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软件  游戏  图书  电影  电视剧

请输入您要查询的图书:

 

图书 这样管理最有效(轻松解决民营企业60个管理难题)
内容
编辑推荐

卓越管理无止境,只有不断学习、不断留意世界发展,管理者才有可能不断超越自己,开创美好的未来!作为一个合格的现代管理者,既需要有“才智”,又需要有“直觉”;既需要有“理性”,又需要有“感情”;既要善于在办公室中分析研究问题,得出“科学”的结论,又在善于学习和借鉴别人的经验。 注重管理,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必备素质,因为不注重管理,工作就会一盘散沙,谁愿干什么,就干什么。因此可以说,不注重管理的领导,就不是合格的领导者。 如果你在经营一项事业,管理一家公司,悉心研读本书,你就会激发出在经营管理中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灵感。即使你不是经营管理者,只要随意翻阅本书的任何章节,也会获得在生活中成功的启迪。

内容推荐

这也许是一本最实用的管理著作:全书9章60篇,涉及企业管理的各个方面,针对60个具体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在这里,没有一句理论的废话,只有实战的案例。

这也许是一本对您来讲最适用的书:作为民营企业家的贴心人和管理顾问,作者在解决中国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的各种管理难题时,既注重先进管理经验与方法的传授,又充分考虑民营企业的特点,据此提出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建议,一册在手,获益良多!

目录

自 序/(I)

第一章 在企业里“必须"这样说话——有效的沟通/1

最好的沟通方法/3

沟通的道路和工具/4

沟通?需要一个模范/8

春花秋月何时了,小楼昨夜又东风/11

总经理收到了一封匿名信/14

越级报告,好不好/16

第二章 事情都是人做出来的——人的管理/19

任用自己的亲戚朋友好不好/22

人,真的很重要吗/27

给他当营销副总好了,工资1500/30

企业要成长,要好好引进人才/32

千里马和伯乐,谁找谁/35

别迷信培训/38

低底薪、高提成,企业比较稳妥吗/42

工资不断地升高,人却越来越难找/44

企业实在不能没有他/45

出差的管理/49

应该发提成,还是发奖金/51

第三章 让大家跟着你走——领导力的作用/53

权与钱,你喜欢哪一个/55

允许下属犯错误/58

想不想有“远见”/60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62

对下属信守承诺/64

你打算为他做什么/66

情商EQ/68

训练自己拥有“坚固”的管理性格/72

温暖的心,冷静的脑/74

人的价值/77

凋谢的执行力/81

你能做个公平的老板吗/85

有亲和力,我的铁哥儿们/87

出去!带着答案来找我/89

第四章 只谈一个管理课题,我选这一个——目标管理/93

企业的目标还是私人的目标重要/96

预算管理让你“士别三日,刮目相看”/97

过程与结果,哪个重要/99

“目标管理”的数字游戏/102

是计划还是文字游戏/104

第五章 想想大的!大一点儿的——战略规划/107

管理的链条/109

SWOT和KSF/112

可持续发展的优势/115

想学习“大企业”成功的故事吗/118

价格战争/120

什么叫作大企业?到底有多大/123

专心!集中! /124

这些“对”的事情现在需要做吗/126

第六章 中国人到底是一条龙还是一群虫 ——团队合作与组织文化/129

“假”的文化/132

车间外的质量管理/136

企业中谁最大?谁说了算/137

只有快乐的人才会把事情做得更好/138

思想、行为、习惯、命运/140

拉帮结派/141

你希望你的下属互相合作吗/143

“马屁文化”/145

小企业也设一个研发中心吗/148

第七章 他们为什么跟着“老毛"去长征——如何激励下属/153

激励员工的点子/155

从餐厅开始的领导力/159

末位淘汰制/161

第八章 钱有四只“脚",你有几只——授权才能成功/165

我愿意授权,但是我底下的人都不行/168

第九章 世界上惟一平等的事情——时间管理/171

“招魂”/173

“早一点文化”/175

会应该怎么开/178

后记/181

试读章节

在书店里可以找到一箩筐的书告诉大家如何与人沟通,通过注意某些小技巧,可以给严肃的沟通增加润滑剂,松懈双方彼此对立、紧张的心态等等。这些都是非常好的文章,其实在个人浅薄的经验中我也体会到,不只是沟通,这些技巧甚至在我们日常与人相处上也应该十分受用,各位不妨试试。

