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书 | 鲁迅风(杂文作家的创作及命运) |
| 内容 | 作者简介 朱郁文,男,1981年生,河南淮阳人,厦门大学文学博士。现为佛山市艺术创作院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部主任、《佛山艺文志》编辑、佛山市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文化与文艺理论研究。 目录 序一 序二 前言 第一章 “鲁迅风”论争与发展 第一节 阿英、王任叔之争——论争缘起 第二节 波澜再起——论争复杂化 第三节 目标一致下的和解——论争结束 第四节 概念之辨 第二章 “鲁迅风”杂文与作家 第一节 1927—1937:两个代表作家及其创作 一、瞿秋白——多余人?多余话? 二、徐懋庸——敌乎友乎?知我罪我? 第二节 1937—1949:在不同政治区域中前行 一、上海“孤岛”:《鲁迅风》作家群——“暗夜棘路上的里程碑” 二、国统区——“警惕后方的黑夜” 三、解放区——“野百合”的短暂春天 第三节 1949一1978:大一统中的艰难持守 第三章 “轻”与“重”的选择——时代·杂文·作家 第一节 杂文与时代和政治——“感应的神经,攻守的手足” 第二节 论争——还是杂文的时代? 第三节 “轻”与“莺”——“鲁迅风”杂文文体之遭遇 第四节 “戴着镣铐跳舞”——“鲁迅风”作家的主体性及命运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内容推荐 鲁迅是现代杂文一个绕不开的巨大存在。受其影响并在其后长达数十年的时间里兴衰起伏、余音不绝的“鲁迅风”杂文,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现象。 朱郁文著的《鲁迅风(杂文作家的创作及命运)》从“鲁迅风”论争作为切入点,采取以点带面、以典型带普遍的方法,全面梳理从20世纪20年代末至70年代末大约50年间的“鲁迅风”杂文的发展脉络,以及“鲁迅风”杂文作家命运的起伏,并以此为基础论述杂文与时代潮流和主流意识形态的关系,以及作家的主体性在“轻”与“重”取舍上的作用和随之而来的对自身命运的影响。 |
| 标签 | |
| 缩略图 | ![]() |
| 书名 | 鲁迅风(杂文作家的创作及命运) |
| 副书名 | |
| 原作名 | |
| 作者 | 朱郁文 |
| 译者 | |
| 编者 | |
| 绘者 | |
| 出版社 | 广陵书社 |
| 商品编码(ISBN) | 9787555409847 |
| 开本 | 32开 |
| 页数 | 123 |
| 版次 | 1 |
| 装订 | 平装 |
| 字数 | 90 |
| 出版时间 | 2018-04 |
| 首版时间 | 2018-04 |
| 印刷时间 | 2018-04 |
| 正文语种 | 汉 |
| 读者对象 | 普通大众 |
| 适用范围 | |
| 发行范围 | 公开发行 |
| 发行模式 | 实体书 |
| 首发网站 | |
| 连载网址 | |
| 图书大类 | |
| 图书小类 | |
| 重量 | 204 |
| CIP核字 | 2018078201 |
| 中图分类号 | I207.6 |
| 丛书名 | |
| 印张 | 4.25 |
| 印次 | 1 |
| 出版地 | 江苏 |
| 长 | 210 |
| 宽 | 144 |
| 高 | 8 |
| 整理 | |
| 媒质 | 图书 |
| 用纸 | 普通纸 |
| 是否注音 | 否 |
| 影印版本 | 原版 |
| 出版商国别 | CN |
| 是否套装 | |
| 著作权合同登记号 | |
| 版权提供者 | |
| 定价 | |
| 印数 | |
| 出品方 | |
| 作品荣誉 | |
| 主角 | |
| 配角 | |
| 其他角色 | |
| 一句话简介 | |
| 立意 | |
| 作品视角 | |
| 所属系列 | |
| 文章进度 | |
| 内容简介 | |
| 作者简介 | |
| 目录 | |
| 文摘 | |
| 安全警示 | 适度休息有益身心健康,请勿长期沉迷于阅读小说。 |
| 随便看 |
|
兰台网图书档案馆全面收录古今中外各种图书,详细介绍图书的基本信息及目录、摘要等图书资料。