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公共管理评论 |
| 内容 | 作者简介 巫永平,清华大学教授。分别于1984年和1987年获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硕士,1993年前往荷兰留学,2001年获荷兰莱顿大学哲学博士。1996-1997年和1997-1998年为撰写博士论文两度赴台湾地区研究,成为首位持大陆护照在台湾地区大学注册的博士生。 1987-1993年,任北京大学历史系助教、讲师,同时担任北京大学世界现代化进程研究中心主任助理,2001至2002年,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从事博士后研究,2002年4月回国进入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任教,同时担任主编,创办《公共管理评论》。2007年5月开始任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研究领域与研究兴趣:比较政治经济学、政府-市场关系、公共政策的政策形成过程、台湾地区政治与经济、两岸关系、中国区域发展的政治经济学。在教学方面,曾经开设非西方国家近代史和非西方国家现代史,正在教授和计划教授的课程有政治学政府与市场制度创建与经济发展、地方政府与区域经济发展。 目录 研究方法 反思国别区域知识的“本土性”:以韩国发展研究为例 论文 地方政府问经济合作到创新合作:自我升级与上级驱动 撤县设区改革有助于改善地方公共服务供给质量吗? 创新与跟随 ——为什么弱化援助方激励的对口援藏政策仍能得到有效实施? 乡村振兴背景下的资本投入、关系产权与政治关联 书评 在特殊性中寻找普遍性 ——评《“最多跑一次”改革:浙江经验,中国方案》 制度与技术的有效协同:政务服务的优化之道 ——评《整合与形塑:地方政务服务机构的运行机制》 破与立:协同治理机制的整合与重构 ——评Collaborative Governance Regimes 从陌生人社会到现代英国 ——评詹姆斯·弗农《远方的陌生人:英国是如何成为现代国家的》 福利国家的建构性诠释 ——评《正义的制度:福利国家的政治和道德逻辑》 央地联结的中国机制 ——评《地方在中央:晚期帝都内的同乡会馆、空间和权力》 内容推荐 《公共管理评论》是由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主办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专业学术出版物。书中常设五个栏目,“论文”栏目发表原创性的理论、实证研究文章;“评论”栏目刊登介绍和评论学术流派、学术理论、学术观点、学术发展状况以及学术会议或其他学术活动的文章;“研究方法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书名 | 公共管理评论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巫永平主编 |
| 译者 | |
| 编者 | 巫永平 |
| 绘者 | |
| 出版社 |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20157414 |
| 开本 | 26cm |
| 页数 | 190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254000 |
| 出版时间 | 2019-10-01 |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 正文语种 | CHI |
| 读者对象 | 政府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公共管理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各大院校相关专业师生,对此感兴趣的读者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经济金融-管理-管理学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350 |
| CIP核字 | 2019229649 |
| 中图分类号 | D035-0 |
| 丛书名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集刊 |
| 印张 | 12.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北京 |
| 长 | 255 |
| 宽 | 181 |
| 高 | 26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49.00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