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与日月争光可也(汤炳正论楚辞)/大家学术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汤炳正,(1910-1998),字景麟,室名渊研楼,山东荣成石岛张家村人。文字学家、语言学家、楚辞学家。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曾受业於太炎先生,被许为“承继绝学惟一一位有望之人”,又有“章门孔广森”之誉。章先生既没,先生被推举为弟子中的专享代表在追悼会上表态,要“发扬光大先师的学术传统”,并受聘为“苏州章氏国学讲习会”文字声韵训诂之学的主讲教席,后又任国立贵州大学、国立贵阳师范学院、私立川北文学院教授。1950年7月以还,历任公立川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重要着作有《语言之起源》《屈赋新探》《楚辞类稿》。 目录 序 我与《楚辞》 《屈原列传》理惑 历史文物的新出土与屈原生年月日的再探讨 “左徒”与“登徒” 《九章》时地管见 《楚辞》成书之探索 释“温蠖” 关于《九章》后四篇真伪的几个问题 试论《天问》所反映的周楚民族的两次斗争 从屈赋看古代神话的演化 《招魂》“些”字的来源 屈赋语言的旋律美 关于楚辞学史上的一起疑案 ——论《屈赋音义》的撰者问题 从包山楚简看《离骚》的艺术构思与意象表现 后记 内容推荐 汤炳正(1970—1998年),字景麟,山东荣成人。师从国学大师章太炎,研读文字、声韵之学。历任国立贵阳师范学院、国立贵州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其一生所涉甚博,主要成就在古汉语和楚辞学,先后撰有《屈赋新探》《楚辞类稿》《渊研楼屈学存稿》等。《与日月争光可也(汤炳正论楚辞)》集合了汤炳正教授多年来的研究心得,着重处理了屈原及《楚辞》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建立了前所未有的新学说,是后来研究者无法绕开的重要著作。 编辑推荐 汤炳正著的《与日月争光可也(汤炳正论楚辞)》涵盖广泛,涉及《楚辞》研究的多个方面,并着重处理了屈原及《楚辞》研究的诸多核心问题,在方法上也值得后来者认真学习。善于运用新出土材料应为本书在研究方法上的突出特点。如作者对《史记·屈原列传》原貌的逐步清理,及对《楚辞》成书过程的层层分析,建立了以前未有的新学说,可谓后来研究屈赋者无法绕开的重要著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与日月争光可也(汤炳正论楚辞)/大家学术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汤炳正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三联书店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108061232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41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85 | 
| 出版时间 | 2018-05 | 
| 首版时间 | 2018-05 | 
| 印刷时间 | 2018-05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16 | 
| CIP核字 | 2017238574 | 
| 中图分类号 | I207.223 | 
| 丛书名 | |
| 印张 | 16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14 | 
| 宽 | 153 | 
| 高 | 13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