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也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本书精选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翻译的泰翁的部分代表作,名家名篇配名译,堪称联璧合、传世佳作。
这本献诗集里的103首诗,是他在50岁那年(1911)从他的三本诗集——《奈维德雅》(奉献),《克雅》(渡河)和《吉檀迦利》(献诗)——里面,以及从1908年起散见于印度各报章杂志上的诗歌,自己选译成英文的。
| 图书 | 泰戈尔诗选(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 |
| 内容 | 编辑推荐 泰戈尔是印度著名诗人,也是第一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本书精选了我国现代著名作家冰心翻译的泰翁的部分代表作,名家名篇配名译,堪称联璧合、传世佳作。 这本献诗集里的103首诗,是他在50岁那年(1911)从他的三本诗集——《奈维德雅》(奉献),《克雅》(渡河)和《吉檀迦利》(献诗)——里面,以及从1908年起散见于印度各报章杂志上的诗歌,自己选译成英文的。 内容推荐 这本献诗集里的103首诗,是他在50岁那年(1911)从他的三本诗集——《奈维德雅》(奉献),《克雅》(渡河)和《吉檀迦利》(献诗)——里面,以及从1908年起散见于印度各报章杂志上的诗歌,自己选译成英文的。 从这103首诗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出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爱和平爱民主的劳动人民,热爱这国家的雄伟美丽的山川。从这些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见了提灯顶罐,巾帔飘扬的印度妇女;田间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园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树繁花……我们似乎听得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 目录 散文诗 吉檀迦利 园丁集 诗选 序诗 — 一 二 四 附录 遥寄印度哲人泰戈尔 《诗选》译者附记 翻译领域里的神笔——评冰心的译诗 试读章节 母亲,这是毫无好处的,假如你的华美的约束,使人和大地健康的尘土隔断,把人进入日常生活的盛大集会的权利剥夺去了。 9 啊,傻子,想把自己背在肩上!啊,乞人,来到你自己门口求乞! 把你的负担卸在那双能担当一切的手中吧,永远不要惋惜地回顾。 你的欲望的气息,会立刻把它接触到的灯火吹灭。它是不圣洁的——不要从它不洁的手中接受礼物。只领受神圣的爱所付与的东西。 10 这是你的脚凳,你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歇足。 我想向你鞠躬,我的敬礼不能达到你歇足地方的深处——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 你穿着破敝的衣服,在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群中行走,骄傲永远不能走近这个地方。 你和那最贫最贱最失所的人们当中没有朋友的人做伴,我的心永远找不到那个地方。 11 把礼赞的数珠撇在一边吧!你在门窗紧闭、幽暗孤寂的殿角里,向谁礼拜呢?睁开眼你看,上帝不在你的面前! 他是在锄着枯地的农夫那里,在敲石的造路工人那里。太阳下,阴雨里,他和他们同在,衣袍上蒙着尘土。脱掉你的圣袍,甚至像他一样地下到泥土早去吧! 超脱吗?从哪里找超脱呢?我们的主已经高高兴兴地把创造的锁链带起;他和我们大家永远连结在一起。 从静坐里走出来吧,丢开供养的香花!你的衣服污损了又何妨呢?去迎接他,在劳动里,流汗里,和他站在一起吧。 12 我旅行的时间很长,旅途也是很长的。 天刚破晓,我就驱车起行,穿遍广漠的世界,在许多星球之上,留下辙痕。 离你最近的地方,路途最远。最简单的音调,需要最艰苦的练习。 旅客在每一个生人门口敲叩,才能敲到自己的家门;人要在外面到处漂流,最后才能走到最深的内殿。我的眼睛向空阔处四望,最后才合上眼说:“你原来在这里!” 这句问话和呼唤“啊,在哪儿呢?”融化在千股的泪泉里,和你保证的回答“我在这里!”的洪流,一同泛滥了全世界。 13 我要唱的歌,直到今天还没有唱出。 每天我总在乐器上调理弦索。 时间还没有到来,歌词也未曾填好,只有愿望的痛苦在我心中。 花蕊还未开放,只有风从旁叹息走过。 我没有看见过他的脸,也没有听见过他的声音;我只听见他轻蹑的足音,从我房前路上走过。 