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永恒的孩子(精)
内容
作者简介
菲利普·福雷斯特(Philippe Forest),法国作家、文学评论家,一九六二年出生于巴黎,一九八三年毕业于巴黎政治学院,一九九一年获巴黎第四大学文学博士学位。此后,福雷斯特在英国几所大学任教;一九九五年后,到法国南特大学担任文学教授。他还是先锋派文学杂志《原样》和日本现当代文学的研究专家,并为《世界报》书评版和《文学杂志》撰写评论文章,自二〇一一年起,福雷斯特担任《新法兰西杂志》主编。
至今已出版六部小说,其中一九九七年出版的《永恒的孩子》荣获费米娜处女作奖,二〇〇四年出版的《然而》荣获十二月文学奖,二〇一三年,他出版了小说《薛定谔之猫》。
书评(媒体评论)
《永恒的孩子》讲述了我们的女儿波丽娜的生与
死,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绝无半点虚构。这是一
部小说,然而是一部真实的小说。像所有其他的文学
一样,法国文学具有毁灭性的传统:某些创作是为了
让死者太平,让活人安宁。我一心想在我的小说中放
进大量的悲伤、愚蠢和情感,竭尽全力引入我印象中
的,甚至是活生生的一台柔弱而热切的小机器生产出
来的全部。应该承认:它是从我们的生命中诞生出来
的。
《永恒的孩子》是一部小说,一部真真实实的小
说。因此它也是一个传奇。在那个如此漫长而又异常
短暂的生病期间,我在最理想的孤独中创作出一个动
作,如果说这是一个举手礼,犹如孩子高高抬起的小
手留下的记忆,我的回忆,不为任何人,不为任何物
。是谁在一瞬间厚重而无记忆的期限里记载了那个温
柔、天真的缺憾,令人怜爱无比。
——菲利普·福雷斯特
后记
我在梦境中神游,当我到达彼岸时,我译稿中的小主
人公波丽娜已经飞向天空,我的老母亲也结束了她辛劳的
一生。母亲离开人世令我伤心至极。那些天,我在奔波医
院的路上,恍恍惚惚,腿脚无力,好似踩在云朵上一般。
波丽娜陪伴我在四岁童年的梦里,在巴黎的街道上奔跑,
在诺曼底海滩游泳,在凡尔赛宫巨大的画幅前驻足……一
切恍如隔世,一切又都像近在眼前……
我母亲去世时八十六岁,波丽娜四岁就辞世而去。四
岁的女孩儿如含苞待放的花朵,需要精心的呵护与浇灌。
我得到了这一切,那时我们居住在波丽娜的故乡。我的父
亲终日工作读书,母亲精心照料全家,我们在异国他乡过
得愉快幸福。波丽娜却没有我幸运:她在我同样的年龄、
同一个地方忍受着疼痛,与病魔抗争……我在翻译中回忆
着童年,感受着母亲住院时的痛苦,把爱的情感倾注在翻
译中,把对生还的渴望寄托在母亲和波丽娜的身上。但是
,当我的翻译结束时,她们都被病魔夺去了生命。
人生命的意义在于活着,死了,就变为虚无,失去意
义,西方哲学家这么说。不对!生命的意义并不在生死交
替的刹那之间。母亲停止呼吸以后,我思念她对我的教育
和爱护;波丽娜变为她梦想的小天使以后,她勇敢、求知
、关心他人的可爱形象却永远印在我的脑海之中。你所爱
却离你而去的人,无论年长年少,他们的精神永存,他们
的生命永恒。
向《永恒的孩子》作者菲利普·福雷斯特致谢,他给
中国读者送来了他的女儿的传记。但愿那个金发碧眼的小
姑娘也会在中国读者中得到永生。
目录

第一章 第一场雪
第二章 黑夜里的故事
第三章 在时间的丛林里
第四章 花园
第五章 雷奥波蒂娜和阿纳托尔
第六章 日本动画片
第七章 亡灵欠下的情
第八章 温迪
第九章 雪中漫步
译后记
精彩页
1
我不知道。换句话说,我已经记不得了。我的生命在遗忘中流逝,而随之发生的事情,我却看不见。我生活在一些固执、荒诞、华丽而傲慢的字词中间,但是我所记得的是:我一无所知。
我现在就处于这一时刻。每天晚上,我习惯性地把那本红书摊放在办公用的木桌上。我合计着时日:我添添加加,涂涂改改,边作笔记边阅读。
“除了一个小孩之外,其余的孩子都长大了。”詹姆斯·巴里写道。彼得·潘历险记就这么开始了。我读着读着立刻想象出伦敦某些豪华住宅区,由于完美而不真实的宽大住宅,被细心呵护而闪闪发亮的草坪。两岁的温迪奔跑着,扑向母亲的怀抱,献上一朵刚刚采摘的鲜花。其他时刻还应该继续现在的场景,然而此后年复一年,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温迪只有两岁,却已经懂得时间是伴随着“滴滴答答”的钟声逝去的。“两岁的孩子都能明白这一点:‘两’是终极的开端。”
