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施特劳斯讲学录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基于施特劳斯1959年在芝加哥大学开设“经典文本研读课程”的讲稿,本次课程讲疏尼采的灵感迸发之作《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可以说,《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之后的作品意在以平淡无奇的形式清楚地说出《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以更高的形式所表达的东西,这些作品包括《善恶的彼岸》、《道德的谱系》、《偶像的黄昏》、《敌基督》等。在施特劳斯看来,《善恶的彼岸》是尼采优选和很漂亮的作品,但在尼采本人看来,这本书要比《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低一个水准,仅仅是《扎拉图斯特拉如是说》的导引。 作者简介 讲疏者列奥·施特劳斯被认为是20世纪极其深刻的思想家。他对经典文本的细致阅读与阐释方法,构成了20世纪解释学的一个重要发展:他的全部政治哲学研究致力于检讨西方文明的总体进程,强调重新开启古人与今人的争执,并由此审视当代思想的种种潮流。其代表作有《迫害与写作的技艺》、《城邦与人》、《什么是政治哲学》等。整理者维克利(Richard Velkley),杜兰大学哲学教授。著有学术著作多部,如《卢梭之后:追问哲学与文化》(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02)、《论源初遗忘:海德格尔、施特劳斯与哲学的前提》(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2011,中译本参北京:华夏出版社,2016年版)。译者马勇,山西河曲人,2017年6月取得中国人民大学博士学位,目前就职于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哲学和世界上古史。 目录 目 录施特劳斯讲学录整理规划 / 1英文编者导言 / 1英文编辑本说明 / 12章 导论 / 14第二章 恢复作为伦理标准的自然 / 31第三章 作为创造者的自己 / 53第四章 真正的个体是最高目标 / 72第五章 假设的自然和终极真理 / 93第六章 真理、解释和可理解性 / 105第七章 权力意志与自我超越 / 136第八章 总结与评论 / 166第九章 希腊哲学和圣经:自然与历史 / 184第十章 永恒复返 / 195第十一章 审视:尼采与政治哲学 / 218第十二章 整全的善、苏格拉底式和海德格尔式的批评 / 231第十三章 创造性沉思 / 256第十四章 复兴神圣的和终极的问题 / 282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尼采如何克服历史主义:施特劳斯讲学录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施特劳斯 讲疏 维克利 整理 马勇 译 著 马勇 译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67591080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312 |
| 版次 | 1 |
| 装订 | |
| 字数 | 230000 |
| 出版时间 | 2019-08-01 |
| 首版时间 | 2019-08-01 |
| 印刷时间 | 2019-09-01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哲学宗教-哲学总论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B516.47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