悠长的一天消磨在为他在地上铺设座位;但是灯火还未点上,我不能请他进来。 我生活在和他相会的希望中,但这相会的日子还没有来到。 14 我的欲望很多,我的哭泣也很可怜,但你永远用坚决的拒绝来拯救我;这刚强的慈悲已经紧密地交织在我的生命里。 你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领受你自动的、简单伟大的赐予——这天空和光明。这躯体和生命与心灵——把我从极欲的危险中拯救了出来。 有时候我懈怠地挨延,有时候我急忙警觉寻找我的路向;但是你却忍心地躲藏起来。 你不断地拒绝我,从软弱动摇的欲望的危险中拯救了我,使我一天一天地更配受你完全的接纳。 15 我来为你唱歌。在你的厅堂中,我坐在屋角。 在你的世界中我无事可做;我无用的生命只能放出无目的的歌声。 在你黑暗的殿中,夜半敲起默祷的钟声的时候,命令我吧,我的主人,来站在你面前歌唱。 当金琴在晨光中调好的时候,宠赐我吧,命令我来到你的面前。 16 我接到这世界节日的请柬,我的生命受了祝福。我的眼睛看见了美丽的景象,我的耳朵也听见了醉人的音乐。 在这宴会中,我的任务是奏乐,我也尽力演奏了。 现在,我问:那时间终于来到了吗?我可以进去瞻仰你的容颜,并献上我静默的献礼吗?p6-8 序言 这本《吉檀迦利》是印度大诗人罗宾德罗那特·泰戈尔的诗集。《吉檀迦利》就是印度语“献诗”的意思。 泰戈尔(1861—1941)是印度人民最崇拜最热爱的诗人。他参加领导了印度的文艺复兴运动,他排除了他周围的纷乱窒塞的、多少含有殖民地奴化的、从英国传来的西方文化,而深入研究印度自己的悠久优秀的文化。他进到乡村,从农夫、村妇、瓦匠、石工那里,听取神话、歌谣和民间故事,然后用孟加拉文字写出最朴素最美丽的散文和诗歌。 这本献诗集里的103首诗,是他在50岁那年(1911)从他的三本诗集——《奈维德雅》(奉献),《克雅》(渡河)和《吉檀迦利》(献诗)——里面,以及从1908年起散见于印度各报章杂志上的诗歌,自己选译成英文的。 从这103首诗中,我们可以深深地体会出这位伟大的印度诗人是怎样的热爱自己的有着悠久优秀文化的国家,热爱这国家里爱和平爱民主的劳动人民,热爱这国家的雄伟美丽的山川。从这些首诗的字里行间,我们看见了提灯顶罐,巾帔飘扬的印度妇女;田间路上流汗辛苦的印度工人和农民;园中渡口弹琴吹笛的印度音乐家;海边岸上和波涛一同跳跃喧笑的印度孩子以及热带地方的郁雷急雨,丛树繁花……我们似乎听得到那繁密的雨点,闻得到那浓郁的花香。 在我到过印度之后,我更深深地觉得泰戈尔是属于印度人民的,印度人民的生活是他创作的源泉。他如鱼得水地生活在热爱韵律和诗歌的人民中间,他用人民自己生动朴素的语言,精炼成最清新最流丽的诗歌,来唱出印度广大人民的悲哀与快乐,失意与希望,怀疑与信仰。因此他的诗在印度是“家弦户诵”,他永远生活在广大人民的口中。 这本诗集,是从英文的译本转译的,既不能摹拟出孟加拉原文的富有音乐性的,有韵律的民歌形式,也没有能够传达出英译文的热烈美妙的诗情,在此我要感谢在百忙中替我根据孟加拉文原作校阅的石真女士,没有她,我是没有胆量来翻译的。 1955年3月13日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泰戈尔诗选(插图本)/译林名著精选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印度)泰戈尔 |
| 译者 | 冰心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译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4710138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20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156 |
| 出版时间 | 2009-08-01 |
| 首版时间 | 2009-08-01 |
| 印刷时间 | 2009-08-01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文学艺术-文学-外国文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0.298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I351.25 |
| 丛书名 | |
| 印张 | 7.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6 |
| 宽 | 155 |
| 高 | 16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单册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