让我再次告诉你我们开始故事时的词汇。
故事提到巨人和仙女,海盗和印度人,野兔和小精灵,大灰狼和小女孩。真正温馨的生活属于食人恶魔而不是孩子们。它误导小拇指走进森林深处,它搅乱了森林中小拇指用小石子铺设好的回家的路,真实的生命吞食了汉赛尔,吞食了格莱特,或者把它们永远锁进了地狱的茅屋。它把兰蓬斯遗忘在城堡的尖顶里。生活既是清晰残酷的仙境,又是充满怪石的画片点缀的传奇。它是充满华丽夸张辞藻的神话。连环画周围的空白部分与我们共同感到放心的文字毫无关系,而那里却隐藏着正在计算时日的妖魔和准备毒药的巫婆。我们的故事似乎是一个充满恐怖和温馨的童话,它倒叙并从结尾开始:他们婚后生活幸福,生了一个孩子……一切才刚刚开始,请听我说,因为有一天……
2
那是去年冬天的某一天。我还记得:我们并不知道。也许这样更好些。也许我们一无所知更为有价值。当时我们丝毫没有觉察到“不幸”已经降临了。“无知”保护了我们,使我们免受痛苦。全凭无知我们每个人度过了日日夜夜。有知可能会夺走这份礼物。总而言之,这是最后一个冬天,它在光天化日之下吞噬了以往的一切。
一年就要结束了。我们三个当中的每一个人都钻进了日常纷乱的烦心事中。常见的心烦意乱包裹着我们。但是我们知道,这些都不算什么。我们和以往一样,总是三个人在一起。
波丽娜刚刚度过她三周岁的生日。还有,第二天就是圣诞节了,她已经把放到圣诞树下的东西打点完毕:我们要读的书,旱冰鞋,洋娃娃。早晨,我们早早备好行装,走上爬山的路。我们要去树丛环抱的山谷小屋度假。我们渴望经过冬日阳光下的小憩后,重新获得生机。
我们期待着大雪,因为伦敦和巴黎只是偶尔有纷纷飘落的雪花,波丽娜还不知道雪是什么样子的。我们对屋顶和人行道上的灰色,早巳腻透了,盼望着能三人一起面对白雪眩晕着,在雪松和座座山峰打开的流光溢彩中滑过。每天早晨,我们都在打听气象。每天早晨,我们都要改变路线,换一个小石子铺设好的回家的路,真实的生命吞食了汉赛尔,吞食了格莱特,、或者把它们永远锁进了地狱的茅屋。它把兰蓬斯遗忘在城堡的尖顶里。生活既是清晰残酷的仙境,又是充满怪石的画片点缀的传奇。它是充满华丽夸张辞藻的神话。连环画周围的空白部分与我们共同感到放心的文字毫无关系,而那里却隐藏着正在计算时日的妖魔和准备毒药的巫婆。我们的故事似乎是一个充满恐怖和温馨的童话,它倒叙并从结尾开始:他们婚后生活幸福,生了一个孩子……一切才刚刚开始,请听我说,因为有一天……顶峰去攀登。然而这个冬季却十分温暖,令人扫兴。刚刚有一点下雪的好兆头,我们就希望到隔壁的滑雪站去。然而天空晴空万里、阳光普照。我们只好在住房周围玩耍,把荒芜萧条的大花园、泥泞的草坪、僵硬的花坛丢在一边。到远处去我们只能疲于步行。右边那条路从锯木厂和牧场中间穿过。我们从来不走左边那条经过村头最后几个农家的路。只要走对门的那条小径我们就可以立刻穿过树丛,然后不受任何阻挡,登上山峰。从山上回来后,我们找了一辆木推车,让小家伙坐在车凳上,推着小车飞奔,包着铁皮的大车轮在碎石路上“咯吱咯吱”地欢叫着。
我们满脑子想的都是找雪。一想到对女儿的许诺,我们便如坐针毡,成天都在盘算怎样才能看到雪景。我们在异常温暖的十二月乘上汽车,我们以为只要登上高山,迟早会看到皑皑白雪。阿莉丝把地图铺在膝头查找路线,但是我对周围的环境十分熟悉,便随心所欲地驾驶着车子,顺着蜿蜒崎岖的沥青路爬上山坡,波丽娜被紧紧地束在童椅上,十分专注。我只能从后视镜里观察她的样子。我们不下十次地停在一个个外观一致却根本不熟悉的村子前面。我还记得沿途经过的那些教堂的木结构顶端如翻转的木船,倾斜着;还有难以言表的死人墓穴和长满青苔的石砌水槽。汽车从一个山口爬上另一个山口。终于在傍晚时分到达了最高点。围绕着山尖划出了一条线,线外面就有积雪,我们就从那里过来的。道路愈来愈宽,行车几十米以后,路
导语
本书记录了作者同病魔争夺女儿的日日夜夜,着重展现了作者身患绝症的女儿在病痛中偷来快乐和使一切都显得微不足道的伟大父爱。
