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2019汉语言学新视界 |
| 内容 | 内容推荐 《汉语言学新视界》(2019年总第4期)根据中国人民大学复印报刊资料《语言文字学》和中国知网“CNKI期刊数据库”等语言学资料库,收录、转载了近两年(2017—2018)汉语研究中部分重要的、有代表性的专业论文,共计18篇。《汉语言学新视界》遵循学术性、前瞻性、原创性、本土化的基本原则,以全国专业期刊发表的汉语研究论文为考察范围,经由学界专家的推荐,遴选出部分有代表性的论文加以转载,希冀对当前的汉语研究起到引领作用和示范效应。总体来看,这两年的汉语研究呈现出继往开来的新格局:资深专家纵论汉语研究方略,后辈学者展现学术传承实力。 目录 卷首语 中国语言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陈 平 动词后虚化完结成分的使用特点及性质/董秀芳 近代汉语研究的新进展/蒋绍愚 作为语体变量的情景现场与现场描述语篇中的视点引导结构/刘大为 制约话题结构的诸参项 ——谓语类型、判断类型及指称和角色/刘丹青 汉语句类观嬗变的中西影响/刘探宙 形态与语序/陆丙甫 罗彬彬 复合词内部成分形类、韵律、语义的匹配规则及其理据/孟 凯 比附“主谓结构”引起的问题/沈家煊 汉语词法和句法的结构异同及相关词法化、词汇化问题/施春宏 汉语名词性短语内部的话题性修饰语/唐正大 试谈语义演变的规律/吴福祥 古汉语“者”:自指和转指如何统一/吴怀成 沈家煊 汉语中的概念转喻及其语法学后果/袁毓林 构式语法应用于汉语研究的若干思考/张伯江 从供用句到功用句 ——“一锅饭吃十个人”的物性结构解读/周 韧 从叙事语篇视角看“了2”的结句(段)问题/朱庆祥 同构推演法:中国逻辑如何论证/朱晓农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2019汉语言学新视界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汉语言学新视界》编委会 编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学林出版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48615576 |
| 开本 | 16开 |
| 页数 | 232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
| 出版时间 | 2019-09-01 |
| 首版时间 | 2019-09-01 |
| 印刷时间 | |
| 正文语种 | |
| 读者对象 |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社会科学-语言文字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
| CIP核字 | |
| 中图分类号 | H1 |
| 丛书名 | |
| 印张 | |
| 印次 | |
| 出版地 | |
| 长 | |
| 宽 | |
| 高 | 29cm |
| 整理 | |
| 媒质 | |
| 用纸 | |
| 是否注音 | |
| 影印版本 | |
| 出版商国别 |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