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 | 法学教育评论 |
内容 | 内容推荐 本书《新时代的高素质法治人才培养》是《法学教育评论》的第三辑,围绕法学学科体系建设、法治思维方法与能力培养、法学教育改革、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等论题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讨,展示出法学教育领域全新的研究成果,推进法学教育改革创新,为我国的法学教育事业做出贡献。 目录 编 法学学科体系建设基本问题研究 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制度变迁中的案例教学方法研究 杜乐其 高等教育中证据法学教材体系、教学方法之检视 冯 浩 法学实践教学创新四题 高永明 马克思主义法学理论的教学实践 ——以《物权法》的本科教学为例 李祎恒 法学“双基”课程体系的构建模式研究 凌萍萍 高校法学专业课堂互动问题探讨 沈旭红 《农业法律与政策》作为农林院校通识课的必要性及实施方案 孙永军 周樨平 罗 良 论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与法学教育的有机衔接 张 波 吕子奇 张译元 “课程思政”背景下《民法总论》教学的展开 赵银仁 第二编 行业需求、教育改革和法学实践教学模式创新 供给侧视角下法学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完善 包振宇 李云波 新时代应用型本科院校法学专业实践教学探析 戴仁荣 浅析高校法学实践教学 段 冰 “金课”视野下的PBL教学实践研究 范艳萍 论《法理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策略 李炳烁 知识产权专业的“双师协同”教学团队建设 李 杨 学位授权自主审核的制度架构与风险防范 孟鸿志 张运昊 法律职业伦理教育的实践定位及其展开 牛玉兵 模拟庭审实践教学与创新 潘 溪 试论法学实践教学中的法律职业伦理教育 ——以江苏师范大学为例 唐其宝 法理文献阅读与写作的专题教学倡议 姚 远 OBE理念下的法学专业实践课程体系反向设计研究 周德军 方晓霞 第三编 德法兼修的卓越法治人才培养 “法律+”视域下行业特色高校法学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 陈广华 国际私法本科教学实践中的“双语”运用 黄雅屏 知识产权专业的“双师协同”教学模式探索 李 杨 “互联网+”时代数字化教学资源的版权管理 ——以网络教育平台为视角 李宗辉 新时代法治人才法理思维之培育 刘立明 法学实践教学的困境及优化 秦康美 法学双学士学位培养现状考察与完善思考 吴志红 陈小芳 关于法科大学生“立德”教育的思考 徐新意 新时代复合型法治人才及其培养路径探究 杨春福 青年教师指导法学毕业论文的经验分享与解构 原 野 地方立法实践与法学教育融通互促机制研究 张 顺 系统思维嵌入式法律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脑科学视角下的探索 张治宇 高 浩 教学质量国家标准下卓越法治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朱 娟 |
标签 | |
缩略图 | ![]() |
书名 | 法学教育评论 |
副书名 | |
原作名 | |
作者 | 夏锦文主编 |
译者 | |
编者 | |
绘者 | |
出版社 | 法律出版社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19739324 |
开本 | 16开 |
页数 | 298 |
版次 | 1 |
装订 | 平装 |
字数 | 330千字 |
出版时间 | 2019-1 |
首版时间 | 2019-10-01 |
印刷时间 | 2019-10-01 |
正文语种 | |
读者对象 | |
适用范围 | |
发行范围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首发网站 | |
连载网址 | |
图书大类 | 人文社科-法律-法学理论 |
图书小类 | |
重量 | |
CIP核字 | |
中图分类号 | D90 |
丛书名 | |
印张 | |
印次 | 1 |
出版地 | |
长 | |
宽 | |
高 | |
整理 | |
媒质 | |
用纸 | |
是否注音 | |
影印版本 | |
出版商国别 | |
是否套装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版权提供者 | |
定价 | 68.00 |
印数 | |
出品方 | |
作品荣誉 | |
主角 | |
配角 | |
其他角色 | |
一句话简介 | |
立意 | |
作品视角 | |
所属系列 | |
文章进度 | |
内容简介 | |
作者简介 | |
目录 | |
文摘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