某些创作是为了让死者太平,让活人安宁。这部小说却放进大量的悲伤、愚蠢和情感,作者竭尽全力引入他印象中的,甚至是活生生的一台柔弱而热切的小机器生产出来的全部。
序言
为《永恒的孩子》中译本而作
五年过去了,然而
一切都印在我的记忆中:
葬礼时的巨大悲痛;
精疲力竭直至全面崩溃;
突然触及世界末日的感觉。
于是,我把自己抛进了撰写《永恒的孩子》那短短四
周的每时每刻。
也许我不该承认这样的事实:
一切都已经永远消失,
一切都已经随风飘逝,
哪怕是一种轻率而又前所未闻的原则
也被丢进了虚无。
这个传说属于大家,
因为它讲述了进入恐怖之夜后那个迷人的世界。
在那里,所有的孩子都活着;
在那里,所有的仙女和魔鬼都耐心等待着孩子们的到
来。
呵,让传说走遍天涯走遍海角吧!
我难以想象当这部小说飞向世界的另一端时,
将意味着什么?
谁会相信在虚幻境中的某个地方,
有一个快乐岛,
有一个长不大的孩子。
我从未真正自视为作家,
我不读自己的书,然而,
既然《永恒的孩子》已经问世,
就应该独自承担起它在世上的责任。
或许,它会引起赞誉和批评,奉承和保留,热情和仇
恨。
然而,
这一切对我来说,全都无所谓。
这本书犹如一个动作,留在了我的记忆之中,
从中获取永生的愿望只是徒劳。
《永恒的孩子》讲述了我们的女儿波丽娜的生与死,
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的,
绝无半点虚构。
这是一部小说,然而
是一部真实的小说。
像所有其他的文学一样,法国文学具有毁灭性的传统

某些创作是为了让死者太平,让活人安宁。
我一心想在我的小说中放进大量的悲伤、愚蠢和情感
,竭尽全力引入我印象中的,甚至是活生生的一台柔弱而
热切的小机器生产出来的全部。
应该承认:它是从我们的生命中诞生出来的。
《永恒的孩子》是一部小说,
一部真真实实的小说。
因此它也是一个传奇。
在那个如此漫长而又异常短暂的生病期间,
我在最理想的孤独中创作出一个动作,
如果说这是一个举手礼,
犹如孩子高高抬起的小手留下的印记,
我的回忆,
不为任何人,不为任何物。
是谁在一瞬间厚重而无记忆的期限里
记载了那个温柔、天真的缺憾,令人怜爱无比。
五年过去了,
漫长而又短暂,
我依旧不明白这部处女作价值何在意义何在?!
菲利普·福雷斯特
内容推荐
这是一本长篇小说,费米娜处女作奖。在书中,作者讲述了女儿波丽娜的生与死。
《永恒的孩子》是一部小说,一部真真实实的小说。因此它也是一个传奇。在那个如此漫长而又异常短暂的生病期间,作者在最理想的孤独中创作出一个动作,如果说这是一个举手礼,犹如孩子高高抬起的小手留下的记忆,作者的回忆,不为任何人,不为任何物。是谁在一瞬间厚重而无记忆的期限里记载了那个温柔、天真的缺憾,令人怜爱无比。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永恒的孩子(精)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法)菲利普·福雷斯特
译者 译者:唐珍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上海文艺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532170678
开本 32开
页数 358
版次 1
装订 精装
字数 200
出版时间 2019-05-01
首版时间 2019-05-01
印刷时间 2019-05-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大众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图书小类
重量 484
CIP核字 2019033977
中图分类号 I565.45
丛书名
印张 11.5
印次 1
出版地 上海
218
141
22
整理
媒质
用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7/1 18:5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