关于沟通这一部分内容,占据了平常各企业邀请我做培训或演讲科目中的首位,我通常谈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依我个人的浅见。企业里存在沟通的问题,原因不在于“技巧”,而是在于沟通的态度。大家不愿意沟通,这是一种工作态度,还谈不上技巧。也不必谈技巧,因为横阻在同事与同事之间沟通的障碍是人与人的勾心斗角,所以才会没有沟通,或是沟而不通。

其次是探讨在团队工作、生活中,能够最有效地驱使员工依照公司的目标而工作的“利器”——制度。许多管理者喜欢说制度决定一切,既然如此,我们能不能从管理的制度层面找到一种制度,让大家跟着制度走呢?

人是利益的动物,沟通,其实真正要紧的是利益的交换,我们可以称之为“双赢”,也可以说是站在对方的立场想一想:能使对方让一小步,或者是牺牲一点点利益的原因,应该是你的态度,就如同员工受到领导的激励,愿意损失一点利益而成就团队一样。

我从六个不同的角度来剖析沟通的要点。(P3)

序言

我是一个小生意人的儿子。

我出生在台湾南部的一个小镇,高雄县旗山镇,旧称番薯寮(闽南语称地瓜为番薯),四面环山,小溪环绕,人口大约5万人。从这个地方,往北、往东,就进入了台湾的中央山脉;往南,则是一望无垠的屏东平原。在这个山原交错的地方,肥沃的土地给这个小镇带来了传统农业的财富,向来以种植香蕉闻名于世;所以,在台湾农业复兴的时代,我家乡的香蕉与蔗糖都为台湾赚取了大笔的外汇。

我的祖先来自于福建省平和县,这是我从很小就知道的事,因为在每一座祖先的墓碑上,还有家族列祖列宗的神牌位上,左上角和右上角,都会清楚地写着这个地名。虽然已经到了漳州,但我一直没有去过平和,因为去了也不知道要找谁。我知道我的祖先可能是跟着靠近闽西一带的广东客家人一起迁移到台湾的,大约是在四五百年前吧!他们刚到台湾的时候是落脚在现在客家人居住的地区的,确实的记载可以从我家的族谱中知道——我在大学的时候曾经见过这本厚约5厘米的书(从西周末年到现在,包括我的名字都已经记载在上面)。

父亲从小家境贫寒,只能断断续续地念完小学,初中只念了不到一学期:因为没有钱缴学费,被校长处罚跑运动场10圈,他不愿意,从此就失学了。虽然如此,我上初中一年级时的英文字母A、B、c、D,仍然是父亲亲自教我的。我出生的时候,家中以制造洗衣皂和送牛奶为生。每天清晨三四点钟,父亲便要起床,骑上摩托车,开始一天忙碌的生活;随后母亲会在五点左右骑着笨重的载货自行车,也加入到送牛奶的行列中。我在5岁的时候,也投入了这一项“伟大”的工作。如果没有这一个阶段的人生历程,那我能肯定自己一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这样的历练,一直持续到我上了高中。上高中之后,从陈之藩先生的一篇文章《哲学家皇帝》中,我明白了父亲教育我的苦心和用意。陈先生写的“做卑微的工作,竖高傲的自尊”,还有“要从判断了的足胫再站起来,要滴下眉毛上的汗珠才能拾取田中的麦穗”。这些话,自从我念过了以后,就再也没有忘记过。我要感谢我的父亲给我的一切。

