后。这是茅盾区别于其他现代作家的两大特点。而这也常为学界所“诟病”。有人认为茅盾的作品太贴近现实和政治,“轻慢了文学”;有人认为他的作品理性太强而导致“概念化”、“主题先行”,可读性差。

果真是这样吗?这是一些似是而非的理论问题,对茅盾抱有很大的误解,甚而曲解。《诗经》中的《关雎》《蒹葭》可以不朽,《硕鼠》《伐檀》同样也光耀千秋。屈原的《离骚》,杜甫的“三吏”、“三别”,陆游的《书愤》《示儿》,鲁迅极具批判精神的小说、杂文,至今仍广为传诵,试问有谁会认为这些作品因贴近政治就“轻慢了文学”?

文艺作品有形象性的一面,但也决不能离开理性。茅盾创作《子夜》时,充分调动了自己几十年的人生阅历。在塑造人物时,“把最熟悉的真人们的性格经过综合、分析”,“求得最近似的典型性格”。吴荪甫、周仲伟等人物形象都有一定的“原型”。《春蚕》的写作,同样也是茅盾丰富生活经验的“原始积累”。可见,茅盾是在生活基础上形成的主题,绝不是“主题先行”。

茅盾的小说创作以严峻的笔触,宏伟的艺术构思和“史诗”般的规模而著称,具有宏大的艺术编年史的特点。他的《蚀》《子夜》等作品,极大地提高了我国现代中长篇小说的品位,后者更被称为“中国第一部写实主义的成功的长篇小说”(瞿秋白《<子夜>与国货年》),《春蚕》《林家铺子》等更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不可多得的短篇佳构。

“‘人’——是我写小说时的第一目标。”@在茅盾绘制的社会风俗与时代生活的历史长卷中,刻画了一个又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吴荪甫、老通宝、林老板,无不生动而鲜活。这是茅盾对中国现代文学的独特贡献,它极大地丰富了中国乃至世界文学艺术形象的宝库。

茅盾的散文创作始于20年代初期。郁达夫曾评论道:“唯其阅世深了,所以行文每不忘社会。他的观察的周到,分析的清楚,是现代散文中最有实用的一种手法,然而抒情炼句,妙语谈玄,不是他的所长”;并说,中国若要社会进步,“像茅盾那样的散文作家,多一个好一个”。这是对茅盾散文特点与成就的精到评骘。妙语谈玄、抒写性灵,确非茅盾所长;而抒情炼句、托物感怀,恰是茅盾散文最为突出的特点。在茅盾写过的多种类型散文中,真正能代表其散文创作成就的,正是抒情散文。茅盾的抒情散文,多运用象征手法,格调由早期的朦胧含蓄到后来的显豁开阔,写实性与写意性结合完美,客观景物描写与主观感情抒发融合巧妙。他的《白杨礼赞》《风景谈》等篇,都是现代散文的珍品,足可与鲁迅、朱自清、冰心等大家的名作相媲美。

在茅盾60余年的文学生涯中,其文学评论的成就与影响,“并不在他作为一个著名作家之下”。茅盾早在1919年2月就开始从事文学评论活动。在其全面主持革新的《小说月报》上,他高举现实主义大旗,批判封建旧文艺,为新文学的发展扫除重重障碍。在此后的大半个世纪里,茅盾借助《文学》《文艺阵地》《人民文学》等刊物,以发展创作、培育新人为己任。茅盾一生评论的作家多达313人,文学评论文字累计达500万之多,其影响之巨,在中国现代作家中罕有匹敌。他的评论既有对文艺思想、文艺运动、创作经验的总结,更有对众多作家作品的赏鉴。有作家因他的奖掖而立定终身从事文学创作的决心,如茹志鹃、王愿坚等。茅盾的文学评论,内容丰富,体式多样,文风生动活泼。根据不同的作家,他采取的叙述方式也不尽相同。本书收录的三篇评论,从感情意绪到表达方式都各有千秋。

现行语文教材的部分编者,跟在某些文学思潮后面,亦步亦趋,人云亦云,动辄说茅盾的作品“主题先行”,形象为思想所淹没,动辄说茅盾作品“太老”、“教学效果不太好”,纷纷将他的一些经典名篇从语文教材中淘汰出去。检视一下当下的语文新教材,比茅盾作品“老”的多了去了。教学效果好坏,本该因人而异;说茅盾的作品教学效果不好,更是以偏概全。罗丹说过:“生活中不是没有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鲁迅在论及《儒林外史》时则说:“伟大也要有人懂。”这些话用于二十多年来学界对茅盾及其作品的评价,是何其恰切!然茅盾作品从新教材中“退下”,连人民教育出版社多年参与中学语文教材编写的刘真福先生也“唯独”感到不理解,并要为之“鸣不平”了。

基于以上种种,当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的编辑老师邀我编选本书时,虽因时间紧迫、能力不逮而犹豫再三,但最终还是答应了下来。贵社在茅盾作品不被看好的情况下,将其列入“中学生读名家”丛书,并把本书的编选、鉴赏任务交付予我,这为中国现代文学尤其是茅盾作品在中学生中的宣传与普及,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在评点的过程中,各位专家的学术成果给我以极大启发。不敢掠美,现一一予以列出:丁尔纲著《茅盾散文欣赏》,林非主编《茅盾名作欣赏》,李标晶、王嘉良主编《简明茅盾词典》,程光炜主编《解读茅盾经典》。另外,叶子铭、丁尔纲、孙中田、邵伯周、王嘉良等多位著名茅盾研究专家的相关论著,也为我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在此一并致以最深切的谢忱!即便如此,囿于本人才识有限,加之时间仓促,书中肯定留有不少错讹,祈盼各位专家学者和语文教育同行批评、指正!

陈芬尧

2011年11月下旬于寓所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林家铺子(全新彩绘导读评析版)/语文新课标必读丛书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茅盾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8559767
开本 16开
页数 195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0
出版时间 2012-01-01
首版时间 2012-01-01
印刷时间 2012-01-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图书小类
重量 0.394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I216.2
丛书名
印张 14
印次 1
出版地 吉林
238
170
15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10 1:0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