跟随着哥哥的脚步,我也在16岁时离开家乡,到台北去念高中,然后上大学;服完兵役之后,踏上了去英国留学的道路。在毕业论文的引言中,教授要求我写下自己一生中最想做的事情,这令我想起了我在读大学时系主任曾经告诉我们的一段话:每一个国家、社会都有许多的产业,例如纺织工业、汽车业、观光旅游业、交通运输,等等;而且每一种产业都有上游、下游之分;显然,如果上游产业被控制了,或者做得不好,那么下游的产业也是不容易做好的,也许会被控制在其他国家的手里,竞争的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在所有的产业中,有一种产业是其他任何产业的最上游产业,如果这个产业做得好,国家自然就要强。这个产业是什么呢?教育。于是,我在论文的引言中说道,不论是否选择校园和教室,但是我一定会将毕生的力量奉献给国家的教育事业,为中国人在世界的舞台上争一席之地。这是许多没有在国外生活过一段时间的同胞所无法体会的经验,那年我28岁。

回到台湾之后,我问哥哥我可以做什么、应该做什么,在那个时候,留学美国回到台湾工作的企管硕士——MBA早已经如过江之鲫,人满为患了。我的哥哥告诉我,去做业务(销售员)吧!不从业务做起,你什么也不懂,说什么都是假的。于是我毛遂自荐,加入了当时全台湾最大的快速消费品专业行销代理商:德记洋行。在那里,我每天骑着摩托车,奔波在台北的街道上,一个人负责照顾48家超市的订单。后来我被调到了市场部(台湾一般称为行销部)担任产品经理,负责产品的推广和新产品的引进。随后,我到了在全世界50个国家有生产行销企业的法国Yoplait酸奶公司(其公司名称叫作sodima)担任行销工作;然后我加入了大家很熟悉的世界500强之一的美国强生公司担任销售总监,并且在一段时间后,奉调到了中国大陆。当时,我一直没有意识到我会有机会踏上这条28岁时立志要走的理想之路。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通过讲授一系列管理课程的方式,我开始了在中国大陆与学员一起研讨企业管理所面对的各种大小疑难问题及挑战的工作,如果有时间和需要,我还对学员的公司或工厂进行拜访、辅导,了解他们确实的立足点和处境。事实上,他们也纷纷抓紧非常有限的工余时间,参加各种形式的培训,想尽办法提升自己与团队的管理理念、素质和能力;当然,就实际的效果而言,是相当有限的。

其原因来自于这些学员所接触的课程内容、教材以及讲师。真正的症结并非来自于教材的好坏、讲师是不是名师,而是他们所接收的知识是否是他们能拿回去运用的。因为他们绝大多数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企业中的工作人员,如果我告诉他们许多宝洁的成功案例、微软的企业社会责任、可口可乐的客户管理,相信这些好的故事“都离他们太遥远了”。所以在这本书中,不论我知道多少伟大、经典的管理故事,我都尽量不去引用它们,而是选取民营中小企业可以运用得上的观念和工具。

因为这一种体会,使得我有一种使命感,希望能够以自己有限的知识和经验,写一本针对中小企业,而且是从中国企业背景出发的书,提供给更广大的中小企业管理者参考,希望对他们经营绩效的提升、竞争力的巩固,都有所帮助。

我不是经济学家,不懂得艰深的经济和金融的理论;但是,在过去对管理科学的涉猎中,我领略了部分现代工商业管理的知识。20世纪从日本开始的经济奇迹,使全世界对日本的经济发展开始了一波又一波的研究,全世界的管理学者都在问:“日本能,我们为什么不能?”韩国首先效仿,进行国家干预,有计划地使中小企业大合并,再运用金融的强力支持,希望能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所谓的大企业,能在世界的经济舞台上争得一席之地;在台湾,有一部分学者甚至批评当权者的软弱无力,没法与韩国的大行动相比。然而,很少有人去认真研究日本大财阀背后的故事,那里面有10万篇“官商合作(勾结)”的故事,然后像滚雪球一样,让这个经济黑洞越来越大;大家都猜测,在某种程度上,政府官员不敢不继续往洞里填,每一个官员只求在任内别出事,至于将来,那是别的“倒霉鬼”的事。当然,总有一天会撑不住的,著名的“泡沫经济”也就爆破了。

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知道了:发生了亚洲金融危机。由于几乎整个亚洲都在向日本学习,这一阵风,令亚洲相当多的国家,包括泰国、韩国、印尼,全都面临国家破产的局面。

我无意批评目前大陆的做法,特别是地方政府的做法,因为不论是什么道理,即使请来全世界最著名的美国芝加哥大学和英国伦敦经济学院的经济学专家,都无法改变一句话:“发展才是硬道理”。

发展民营中小企业才是本世纪中国奔向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中国政府,特别是地方政府,将为盲目扶植超大型企业而付出沉痛的代价——你只要从四大国有银行的坏账(他们叫“不良资产”)的天文数字就可以了解我所讲的是真是假。中小企业的经营弹性,对社会资源的有效利用,以及他们对其子女所投入的教育成果,都将很快地被看到。当然,问题也还是有的。我期盼个人一点微薄的力量可以对他们事业的经营有所帮助。

我个人才疏学浅,也不是什么知名的大师,写这样一本书,只是一种知识分子对社会的使命感使然,心中实在是如临深渊、如履薄冰,也希望借此抛砖引玉,号召更多真正关心大陆中小企业发展的贤能之士,一起加入这项工作。如此,数千万中小企业的老板以及与他们一起奋斗和工作的几千万伟大劳工,都幸甚、幸甚。

我出身于一个非常平凡而劳碌的小生意人家,然后从一个跑大街的销售员做起,直到今天,所以我了解中小企业的问题、基层的问题。希望大家看这本书的时候,会有更多的信心。  书生论政本于理,虽然我尽量不去谈理论,但是我们不能不讲道理。每一家企业、每一件事物的背景都各不相同,请容许我鼓励各位尽量做属于自己的思考,不要找标准答案,因为没有标准答案。

要感谢的人太多了,谢谢爸爸、妈妈,谢谢我的姐姐,谢谢所有的良师益友,也要谢谢与我一起奋斗过、支持我的“弟兄”们,原谅我没有办法将您们的名字一一列出,不过看到了这段话,您就知道我要感谢的人也包括您。我还要特别祝愿与我一起研讨课程的学员朋友们(他们教导了我许多),希望他们的企业与事业都能成功、壮大。

后记

中国正在飞速地成长着,世界上先进国家的管理层笑着说中国是“地球上最后一个消费品市场”。从内需市场的满足程度、国内市场平均的产品质量以及国内平均劳动力成本来看,应该还能成长相当一段时间。但是在城乡差距、金融秩序的隐忧以及最严重的一项即环境污染这些层面,则都是负分。这本不是本书要探讨的方向,我们不必多言,只是借这个题,发挥到企业家的“自我管理”这一课题上。毫无疑问,我们发展经济,并不希望摧毁了大自然的珍贵资源,正如同奋斗事业,也不应该忽略了自己的健康一样。

《圣经》上有一句话:如果你赢得了全世界,却赔上了自己,那又算什么呢?整个中国民营中小企业的人文环境,从贫穷开始、到家庭小作坊、到小公司,逐渐地成长起来,在核心的工作群——“老板”——身上,我们发现了衣服上的名牌效应、餐桌上的大鱼大肉、大街上的宝马与奔驰,这些都可以理解成为一种极为自然的“自我庆贺”——的确,做到如此不容易。

但是我们应该也还没有忘记,在刚结束的雅典奥运会上,中国的男子跳水跳出了奥运会史上难得一见的“青蛙下水”;男子体操也令人失望;乒乓球也不很顺利;倒是在男子射击项目中,有一位美国选手射错了靶,奉送中国队一面金牌。这些都是选手们的正常状况吗?他们乐意如此吗?我们都知道,当然不是,是压力。

这几年社会上出现了一个新名词,“过劳死”,指的就是大家没日没夜地奋斗、工作,所有的劳累与过度劳累,加上心理压力,似乎都可以因为团队、事业所具有的“伟大意义”而应该被暂时忽略。

在荣幸地认识了这么多中小企业家朋友之后,我诚恳地祝愿他们的事业和家庭都可以健康、成功。不论我们在课堂上探讨了多少精深恢弘的管理哲学、经营方法,我一定要提醒朋友们的是:从自己的聪明智慧开始,到周遭的财富资源、人际关系,我们都可以尽力地去经营、追求,可是现实社会不会让每一个人都成为亿万富翁;即使成了富翁,一路上也不可能没有失败。

产品与品牌的定位观念仍然可以运用到实际的生活中来,我们应该乐观进取,但是知足常乐。在取得人生当中一定的物质成就之后,别忘了还有更多财富是无法更换的,例如健康、家庭、朋友、父母、精神的快乐等。

子女的教育是重中之重。正如同你的企业必须持续成长才能历久弥新一样,家庭也将一代一代地繁衍,而且更加光大。建议你千万不要把事业的成就当成是你最大的成就。我曾目睹过许多少年企业家对下一代不尽合理的做法:大家以为金钱所堆砌的表面教育是一种成就,无意中也把它当成了一种炫耀的表征,这样长大的孩子很难有出息。我曾经在一个朋友家听到孩子告诉他的父母:你们喜欢美国学校,你们自个儿去念;你们喜欢100分,你们自个儿去考;我都没意见,但是别老是叫我去做,我没有这个需要。在长春,一位朋友把他的孩子带来一起用餐,希望我了解一下他的孩子在美国学校的英文水平,并且给他一些鼓励。这位初中刚毕业的小伙子用英文告诉我(因为他父亲听不懂):其实我现在可以不要我爸爸,我可以自己做任何事情。这些孩子都不坏,只是我们自己没有把他们教育好。

世界著名的韩国三星公司的总裁李健熙先生已经超过60岁了,有记者问他,现在的他,自己感觉与年轻的时候有什么差别?他说了两件事:现在比较能听得进别人的话了;现在比较知道要感谢别人。年轻的一辈如你我,是不是可以早一点学会这两点呢?

这是一本献给所有这一代中国民营中小企业家们的书,代表着对你们在推动中国社会面向世界竞争的巨轮中所扮演的关键角色的崇敬。而且我相信,这一角色一定会唤醒国家对你们的贡献与价值的重视,从而给予更多的关注与协助。在书中,我已经利用有限的篇幅就日本、韩国、台湾、泰国、印度尼西亚等国家和地区在上一波亚洲金融危机中呈现的不同景象做了简单的说明。我不是经济学者,不敢卖弄,相信将来会有其他的书籍从更专业的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可是我们可以思考以下大家都不知道答案的问题:  1.在中国,大企业,包括国有大企业,占用总体社会金融资源的百分比是多少?养活了多少人?而民营中小企业又使用了多少金融资源?养活了多少人?

2.古埃及人建造了被称为“历史奇迹”的金字塔,当时到底运用了什么样的科学技术,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但是我知道一点,就是这些金字塔都是从下面往上面堆叠的,而不是由上向下建造的。

写完了这本书,我又给自己出了一个作业,希望给全中国上亿的“早上十点、十一点钟的太阳”们写一本书,与他们探讨从山沟沟出来的时候,除了爸爸、妈妈告诉他要努力以外,他还应该做些什么;在他们奋斗的道路上,将会有多少坎坷——因为我们刚刚走过。

标签
缩略图
书名 这样管理最有效(轻松解决民营企业60个管理难题)
副书名
原作名
作者 杨台轩
译者
编者
绘者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商品编码(ISBN) 9787301093108
开本 16开
页数 183
版次 1
装订 平装
字数 141
出版时间 2005-08-01
首版时间 2005-08-01
印刷时间 2007-06-01
正文语种
读者对象 普通青少年,青年(14-20岁),研究人员,普通成人
适用范围
发行范围 公开发行
发行模式 实体书
首发网站
连载网址
图书大类 经济金融-经济-企业经济
图书小类
重量 0.316
CIP核字
中图分类号 F276.5
丛书名
印张 12.625
印次 5
出版地 北京
241
171
11
整理
媒质 图书
用纸 普通纸
是否注音
影印版本 原版
出版商国别 CN
是否套装 单册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版权提供者
定价
印数
出品方
作品荣誉
主角
配角
其他角色
一句话简介
立意
作品视角
所属系列
文章进度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
文摘
安全警示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随便看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

 

Copyright © 2004-2025 xlantai.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更新时间:2025/5/7 23:4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